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席氣候官丨專訪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雙碳”目標是中國企業一次大考,2025年公司運營層面實現碳中和

4月22日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2016年的這一天,《巴黎協定》正式簽署,拉開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的序幕,此後全球各國紛紛公佈碳中和目標,努力使地球從3.5度升溫軌跡回到1.5度控溫目標。

去年,中國公佈了“2030年實現碳達峯、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此後各項減排行動紛紛加速,從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到各級政府,再到各個行業、各大企業,減排目標和路線圖陸續出爐。深耕綠色發展多年的施耐德電氣也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時間表和路線圖。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雙碳”目標的提出,意味着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改變,這對中國企業而言是一次大考:可持續發展不再是企業自身“高標準嚴要求”的加分項,而是生存和發展的“及格線”,這對能源、工業、建築等領域的企業產生了“硬性”的轉型驅動力。

他認爲,解決氣候變化的核心在於能源和效率,而能降低能耗、提升效率的數字化技術是碳中和破題的關鍵,未來綠色化與數字化將相互促進,驅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目前全球40%碳排放量來自工業,20%來自交通,40%來自樓宇,約3%來自IT產業,這些關鍵領域是施耐德電氣長期深耕的行業,推動這些領域的脫碳將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施耐德電氣計劃到2025年,將自身工廠的能源效率再提升15%,建立150個“零碳工廠”,將前1000名供應商在其運營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50%,幫助客戶減少約8億噸碳排放。

從加分項到及格線,減排成硬約束

《21世紀》:如何看待中國設定的2030年碳達峯、2060年碳中和目標?

尹正: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中國首次提出明確的減排目標,表明中國經濟將開啓長期的低碳轉型模式。這一目標不僅能驅動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還將通過全球產業鏈的深度協作,在全球範圍發揮更廣泛的影響力,爲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良好示範。

《21世紀》:對中國企業來說,“雙碳”目標的提出意味着什麼?這將帶來哪些挑戰,又有哪些機遇?

尹正:這一目標對於各行業和企業來說都是一次“大考”,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其挑戰在於,可持續發展不再是企業自身“高標準嚴要求”的加分項,而是生存和發展的“及格線”,這對能源、交通、工業、建築等領域的企業產生了硬性的轉型驅動力,企業開始直面低碳轉型和業務發展的雙重壓力。

“雙碳”目標意味着經濟增長模式的改變,且轉型時間有限,企業必須要找到邊降碳邊發展的道路。此外,由於碳中和是全國乃至全球的目標,企業也會面臨來自供應鏈的壓力。

而機遇在於,碳中和目標將驅動企業以更高效、更有韌性的生產和運營方式經營,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加速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

需要指出的是,現有技術爲企業邁向碳中和奠定了基礎。例如,數字化應用於智慧建築、智能製造等領域,可將效率提高30%以上。儲能技術在增強新能源發電穩定性的同時,也在降低後者的成本,過去十年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82%。解決氣候變化的核心在於能源和效率,而能降低能耗、提升效率的數字化技術是邁向碳中和的最佳抓手和破題的關鍵。

《21世紀》:能否進一步說明,數字化技術在碳中和進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尹正:中國政府提出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支柱是數字經濟、新能源和創新,數字化在實現碳中和進程中發揮着關鍵作用。

首先,數字化讓業務可視化,使得企業有可能進行衡量和分析能源消費,這是實現綠色優化的基礎。其次,從時間上來看,數字化可以覆蓋各個環節的能源消耗,在全生命週期提升效率。第三,數字化對新能源發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無論是助力新能源大規模併網和消納,還是支撐分佈式能源的廣泛接入,都需要數字技術賦能。

另外,利用數字化實現整合管理,可以大幅提升系統效率。目前,各個企業、產業的能源消耗都是獨立進行的,未來有可能通過數字化整合,將單個資產整合起來實現能源的互聯互通,從而實現整合效率。

《21世紀》:對企業而言,碳中和約束下的綠色化改造是否需要較大的改造成本?這能帶來哪些潛在的經濟效益?

尹正:雖有一定成本,但企業綠色改造的成本一般能較快收回,並能通過節約能源成本、提高效率,優化生產和運營水平等方式創造更高的效益。

根據我們在全球230個客戶實施數字化轉型的統計分析,改造後運營支出可以節約最高80%、平均28%的能源成本,客戶的綠色改造投資回報時間最快僅0.75年。

可持續發展並不僅限於環境保護,它還覆蓋了生產、消費、創新等多個環節,構成一個完整的經濟體系。這一過程不僅能幫助企業加快轉型升級,還有望通過激發創新,創造新的業務模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和數字化相互促進,將驅動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的共同進步,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社會發展空間。

明確路線圖,打造150個“零碳工廠”

《21世紀》:在此之前,施耐德電氣已經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標,這是基於怎樣的考慮?目前距離目標有多大距離?

