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富大偵探

原標題:金鷹基金難題多:業績差,迷你基金多,高管頻繁換,投資總監業績靠後

作者|郡主

編輯|日日

進入2021年以來,金鷹基金積極發行三隻基金(包括合併基金)——金鷹新能源混合(A、C)、金鷹年年郵益一年持有混合(A、C),還有一隻偏債混合型基金——金鷹民富收益混合。

這四隻基金只能說是姍姍來遲,其早已錯過了2020年最猛的新基金髮行機會。在2020年,金鷹基金僅發行了兩隻基金,分別是在2020年8月3日發行金鷹內需成長混合(A、C)、在2020年12月31日發行金鷹責任投資混合(A、C)。

其中,金鷹內需成長混合已經上演了持有人“跑路”的局面。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金鷹內需成長混合A期末淨資產5.88億元,比上期減少48.84%,金鷹內需成長混合C,期末淨資產0.84億元,比上期減少41.27%。

基金髮行規模一定程度上是基金公司實力的象徵。成立於2002年的金鷹基金是老牌公募公司,就管理規模而言,與同一批次獲批成立的基金公司中,金鷹基金已略顯落後。

在2020年,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等主動權益類基金賺得盆滿鉢滿。不過,偵探哥(微信公號:財富大偵探 ID:Caifudazhentan007)注意到,金鷹基金似乎錯失了這一機遇。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10日,金鷹基金旗下共有75只基金合計規模約445.15億元,其中貨幣型基金規模爲221.23億元,幾乎佔據半壁江山。未來,金鷹基金如何發展,才能不落人後呢?

貨幣基金佔半壁江山

21世紀初始兩年成立的6家券商系公募中,如今各有各的輝煌和特長,例如易方達基金已成長爲公募行業的“參天大樹”,銀華基金(博客,微博)、萬家基金、融通基金和長城基金(博客,微博)也均已實現總規模超千億元,非貨幣規模在千億附近的成果。

數據顯示,金鷹基金雖然也在起初長達十餘年的蟄伏後,自2014-2018年期間實現“十倍規模”的增長,一度接近640億元,但之後則迎來再度的波動下滑。

數據顯示,2018年9月30日時期,金鷹基金總規模達到高點639.18億元,隨後規模有下滑,而截至2021年4月10日,公司的基金管理規模爲445.15億元。

從數據可以看到,貨幣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是金鷹基金的重點所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金鷹基金的貨幣型基金管理規模爲221.23億元,在同類排名中位於腰部位置。

而股票型基金(截至2020年12月31日)、混合型基金(截至2021年3月23日)、債券型基金管理規模(2020年12月31日)的管理規模分別爲23.68億元、120.11億元、80.14億元。

這意味着貨幣型基金佔據了金鷹基金的半壁江山。

其實,2020年至2021年,金鷹基金募集了多個混合型基金,包括金鷹內需成長混合(A、C)、金鷹責任投資混合(A、C)、金鷹新能源混合(A、C)、金鷹年年郵益一年持有混合(A、C),還有一隻偏債混合型基金——金鷹民富收益混合。

然而,數據顯示,管理混合型基金並非是金鷹基金的長項。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10日,金鷹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近1年、近3年、近5年的整體表現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其中近1年來,金鷹基金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爲28.82%,而同類平均爲36.28%;近3年來,金鷹基金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爲49.76%,而行業平均水平爲59.97%;近5年來,金鷹基金混合型基金收益率爲60.91%,而同類平均爲85.48%。

這兩年,在監管鼓勵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貨幣基金規模有序下降的市場背景下,依靠貨基規模支撐,這已成爲近年來金鷹基金髮展歷程中的“難言之隱”。

如今,金鷹基金髮力混合型基金,還有機會嗎?投資者會對金鷹基金有信心嗎?這個可能還是個未知數。

新發基金經理林龍軍能當大任嗎?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10日,金鷹基金2021年共發行三隻基金,分別是金鷹新能源混合(A、C)、金鷹年年郵益一年持有混合(A、C),還有一隻偏債混合型基金——金鷹民富收益混合。

