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郡 張威

—摘要—

截至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的存量爲29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增速同比高0.8個百分點,環比回落1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個人貸款餘額爲65.7萬億元,同比增長16.3%,其中,個人經營貸款增速比個人住房貸款增速高出超過10個百分點

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出爐。

人民銀行披露,截至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29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8個百分點;廣義貨幣M2的餘額是227.65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餘額是180.4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別低0.3和0.1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相比2月社融和M2的高增長,3月兩項指標增速均出現明顯回落。3月份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3.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84萬億元。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爲227.65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向《財經》記者分析,一季度金融數據主要特徵有兩方面,一是低基數效應逐步衰減,高基數效應開始顯現;二是人民幣貸款依然是主要融資渠道。

多位分析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這與去年同期基數較高有關,“符合市場預期”。同時,3月人民幣貸款新增2.73萬億元,高於市場預期的2.5萬億元,“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旺盛。”同時,多位分析人士指出,預計二季度信用將趨於收斂。

4月12日下午,人民銀行召開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李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出席現場解讀數據。

孫國鋒表示,今年以來貨幣政策穩字當頭,貨幣信貸保持合理增長。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搞好跨週期政策設計,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握好政策時度效。同時,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做到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值得注意的是,3月個人負債繼續高增長,其中,個人經營貸款增速比個人住房貸款增速高出超過10個百分點。阮健弘直言:“個人債務增長的速度比較快,這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居民年齡結構、消費升級、城鎮化發展等因素密切相關,總體來看,個人貸款的增速還會保持較快的增長。”

對於近期部分熱點城市經營貸違規入房市的情況,鄒瀾表示,一旦查實將追回貸款。同時,他強調,經過必要、正常的核查程序後仍然無法立即識別的問題,在基層員工和基層行的盡職免責範圍之內,希望商業銀行不要因爲這一問題影響到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質量。

此外,孫國鋒和李斌分別向《財經》記者介紹了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數字人民幣應用進展情況。據悉,人民銀行正抓緊研究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相關工作,爭取儘快推出;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範圍已擴大至10個城市,但正式應用仍無時間表。

3月社融、M2增速回落,信貸增長超預期

2月增速衝高之後,3月社會融資和廣義貨幣(M2)增速出現明顯回落。

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的存量29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增速同比高0.8個百分點,環比回落1個百分點。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的累計增量10.2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增8730億元。其中,3月份當月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量是3.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84萬億元。

貨幣供應量方面,3月末廣義貨幣M2的餘額是227.65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個百分點。

“3月末M2、社融同比增速爲9.4%、12.3%,比2月末下降0.7、1個百分點。”梁斯告訴《財經》記者,整體來看,低基數效應逐步衰減,高基數效應開始顯現。他指出,去年3月開始,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企業開始全面推動復工復產,資金需求上升,金融數據全面走高,造成了“高基數”。

光大證券研究所銀行業分析師劉傑亦對《財經》記者表示,M2和社融增速回落與去年同期的高基數效應有關,對此市場已基本形成一致預期。此外,他進一步指出:“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爲12.3%,較2月份回落1個百分點,再度印證信用收斂趨勢(去年10月份社融增速已現拐點),2月份社融增速階段性衝高不改全年下行態勢。”

社會融資結構顯示,一季度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6589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同比多增2985億元;股票融資同比多增1212億元,增幅近一倍。同時,企業債券、政府債券淨融資同比分別減少9178億元和9197億元;信託貸款和委託貸款則出現淨減少,淨減少規模分別爲3569億元和51億元。

對於政府債券淨融資大幅減少,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指出,這主要是受地方政府專項債影響。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鋒進一步指出:“今年以來,由於地方專項債額度下達時間較晚等原因,地方債的發行進度比前兩年慢一些,後續發行速度可能加快。”此外,劉傑表示,這也與債券市場違約風險上升有關,從數據看,一季度債券市場違約金額已超過500億元。

“人民幣依然是主要融資渠道。”梁斯分析道,一季度人民幣貸款新增7.67萬億元,同比多增5741億元,佔同期社會融資增量的77.3%。企業債券、政府債券淨融資合計減少18375億元,出現明顯下降。

信貸統計數據顯示,3月人民幣貸款餘額是180.4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別低0.3和0.1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73萬億元,同比少增1039億元。

多家機構分析認爲,3月新增信貸超出市場預期,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旺盛。中泰證券戴志鋒團隊指出,市場預期3月信貸新增規模在2.5萬億元,實際增量超預期。“去年政策要求銀行加大信貸投放支持企業復工復產,20年3月實現天量信貸3萬億,而今年僅比去年同期下降2900億,遠高於19年同期的1.96萬億,顯示實體融資需求旺盛。”

從信貸結構來看,3月住戶部門新增貸款1.15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新增6239億元;企業部門新增貸款1.6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新增1.33萬億元。“3月新增貸款量非常大,且增量結構以中長期爲主,票據融資明顯負增長,這佐證信貸需求旺盛。”招商證券廖志明團隊表示。

支持實體力度不減,信用或持續偏緊

發佈會現場,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仍是媒體關注重點。近期,有報道稱銀行接到央行通知要控制今年總體的信貸增速,保持今年新增貸款額不超過去年。同時,貨幣政策委員今年一季度例會中,刪除了“不急轉彎”表述,市場擔憂信貸政策更加轉向防風險。

孫國鋒表示,今年以來貨幣政策穩字當頭,貨幣信貸保持合理增長,從全年看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從結構看,對特殊時期出臺的政策分類施策、適時適度調整,具體而言,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已於去年實施完畢,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按照國務院部署延續至2021年12月末。

