原標題:小米發佈會全看點:造車要全資來幹!雷軍願賭上人生戰績聲譽

  “這是我人生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我深知做出決定意味着什麼,我願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爲小米汽車而戰。”

  3月30日,51歲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再次展現出創業的萬丈豪情,在小米春季新品發佈會上,詳細解釋了小米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背後的故事。

  雷軍說,自己的人生經歷過多次重大蛻變。

  第一次是在金山時期,28歲的雷軍被推薦出任CEO。熱愛寫程序的雷軍一開始是拒絕的,但電腦和備份硬盤無意中被同事格式化,“(導致)那麼多年寫的程序一夜之間都丟了,我回去寫程序的路就被堵上了,就逼着自己學管理、學市場、學財務,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這一次轉型感覺是被逼的。”

  第二次是在2007年,雷軍轉型專職的天使投資人。雷軍曾創辦電商網站卓越網,體會到了創業和融資的艱難,後來卓越網賣給了亞馬遜。因此雷軍成爲投資人,希望“幫助更多的創業者,讓他們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夢想”。

  第三次是2016年,小米手機銷量和口碑劇烈下滑。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雷軍親自接管手機部,一邊自己學習一邊帶着團隊補課。5年過去,小米手機銷量重回全球第三。

  現在,雷軍將迎來人生最新的變化,小米也迎來了成立11年來的最重大決定:小米正式進入智能電動汽車行業,10年投資100億美元,雷軍親自帶隊。

  雷軍認爲,小米造車的基礎在於,今天的小米不是十年前的小米,當時只有三五個人七八條槍,現在的小米,截至2020年底現金餘額1080億元,有一萬多人的研發團隊,還有全球前三的手機業務,和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態。“我們擁有這樣的現金儲備,我們不認真打一仗的話,有點愧對小米米粉的支持。”雷軍說。

  小米造車無疑是當晚發佈會的最大看點。此外,發佈會還公佈了小米摺疊屏手機MIX Fold和專業影像芯片澎湃C1,以及變圓潤的小米新Logo。

  小米MIX FOLD

  雷軍介紹,小米MIX FOLD定位爲生產力工具,用於商務辦公,因而注重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小米MIX FOLD上有一鍵隱身功能,可強制關閉所有攝像頭、麥克風和GPS定位。三指橫滑屏幕,小米MIX FOLD可進入PC模式,顯示爲電腦操作界面。

  澎湃C1

  澎湃C1是一款小米自研的專業影像芯片,耗時2年投入1.4億研發費用完成,具有高性能、低CPU和內存佔用特性,可在3A算法、暗光對焦能力和畫質上進行提升,帶來更準確的自動白平衡、自動對焦、自動曝光和成像質量。澎湃C1由小米MIX FOLD首發。

  小米新Logo

  “改了個寂寞”,有網友在小米官方微博下調侃道。也有網友表示,變圓潤了的Logo,更適合作爲車標。

  小米Logo新舊對比

  以下爲雷軍在小米發佈會的演講內容(由記者聽錄,未經本人審覈)

  前幾天我約了許知遠在北京奧森跑步,我跟他非常不一樣,我找了半天,終於找了一點點相同點,他和我一樣在大學學的是計算機,這讓我們有了打開話題的引子,

  我說計算機這麼好的專業,你怎麼會轉行做記者,他也很好奇,他說看我的簡歷,在過去這麼多年也經歷了非常多的轉變。

  那天我數了一下,我的人生的確經過很多次重大的蛻變,我想分享幾個特別大的蛻變。

  我的第一次大的轉型是在金山的時候,那個時候我28歲,我熱愛寫程序,那個時候我認爲我一輩子都會寫程序。1998年,求總推薦我出任CEO,說出來大家不信,我當時直接就拒絕了。後來求總堅持,我就想,要不我們就先試着乾乾,等找到合適的人之後,我再回去寫程序。

  結果中間發生了一個意外,有一個同事幫我整理電腦和備份的硬盤,一不小心全部格式化了。我寫了那麼多年的程序一夜之間都丟了,我回去寫程序的路就被堵上了,就逼着自己學管理、學市場、學財務,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這一次轉型感覺是被逼的。