其中金鷹年年郵益一年持有混合(A、C)和金鷹民富收益混合的基金經理爲林龍軍。

公開資料顯示,林龍軍2018年3月加入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5月起擔任金鷹持久增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LOF)、金鷹添裕純債型證券投資基金、金鷹鑫益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金鷹元安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金鷹元豐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8年6月起任金鷹元祺信用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金鷹民豐回報定期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2019年8月起任金鷹民安回報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1年3月起擔任金鷹年年郵益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單就混合型基金而言,林龍軍的整體表現跑輸行業同類平均水平。

其中,截至2021年4月10日,金鷹鑫益混合E任期回報爲15.75%,同類平均回報爲54.48%;金鷹鑫益混合A的任期回報爲19.07%,而同類平均回報爲59.25%;金鷹鑫益混合C的任期回報爲19.05%,而同類平均爲59.25%。此外,金鷹民安回報定開A、C的任期回報分別爲32.5%、31.65%,同類平均均爲53.66%。金鷹民豐回報定期開放混合的任期回報爲37.39%,而同類平均爲60.28%。

一句話說明,就是林龍軍過往管理混合基金的業績來看,無論是近段時間發行的,還是已經管了一年多甚至兩年多的混合基金,大部分的業績遠遠比同類產品平均業績差!基民能夠信任他嗎?反正,這樣的業績很難勸服偵探哥(微信公號:財富大偵探 ID:Caifudazhentan007)

金鷹基金在2020年設立的基金表現也不盡如人意。2020年,金鷹基金髮行了兩隻基金,分別是在2020年8月3日發行金鷹內需成長混合(A、C)、在2020年12月31日發佈金鷹責任投資混合(A、C)。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10日,金鷹內需成長混合A基金成立以來給持有人帶來的收益爲11.18%,基金規模爲5.88億元。今年以來,這個基金的業績也很一般。

數據顯示,金鷹內需成長混合A遭遇了持有人的大規模減持。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金鷹內需成長混合A期末淨資產5.88億元,比上期減少48.84%。同期,金鷹內需成長混合C,期末淨資產0.84億元,比上期減少41.27%。

要知道,金鷹內需成長混合A在2020年8月成立的時候,規模達到了11.5億元;金鷹內需成長混合C成立之初的規模也有1.43億元。其實在2020年年中到年末這段時間,是有比較好的行情的,但是爲什麼基民贖回那麼多呢?

也許基民的評論給出了答案。在天天基金網上,在這個產品的頁面下面,幾乎都是基民的各種謾罵。

在支付寶上的評價也不容樂觀!基民的虧損非常嚴重。那麼,你或許就能猜到,爲什麼這隻基金經歷了A股半年的牛市,規模不但沒有增加,反而被贖回很多了!爲什麼呢?業績差可能是原因之一吧!

迷你基金多

投資總監王喆能力讓人擔憂

公募基金全面出圈的背景下,不少新基民把基金當股票炒,甚至網上出現了“七日炒雞法”。

但也有基民常常被洗腦的一句箴言是:基金不是股票,不應該過多關注基金的短期波動,比如一個禮拜、一個月或者半年,而是將持有周期拉長到3年、5年。

不過,這要看你買到什麼樣的產品!因爲拉長時間來看,一些產品業績亮眼的同時,也有部分基金業績墊底。如果買到短期業績很差,長期也很差的產品,可以說是不僅賠了錢,也賠了時間,別人大牛市賺錢,你幾輪大牛市下來也在虧錢。

金鷹基金旗下多隻迷你基金的存在就拉低了公司在行業的咖位,而業績更是給持有人“添堵”。

金鷹量化精選股票(LOF)成立於2012年6月5日,初期資產管理規模爲3.41億元,2012年6月30日該基金達到成立的最大規模,爲4.45億元。不過,截至2021年4月10日,該基金的管理規模已經縮水至0.09億元,成爲金鷹基金中規模較小的股票型基金之一。

在管理規模縮水背後,是讓投資人失望的業績表現。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9日,該基金單位淨值爲0.967,成立以來累計給持有人帶來的收益爲56%。

即使是拉長投資週期來看,該基金的投資回報曲線更是表現不佳。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自2017年6月份以來,截至2021年4月10日,近四年來,金鷹量化(LOF)的持續表現低於同類平均水平,並且也跑不贏滬深300,差距相當大!

頻繁的基金經理變更讓該基金充滿了變數。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過去的8年多時間,該基金頻繁更換基金經理,總計有7位基金經理經手該基金。其中林華顯和張永東共同執掌2年又185天,黃豔芳執掌該基金2年又291天,其餘的任期內,基金經理幾乎是走馬觀花,最短的執掌時間僅爲1天,均不超過1年。

試問,難道該基金已經成爲金鷹基金的練兵場了嗎?如此頻繁的更換基金經理如何給投資者帶來穩定長期收益?

