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貫古今,窺茶覓生活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發源地,茶飲稱之爲“國飲”。中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

古時傳說

茶歷史可追溯到神農時期,《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神農嘗百草時,一日遇到七十二毒之後,得茶而解。

茶能解毒,這個說法已經被歷代醫學家證實。因此,茶自古以來,便被視爲珍品。

一茶貫古今,窺茶覓生活

古書記事

周代,人們就將茶作爲歲時祭祀祭品。《禮記·地官》記載“掌荼”和“聚荼”以供喪事之用。

到了春秋時代,茶還被作爲食品。《晏子春秋》記載:“晏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食。炙三戈五卵茗菜耳。”

一茶貫古今,窺茶覓生活

《攆茶圖》描繪了磨茶、點茶、揮翰、賞畫的文人雅士茶會場景

西漢時期,茶開始商業化。王褒所著《童約》中有“膾魚魚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

茶道興起於唐或唐以前,《 封氏聞見記》記載:“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茶發展至此,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一茶貫古今,窺茶覓生活

宮樂圖(全色版),此畫應繪晚唐,正值飲茶之風盛行之時

中式茶道

中式茶道講究修身養性明哲,書案焚香煮茶。以和、靜、怡、真爲“四諦”。

“和”是核心靈魂,“靜”乃不二法門。

“怡”爲心靈感受,“真”即終極追求。

一茶貫古今,窺茶覓生活

“茶道本意,在使六根清淨。賞桂軸,插花,嗅清香,聞水聲,品茶味,舉止端莊。

五根清淨之時,意念自然清淨,而最終目的在使意念清淨。十二時之內我心不離茶道。”

心不離茶道言明進行茶道時必須投入人的整個身心。

例如注水於壺,倒入的不僅僅是水,或許同時隨之而入的還有善惡美醜等相間的種種雜念。

一茶貫古今,窺茶覓生活

這種誠敬可使喫茶人超越自我的慾念,與天地萬物溶成一體。

在茶道簡樸的外觀中,蘊含着人生無上菩提的價值,你尋找到的是自己的如來本性。

在靜寂的茶室中,生命的意義是充盈的,時空是消泯的,唯一隻有的是絕對的自由和從容,那是一份安詳的心態。

茶文化延伸

一盞茶

古人無鐘錶而有飲茶的習慣,愛以飲茶的時間單位來計時。“一盞茶”的時間約是現在的十分鐘。

古人爲什麼需要這麼長的時間來喝一盞茶呢?

唐宋元時期多是固形茶,茶在沖泡前需經炙熱(烤)、碾碎、篩末等程序,把加工後像麪粉狀的茶末裝進茶盒,再用勺子舀到茶盞,然後用湯水點鬥,過程繁瑣,用時略長。

茶壽

作爲長壽的象徵,有“茶壽(108 歲)”之說。

古人對於人生的年齡,有各種形象的稱謂或比喻。“茶壽”是根據漢字寫法、字形等來命名的。

茶字上面草頭代表廿,中間人是八,下面木字拆開是八十,三者相加是108,故人活到一百零八歲稱爲“茶壽”。

一茶貫古今,窺茶覓生活

茶禮

中國是禮儀之邦,以茶作爲禮物分送親朋好友,以示問候和敬意,是自古以來的傳統。

唐代李羣玉《答友人寄新茗》詩: 滿火芳香碾麴塵,吳甌湘水綠新花。愧君千里分滋味,寄與春風酒渴人。

一茶貫古今,窺茶覓生活

婚姻聘禮也有有“茶禮”之說。清朝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曰:“花花彩轎門前擠,不少欠分毫茶禮。”

時光荏苒,四季流轉。品茶之際,歷數人生百味。

從苦至甜,由濃轉淡,小小一杯茶,承載了時間,空間,維繫着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

一茶貫古今,窺茶覓生活,茶中百般滋味,亦風尚潮流;亦形式美感;亦心靈境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