“人民銀行將搞好跨週期政策設計,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引導機構增強支持實體經濟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孫國鋒強調,下一步仍將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做到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對此,多位專業人士均向《財經》記者表示,預計二季度信用或將趨於收斂。廖志明團隊撰文指出,2021年一季度信貸增量達全年預計增量的38%,節奏偏快,後續信貸額度或更緊些。“整體融資需求旺盛,3月中長期貸款偏強。但爲應對通脹壓力升溫,貨幣政策走向結構性緊信用”,遠洋資本高級研究員蓋新哲告訴《財經》記者,“未來二三季度需要關注通脹壓力會不會從工業品向服務業擴散,這可能給緊信用帶來更大壓力。”

“二季度起,疫情導致的‘低基數效應’將逐步轉向‘高基數效應’,主要金融數據增速大概率將繼續回落。但考慮到專項債支出速度加快,預計將會對社融增速起到一定的支撐。”梁斯表示。

他同時強調:“在經濟穩中向好背景下,貨幣政策主要任務在於確保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出現明顯下降,保證政策的延續性。當前的政策調控效果良好,貨幣政策轉向概率不大,穩健基調不會發生變化。”

個人負債繼續高增,經營貸增速超房貸

近年來,居民部門槓桿率的快速上升受到較大關注。《2020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曾以專欄形式提醒警惕居民槓桿率過快上升的透支效應和潛在風險,不宜依賴消費金融擴大消費。

據阮健弘透露,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去年中國宏觀槓桿率出現了階段性的上升。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宏觀槓桿率爲279.4%,同比上升23.5個百分點。其中,居民部門槓桿率爲72.5%,同比上升7.4個百分點。

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67萬億元,同比多增5741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56萬億元,同比多增1.4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582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98萬億元。截至3月末,金融機構個人貸款餘額爲65.7萬億元,同比增長16.3%,增速與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

“個人債務增長的速度比較快,這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居民年齡結構、消費升級、城鎮化發展等因素密切相關,”阮健弘表示,“總體來看,個人貸款的增速還會保持較快的增長。”對此,廖志明團隊指出:“這說明個貸需求旺盛,房地產信貸集中度政策對按揭增量影響不大。”

從結構上看,個人債務呈現一升一降的特點。3月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4.5%,增速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而個人經營貸增速高達24.6%,比上年同期高11.5個百分點。

近期,在部分房價上漲預期較強、炒作氛圍較濃的熱點城市,出現了騙取銀行經營貸實際用於購房的現象,甚至有些還涉及有組織的違法活動。對此,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如果不能及時得到遏制,不僅會影響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實施效果,而且會擠佔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的信貸資源。”

3月26日,銀保監會、住建部、人民銀行三部委聯合發佈了《關於防止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的通知》,從加強信貸管理、銀行內部管理、中介機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進一步的明確要求。“根據這個文件,有關地方正在組織、準備進行監管覈查,”鄒瀾表示,“對於發現的這些因爲作假騙取貸款的,需要依法依合同追回貸款。”他特別提到近期深圳市收到相關舉報,表示人民銀行將持續跟蹤和關注相關調查的進展和最後的處理情況。

同時,他強調,希望商業銀行不要因爲這一問題影響到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質量。“對於經過必要的、正常的核查程序,確實是因爲違法違規活動和銀行工作人員無法立即識別的問題,應該也是在我們銀行的基層員工和基層行的盡職免責範圍之內。”

對此,蓋新哲表示:“未來涉房貸款可能成爲結構性緊信用的重點對象。”

數字人民幣、碳減排支持工具正在路上

隨着“30·60”目標提出,綠色金融被確定爲今年和“十四五”時期的一項重點工作,其中碳減排更是重中之重。據阮健弘介紹,去年年末綠色貸款的餘額是11.95萬億元,其中直接及間接投向碳減排項目的貸款餘額是8.08萬億元,佔整個綠色貸款餘額的67.6%。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對此,孫國鋒告訴《財經》記者,人民銀行正在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抓緊研究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相關工作,爭取儘快推出。

據他介紹,碳減排支持工具是直達實體經濟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通過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爲具有顯著碳減排效益的重點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

碳減排工具設計將遵循市場化、透明化、國際化三大原則。市場化是指按照市場化原則設計激勵相容機制,激發金融機構積極性,主動向碳減排領域配置更多資源。透明化是指工具的機制、應用規則都是明確的,可操作、可計算、可驗證,政策具有精準性和直達性。國際化是指工具支持的碳減排領域和國際是接軌的。

此外,數字人民幣應用時間表也是市場關注重點。

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李斌告訴《財經》記者,截至2020年10月,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已擴大至10個城市,包括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此外還有北京冬奧會場。

據悉,試點場景現在覆蓋了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多個領域,應用場景逐步豐富,應用模式持續創新,系統運行總體穩定,初步驗證了數字人民幣在理論政策、技術和業務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不過,當前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以受邀白名單用戶小額交易爲主,目前參與人數、參與筆數、淨兌換的金額總體上還是比較小。

“下一階段我們將根據試點參與各方的反饋,不斷完善和優化數字人民幣技術、業務和政策方案,深入探索數字人民幣應用模式,強化數字人民幣通用性和普惠性,完善產品功能和應用性,提升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李斌表示,“試點地區目前總體上仍然處於試點測試階段,什麼時候正式推出現在還沒有時間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