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来设想一个问题:

假如你是一个年轻的女人,有着和自己相爱的丈夫。

怀孕5个月后,突然被诊断出患上了重病。

为了接受治疗, 就不得不引产放弃孩子;

但如果为了保住孩子,只能延迟诊断和治疗,就算孩子活下来了自己也危在旦夕了。

这时候,你是会选择拼死生下孩子,还是忍痛流产接受治疗呢?

这个问题非常残酷,但也非常现实。

纪录片《人间世》中,26岁的张丽君就选择了后者:

拼死生下了小孩,无怨无悔。

而4年后,已经去世的她又一次上了热搜。

她的丈夫和孩子的现状,让她曾经看起来勇敢的选择,变得让人沉默:

有时候,女人自以为的牺牲,其实是一种自我感动。

那些伟大无私的举动,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自私。

确诊患癌的那年,张丽君刚刚26岁,和丈夫感情很好,怀孕才五个月。

要接受治疗,就要开刀活检,接受各种检查。

后续可能还要手术,化疗、放疗、吃各种抗癌药。

但这些治疗措施,势必会对腹中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

要治疗,最好的办法就是引产。

家人们都建议她放弃孩子,早一天开始治疗,就多一点存活的希望。

但是张丽君坚决不同意引产。

一方面,在她心里,这个胎儿已经是一个有权利活下来的生命了:

即使生命终结也应该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看看。好歹我活了26年了,可孩子还没有来世界看过一眼。

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大概率无法痊愈。

如果自己死了,她希望能留给孩子陪伴丈夫,让他余生不孤独。

家人们也尊重她的选择,最终让张丽君怀孕到7个月,实在不能再拖延时接受了剖腹产。

她给两斤多重的宝宝取名叫小笼包,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做母亲的感觉,就被送入了肿瘤科。

深入检查后,医生发现张丽君的状况比之前想象的还要严重,手术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2个多月后,早产儿小笼包稳定了下来,张丽君也在化疗结束后,和孩子一起回家了。

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为了给孩子留下一些记忆,她在生命的尽头给小笼包录了18个视频。

希望今后每年生日时,丈夫可以放给小笼包看,让孩子知道妈妈的爱。

在这个过程中,张丽君自己越坚强,家人们就越心碎。

丈夫和家人们,都竭尽所能满足她的心愿。

最终,张丽君还是在2016年底时去世了。

她的坚强、她对孩子的爱、她和丈夫之间的爱,无一不让人动容。

人生无常,活着就会遇到各种意外。

我们没有逃避命运的能力,只能勇敢地面对。

让人意外的是,四年多后,张丽君这个名字再一次冲上热搜,是因为人们发现当初深爱她的那个丈夫再婚了。

甚至有谣言说,那个丈夫再婚后把小笼包过继给了别人。

一时间,无数人替张丽君不值:

她担心自己去世后,丈夫会孤独终老,所以希望留个孩子陪他到老。

可惜丈夫根本不孤独,她的担忧,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你的老公一点也不孤独,他有新的老婆新的孩子新的生活,你的孩子最孤独!

但很快,张丽君丈夫的友人出来澄清:

孩子并没有被过继,一直都是自己在带。

(但关于这一点,也有亲戚澄清说孩子主要是爷爷奶奶带。)

他的确再婚了,但并没有网传的那么快。

大家不必那么愤怒地讨伐他,他也是无辜的。

其实,张丽君丈夫再婚并没有什么太奇怪的。

妻子去世了,大部分丈夫或早或晚都会再娶。

恰好,同样是《人间世》记录过的另一个女性,患上了乳腺癌的女博士闫宏薇,最终也去世了。

而她相爱十多年的丈夫,在她去世后一年不到就再婚了。

他本人的微博头像还是和前妻的牵手合照,但言辞之间,已经奔赴向了和她无关的新生活了:

“我承认,我的确就是个负心汉。

我宁辜负你们所有人的期望,去赢得一个人的芳心。”

其实,每个人都有重新开始的权利,我们没有必要去谴责这些丈夫。

毕竟,矢志不渝念念不忘的爱情,都是稀有品。

现实中,时间终会治愈心碎,大部分人都会为了自己向前走。

但张丽君的选择依然是让人感伤的,并不是因为深爱过她的丈夫另寻新欢了。

而是因为她没有能力陪伴孩子长大,却还是决定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了。

俗话说,宁跟讨饭的妈,不跟当官的爸。

我们都当过孩子,都明白母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也多少能想象从小就没有母亲、只有再婚的父亲和后妈的感受。

可惜,很多女性在生育的时候,自我感动式地牺牲了自己还不够,还要将这样的观念传给自己的孩子。

比如,曾经让无数人感动的电影《阿花的味增汤》的原型母女。

2003年时,一名日本女性千百惠怀孕了。

医生建议她流产,因为她曾经患上过乳腺癌,怀孕导致雌激素活跃,极有可能使癌症复发。

但千百惠并不畏惧,坚持生下了一个女儿。

女儿阿花9个月大时,千百惠的癌症果然复发了。

当时的阿花才一岁不到,就算没有了妈妈,也应该由爸爸照顾。

但千百惠默认已经40多岁的丈夫照顾不好阿花。

于是,她开始每天凌晨5点把女儿叫到厨房,让她站在小板凳上学习切菜做饭。

在阿花5岁时,千百惠去世了,她教给女儿的技能果然用上了:

丈夫在她去世后每日酗酒,生活上粗心大意,反而是让5岁的阿花来照顾45岁的爸爸。

阿花每天都要早起做饭、出门遛狗、出门上学。

回到家还要打扫浴室,清洗衣服、自己准备上幼儿园需要的一切。

如果爸爸回来太晚,她还会给爸爸准备好晚餐。

这一切,被阿花的爸爸用温情脉脉的笔触记录了下来,之后被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阿花本人的日记还入选了日本二年级道德课教材。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故事很温情,我却觉得这种在父母眼里,懂事听话又独立的孩子很不幸。

她明明有爸爸,却像从前穷人家无父无母的小孩那样,在四五岁大的时候就开始承担家务,自己照顾自己。

还没有享受过当孩子的快乐,就被母亲寄予了巨大的道德期待,承担起“照顾他人”的责任。

如果可以选,小阿花真的愿意接受这样的人生吗?

知道自己能生不能养,还要拼命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让孩子“自愿”接受各种磨难,这其实才是一种无可救药的自私!

每每看到类似的故事,我都希望女人们都清醒一点:

如果有希望活下去,就为了自己好好活下去,能活一天是一天。

别试图用生孩子的方式,去心疼那个“没人陪、没人照顾”的丈夫。

因为比起丧偶的丈夫,没有亲妈照顾的孩子才是最可怜的。

点赞分享,希望面临人生重大的抉择时,我们都能够保持清醒,为自己做出最好的决定。

自私一点并不可耻,自我感动式地牺牲自己和孩子的幸福,才是最悲哀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