金鷹智慧生活混合成立於2016年3月23日,截至2021年4月10日,該基金成立以來給持有人帶來的收益爲62.5%。截至2020年12月31日,該基金管理規模僅爲0.14億元,爲金鷹基金旗下又一隻迷你基金。

數據顯示,該基金自成立以來,大部分的時間內是跑輸同類平均水平。業績這樣的表現,基民們自然用腳投票,該基金成立的時候有2.73億元的規模,事到如今,規模不斷下滑,持有人陸陸續續大比例贖回。

目前,該基金的基金經理爲王喆。公開資料顯示,王喆2014年11月加入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權益投資部總監、金鷹轉型動力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金鷹週期優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0年1月4日起任金鷹智慧生活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曾任金鷹紅利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

如上圖所示,數據最直觀的呈現出來,王喆所執掌的三隻基金排名近年來的業績在同類排名中已經屬於靠後的位置。

公開的數據表明他的累計任職時間已經超過了6年,他目前在公司所管理的基金包括金鷹智慧生活、金鷹轉型動力、金鷹週期優選等三隻,但三隻基金合計的規模僅僅爲2.87億元。

試問:作爲從業時間較長的基金經理王喆去管理這樣一支基金,僅取得這樣的業績,會讓持有人相信持有他的基金能實現長期穩定回報嗎?

2020年年底,金鷹基金業績不好可能被“炒魷魚”。

2020年12月31日,金鷹基金髮布了《關於金鷹技術領先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變更的公告》等公告,公司稱旗下的基金經理吳德瑄將不再擔任金鷹技術領先、金鷹元禧、金鷹中小盤精選(162102)的基金經理,由此吳德瑄也就不再管理金鷹基金旗下的任何產品。

數據顯示,吳德瑄執掌的基金收益率表現太傷持有人的心。其中金鷹技術領先靈活配置混合A、C在任職期間的回報分別爲-27.12%、-28.71%。吳德瑄執掌金鷹中小盤精選混合1年又25天,收益率僅爲30.88%。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自2020年4月份至2020年12月份,金鷹中小盤精選混合的收益率整體跑輸同類平均水平,還跑輸滬深300,差距很大。吳德瑄或成爲因業績差而被迫下課的基金經理。

大股東變更之後管理頻繁“換血”

金鷹基金官網顯示,公司於2002年成立,總部設在廣州,註冊資本5.102億元人民幣。股東包括東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600332,股吧)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有66.19%、24.01%和9.8%的股份。

回顧金鷹基金的發展歷程,偵探哥瞭解到,成立之初,廣州證券(現中信證券(600030,股吧)華南股份有限公司)以40%的持股比例佔據第一大股東之位。2017年,東旭集團入主金鷹基金,成爲第一大股東。

在股東出現變更背後,金鷹基金也面臨着管理層的不斷“換血”。

據證監會信息披露數據顯示,自2018年至今,金鷹基金旗下累計發佈了數十條高管新任和離任公告,涉及職位包括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督察長、首席信息官等。

其中,作爲基金公司“掌門人”的總經理更是連換兩任。先是2018年12月,帶領金鷹基金規模增長至600億元以上的總經理劉巖因個人原因離任。隨後,在工銀瑞信、安信、東方等多家基金公司有着產品開發和量化投資經驗的劉志剛於2019年3月新任總經理。但不足一年,即2020年1月,劉志剛也因個人原因離任。

公開信息顯示,金鷹基金原副總經理姚文強於今年3月新任總經理一職,東旭集團副總裁王鐵則在今年4月新任董事長。同時,公司原董事長,也就是金鷹基金第一大股東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因工作安排離任。

公募基金高管頻繁變動,可能造成公司經營受到比較大的影響。由於高管變動會需要一段時間進行磨合,因此,對公司的銷售和投資都可能會造成影響。

當前公募基金市場的馬太效應越發明顯,大型基金公司更容易發行產品,而中小型機構發行產品則越來越困難。一方面是渠道維護難,另一方面品牌口碑和業績上的缺陷也比較明顯。

金鷹基金的未來,或許並不樂觀。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