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入海!來看紀錄片《福島危機:爲何事故嚴重化》

專家分析日首相訪美:核廢水處理問題兩國或存利益交換

菅義偉將成首個與拜登面談的外國首腦。

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 編輯 張磊 校對 盧茜

宣佈完將核廢水排海後,日本首相菅義偉又要馬不停蹄訪問美國。

歷經“波折”,美日雙方終於敲定了訪美時間表。

當地時間4月13日,日本政府宣佈菅義偉將於4月15日至18日訪問美國,並在16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菅義偉也由此成爲拜登上臺後首位面對面會見的外國首腦。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菅義偉與拜登將討論應對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等一系列議題。

另外,日本政府近日宣佈“排污入海”,預計此次會談也會涉及核廢水處理問題,專家分析稱美日在覈廢水處理問題上或存在利益交換。

菅義偉將成首個與拜登面談的外國首腦

日本國家領導人在訪美問題上似乎很是“殷勤”。

2009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上任後,首位到訪白宮的外國領導人是時任日本首相麻生太郎。特朗普上臺後,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成爲首個訪問海湖莊園的外國領導人。

如今菅義偉受邀成爲拜登的首位面對面會談的外國首腦,加藤勝信指出,“這證明了美國對日本的重視”。

爲了給訪美日程做好準備,菅義偉還專門請教了“前輩”安倍晉三。當地時間3月29日,菅義偉訪問安倍晉三在國會內的事務所,兩人面談了50分鐘。

據知情人士透露,菅義偉介紹了訪美的準備情況,安倍晉三則根據自身外交經驗爲其“支招”。

日本首相頻繁想做首個與美國總統會面的外國領導人,也凸顯了日本對美日同盟的重視。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很注重維護領導人間的個人關係,通過“搶先”會見拜登,一是表達對其的尊敬與重視,二是想先於美國其他盟友國家將日本的政策觀點傳遞給美國。

隨着國際格局的變化,美國也強調要重振與盟友之間的關係。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徵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美日現在其實是“各取所需”——美國認爲,美日同盟是美國亞洲政策的基石;日本將美日同盟看做其安全的“支柱”。

專家稱美日或在覈廢水問題上存在利益交換

關於會談的具體議題,美聯社指出,由於日本的新冠疫苗研發長期滯後,作爲安全合作的一部分,日本也將與美國討論在疫苗研發方面的合作,以應對新冠疫情。此外,氣候變化也將是美日之間的關鍵議題。

另外,當地時間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宣佈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排入大海。隨後,美國國務院對此表示理解和支持。預計核廢水問題也將是討論重點。

“美日在覈廢水問題上或許存在一定的利益交換。”王勇解釋稱,美方支持日本“排污入海”,實則是在幫助日本減輕國際社會的壓力,而日方或承諾在亞太地區的外交活動上進一步配合美國。“排污問題是全球性問題,關係到亞太地區國家的切身利益,美國跳出來爲日本站臺,顯然非常不合適。”

總體而言,會談議題或將分爲三個層面。袁徵指出,從雙邊關係、地區安全再到全球治理,這些內容應該都會涉及。其中,中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雙方或將討論如何看待中國的角色以及處理與中國之間的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加藤勝信表示,美日會談還將致力於打造“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該論調最早由安倍晉三提出。王勇認爲,如今“舊調重彈”,意味着美日想加強並擴大他們的同盟關係,打出“意識形態”牌,以此煽動亞太地區其他國家。

不過,這張牌很難起到預期效果。王勇進一步分析稱,美日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在搶奪亞太市場方面,美日之間存在競爭關係;在亞太地區的安全秩序方面,美日的現實利益也有衝突,雙方在具體問題考量上也會出現分歧。就此而言,美日強調的所謂“印太戰略”很難達到其宣傳目的。

訪美或給菅義偉外交“加分”

自去年9月菅義偉上臺以來,日本國內長期有質疑其外交能力的聲音。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當前菅義偉內閣的支持率較其上臺之時已經大幅下跌。2021年2月,菅義偉的支持率已不足40%。

此次訪美對於菅義偉來說,既是一項考驗,也是一項機遇。

美媒稱,在菅義偉以往的政治生涯中,他與外國領導人沒有太多直接接觸,但他可以利用這次白宮會議在日本外交政策上留下“一筆”,樹立自己作爲政治家的信譽。

這次與拜登的面對面會談或進一步提振菅義偉的國內形象,有助於其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獲得一定優勢。

就整體會談而言,仍是“象徵性意義”更大。袁徵認爲,此次會談很難說會產生具體成果,可參照此前美日間的交流內容,無非強調美日將在全球治理方面繼續加強協作,各自有所姿態表示,雙方達成一個“原則性”的框架。

菅義偉的“小算盤”

長期以來,日本在中美之間一直維持着一種“微妙的平衡”。

王勇指出,受到美日關係影響,日本採取的是“政經分離”政策。一方面,日本的外交受制於美國,服務於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另一方面,日本又在中國市場有着巨大的經濟利益,爲此日本還須同中國維持關係。

近些年來,中日間經濟合作正朝着積極方向發展。

2020年底,東盟十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也是中日首次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安排。有分析稱,RCEP的簽署或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奠定基礎。

不過,這種“平衡”正在逐漸發生傾斜。

自拜登上臺以來,美方反覆提出要同中國展開競爭,甚至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王勇認爲,目前來看,日本有“一邊倒”的勢頭,這種情況也引起了日本國內的警惕。日本政府應對此作出反思:一味地將日本“綁在美國的戰車上”究竟符不符合日本的利益?最終是否會導致日本“得不償失”?

袁徵也認爲,“政經分離”並不是日本的長久之計,日本政府需要做出反思,妥善處理好各方關係,相互之間保持溝通和剋制。

2021年4月5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通電話。王毅表示,雙方應珍惜和維護中日關係來之不易的改善發展大局,堅定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和菅義偉首相去年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和精神,確保兩國關係不折騰、不停滯、不倒退,不捲入所謂大國對抗。

王毅強調,中方希望日本作爲獨立自主國家,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的發展,而不是被一些對中國持有偏見的國家“帶節奏”。日美有同盟關係,中日也簽署了和平友好條約,日本同樣有履行條約的義務。中方願同日方持續推進務實合作,相互支持對方辦好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以今明兩年中日文化體育交流促進年和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爲契機,努力改善兩國國民感情,把一個穩定、健康的中日關係帶入下一個50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