  第二次轉型是2007年,我轉爲了專職的天使投資人。這和我創辦卓越網有關係。卓越網是2000年創辦的,是當時最大的電商網站。但是當年創業挺不容易的,非常艱難,因爲融不到錢,賣給了亞馬遜。當時的創業者特別不容易,首先不知道怎麼創業,不知道怎麼融錢。在金山上市後,我就離職做了專職天使投資人,幫助更多的創業者,讓他們更容易實現夢想。

  今日爲止,還經常有人問我,賣掉卓越我後悔嗎。我斬釘截鐵回答,不後悔。三年前,我到西雅圖拜訪了貝索斯,一見面他就和我說,對不起,我沒有照顧好你的卓越。那一剎那,萬般滋味在心頭。

  我的第三次巨大的轉變是在2016年,小米遇到了巨大的挑戰,手機銷量劇烈下滑,口碑也下滑很厲害。在我們小米生死存亡之際,實在是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我親自掌管手機部,那段時間裏,我幾乎每天都是12點以後下班。這件事爲什麼對我有那麼大的影響?

  大家想一想,像我這樣軟件和互聯網背景的人,讓我管硬件,需要補多少知識?我當時一邊自己學習,一邊帶着團隊補課。過去的五年,我一直在談補課,我堅信沒有什麼學不會、幹不成的,只要我們願意勤勤懇懇去幹。

  5年時間過去,當我們手機銷量重回第三,各位知道我內心有多激動嗎!

  到今天爲止,我們用了僅僅不到5年的時間,我們已經擁有非常強大的工程師團隊,這個團隊會越戰越猛。

  走到今天,我自己覺得,硬件工業我也算初步入門了,小米幹了快11年,我越來越理解制造業的不易和硬件的難度,我越來越相信,把軟件和硬件結合在一起,比單做軟件或單做硬件,難度要再難十倍以上。

  我的這幾次變化,有被動的變化,也有主動的選擇。但回想起來,無論哪一種都需要無畏的勇氣,堅定的意志,超強的學習能力,和對抗痛苦的韌勁。每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過去的經驗、人脈都清零了,所有能依靠的,只有一顆一往無前的心。

  感謝這些痛苦和磨練,可以說沒有這些痛苦和磨練,就不會有今天的雷軍

  我們又將迎接一次新的蛻變。

  2013年,我曾經兩次拜訪馬斯克,當年我就成了特斯拉的車主,開始關注電動車產業,我對電動汽車一直非常看好,過去七八年時間,投了10家電動車產業公司。

  造車是一個非常時髦的話題,小米高管會也討論過幾次,但那段時間裏我們的主題是怎麼補課、怎麼夯實基礎、怎麼把手機硬件整明白,所以那時我們心無旁騖,非常專注自己的核心業務。

  今年1月15號,董事會建議我們研究電動汽車前景,剛開始我內心是非常抗拒的,好不容易成爲世界第三,手機這場仗還沒有打完,做車會不會分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在這個時代的大浪潮面前,小米將何去何從?

  不管我有多麼不願意,1月15號,我們開始認真調研。

  我聽了很多朋友的意見,有一大羣朋友拼了命要我造車,他們說小米對硬件和互聯網都很懂,他們還說你想一想,你們的同行都在做車,你們不做會不會落伍。我說我還要再做手機,手機的仗還沒完。他們說你們想想智能生態,手機和車是不是一件事情?

  也有很多朋友反對,反對的理由也非常清晰。他們說,汽車工業非常複雜,投入巨大無比,動輒幾十億上百億,弄不好很容易翻船。說你們是外行,估計搞不定的。也有人說,別人已經幹了五六年,你們現在開始幹,會不會晚了點。

  做還是不做真的是個問題,這個決定對我來說太重要了。經歷了非常痛苦的這段時間,思考也蠻多的。我當時就在想,當初我們進入智能手機行業的時候,剛剛創業的時候一無所有,我們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是巨頭,經過10年打拼,依然取得了今天的奇蹟,我們擔心害怕的是什麼呢?

  我想了很久,其實只有一點,就是我們今天還有沒有10年前一樣的勇氣、決心、體力和投入。這是我反覆思考的關鍵點,在思考的過程中,米粉朋友們給了我最大的鼓舞。

  去年年底我做了一個小活動,叫雷軍的新年願望,我說我會滿足三個米粉的新年願望,有一個米粉,他想開着小米智能家居產品的房車行走中國,我毫不猶豫答應了,工程師團隊整了三個月整出來(一個房車),裏面全部是小米智能家居產品,我從來沒想到小米第一輛車是一輛房車。

  我思考,米粉需要的,就是我們應該去做的東西。

  有一位米粉送了我一份禮品,是一本書,這本書是他過去6年在小米商城裏買的所有產品的訂單。我們的同事統計了一下,過去六年他在小米商城買了35萬的小米商品,當然,其實真正讓我感動的是,他在送我這本書的時候講了一句話,我始終相信小米,這是我和小米一起長大的見證。

  最近關於小米造車的新聞很多,我的同事告訴我,他很關心小米造車,而且斬釘截鐵地說,只要小米敢造他就趕買。當米粉熱情告訴我的時候,我挺感動的,只要小米敢造,他們就敢買。

  在發佈會前,我們小米公司的官微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有一兩萬人蔘與,有92%的人支持小米造車,會買小米造的汽車,這一點讓我不知道怎麼用語言來表達。

  爲什麼有這麼多人希望我們造車?爲什麼大家認爲我們一定能把車造好?我試圖認真琢磨這個問題,我覺得大家是這麼想的。

  第一個,小米在過去11年做成了非常多產品,大家相信我們能做一輛讓大家驚喜的好車。

  大家相信我們有智能生態和米粉支持,只要造出來就能賣得出去。我作爲小米負責人,我在想怎麼不辜負大家的期望。我很清楚汽車行業的風險,動輒是上百億投資,要幹個三五年才能見效。我也在想,我們今天的小米不是十年前的小米,當時只有三五個人七八條槍,今天小米已經有一點點積累,是值得我們大幹一場的時候。我們有錢,小米集團2020年底現金餘額1080億元,有一萬多人的研發團隊,今年預計再增加5000人,還有全球前三的手機業務,和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態,還有我們虧得起。

  10年來,小米積累的現金總量,1080億,我們擁有這樣的現金儲備,我們不認真打一仗的話,有點愧對小米米粉的支持。

  過去75天,我們有85場業內拜訪溝通,四次管理層深度討論會,兩次正式董事會。所以過去有三四次的傳言,經過了如此複雜的過程,小米迎來了重大決定: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董事會今天正式做出決定,我們也公告了。

  公告的第一個信息量是10年投資100億美金,管理層有權10年投資100億美金投入電動車行業,首期註冊資本100億元人民幣,以小米的現金儲備,我們打算投入100億美金。

  第二個是爲了給米粉提供最好的模式,我們打算全資來幹,就是所有錢自己出。很多人給我發信息,有沒有投資的機會,也有投資大佬提了各種方案。經過反覆討論,我們認爲,只有和手機、生態鏈全部打通,才能給米粉提供無所不在的智能體驗。

  第三層意思是,我親自帶隊擔任智能汽車業務的CEO。

  所以我們的公告主要是這三層意思,小米將用科技的力量爲全球米粉提供全方位全場景的智能生活。我期待有一天在全球每一條路上,都有小米汽車馳騁的身影,讓小米用戶沉浸在科技帶來的信服生活中。用高品質的智能電動汽車讓全球用戶享受無所不在的智能生活,這是小米造車的初心。

  所以我決定親自帶隊,這是我人生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

  我深知做出決定意味着什麼,我願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爲小米汽車而戰。

  這個決定意味着,我們要做好全力衝刺5到10年的準備,以巨大的投入、無比的敬畏和持久的耐心面對征程。

  有人問我壓力大不大,我想回答的是,從我決定開始,我就不再關心有沒有壓力,我只關心小米有沒有能力爲米粉做一款感動人心的好車。

  只要大家願意等待,我們會全力以赴,不負衆望,儘早把小米汽車拿到大家面前來。

  4月6號沒有幾天了,小米將迎來11歲的生日。11年來,在這個特別的時刻,我更加理解成長的意義。這一次發佈會是生生不息。生生不息是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信心。

  這次小米的新品發佈會,因爲我個人的原因分成了兩天舉辦,因爲我個人的原因,沒有展現新品有多好,對此我表示歉意,也希望大家能理解,再次感謝參加新品發佈會的所有米粉朋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