尹正:目前,全球氣溫預計較工業化前已上升1.2攝氏度,我們依然處在氣溫升高有可能超過“1.5度限值”的嚴峻形勢中。要實現這項目標,全球必須在2040年前降低50%碳排放。

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我們的戰略核心,施耐德電氣的宗旨是賦能所有人最大化利用能源和資源,推動人類進步和可持續的共同發展。

基於這一願景,施耐德電氣承諾,到2025年,在公司運營層面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在公司運營層面實現淨零碳排放;到2040年,供應鏈運營層面實現碳中和;到2050年,供應鏈運營層面實現淨零碳排放。

我們正在努力按照上述承諾推進自身的碳中和進程。例如,我們確保在公司運營的所有環節都使用可再生能源。今天,這一比例在全球已經達到80%,我們決心在未來實現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21世紀》:在實現碳中和目標方面,施耐德電氣是否有系統的路線圖和執行安排?

尹正:我們主要從兩方面入手製定了行動路線。

首先,從自身開始,在包括生產、運營、銷售各個環節構建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我們計劃到2025年,將自身工廠的能源效率再提升15%,並建立150個“零碳工廠”,將前1000名供應商在其運營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50%;在物流層面,目前我們1/3的車輛爲電動汽車,我們將在2030年全部採用電動汽車,全球工廠在12年內減少用水強度30%。

在中國,我們也採取一系列舉措。從2017年至今,我們已在15家中國工廠部署了太陽能光伏系統,共計發電約18000兆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近12000噸。

其次,我們也是可持續發展的賦能者,通過積極開發數字化的可持續發展相關解決方案,幫助我們的用戶減少碳排放。近期我們計劃推出業界首個可持續發展諮詢服務,我們計劃2018到2025年,幫助客戶減少約8億噸碳排放。

《21世紀》:你提到施耐德電氣計劃打造150個“零碳工廠”,如何打造“零碳工廠”?

尹正:零碳不是完全沒有碳排放,而是指在減排的基礎上,通過技術手段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進行吸收和回收,從而實現對環境的零負擔。2019年,在施耐德電氣全球13家“零碳工廠”的行列中,中國區就佔據了5席。

到2025年,我們計劃打造150個無碳抵消的零碳工廠。我們在打造零碳工廠上可以採取多樣化的手段,包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用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以及在運輸過程中使用電動汽車等。

《21世紀》:將供應商碳排放減少50%,這是否意味着高排放企業將被排除在施耐德電氣的供應商之外?

尹正:要實現碳中和,僅靠一家企業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生態系統中各方的共同參與。施耐德電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涵蓋了整個價值鏈,把客戶、合作伙伴、供應鏈上下游的供應商、分銷商,以及員工、大衆、新生代人才等每個環節的生態夥伴都納入考慮,並有針對性地制定了量化指標。

目前,施耐德電氣90%的碳足跡都來自於供應商,對供應鏈上各方而言,碳中和目標將在能效、清潔能源比例、循環經濟、綠色採購等多個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我們將強化第三方供應商評估,進行綠色採購,供應商的碳排放水平會影響我們的採購選擇。針對供應鏈上大量的中小企業,我們會加強對供應商的綠色培訓,幫助他們實現綠色轉型。

工業、能源、樓宇、ICT減排潛力巨大

《21世紀》:工業、能源、基礎設施、樓宇、數據中心等領域能耗和排放佔比較高,這也是施耐德電氣深耕的業務領域,目前這些領域的減排情況如何?

尹正:目前全球40%碳排放量來自工業,20%來自交通,40%來自樓宇,約3%來自IT產業,這些關鍵領域的脫碳是全球實現碳中和的關鍵。

而這些領域也正是施耐德電氣長期深耕的行業,我們對這些領域的綠色轉型開展了很多探索。施耐德電氣在全球41個國家完成的230個項目中,用戶的碳足跡實現了最高50%、平均20%的優化;節能降耗方面實現了最高85%、平均24%的優化。

比如,伊利集團利用施耐德電氣基於EcoStruxure架構與平臺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運營效率提升了19%,能源成本降低了5%,每年減少的碳排放量相當於多種植了2.5公頃闊葉林。

《21世紀》:當前電力僅佔世界能源消耗的20%,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更是隻有6%,未來這一比重有望達到多少?中國提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相較於全球這是怎樣的水平?

尹正:未來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將持續攀升。根據國際能源署最新報告,全球風電和光伏的總裝機容量將在2023年超過天然氣發電、2024年超過煤電。可再生能源將在2025年超過煤炭成爲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發展速度非同尋常。如果單從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裝機量來看,中國現在的水平已經冠絕全球。截至2020年底,中國水電裝機3.7億千瓦、風電裝機2.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2.5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2952萬千瓦,分別連續16年、11年、6年和3年穩居全球首位。可以預見,未來中國的可再生能源仍將加速發展。

《21世紀》:中國工業排放整體現狀如何?在哪些環節、哪些行業有較大的減排空間?

尹正:工業是中國能源消耗的大戶,能源消費佔比始終在70%以上,蘊含巨大的節能潛力。綠色智能製造是驅動未來工業領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動力,尤其是在傳統認爲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數字化將發掘更多減排潛力。

以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爲例,施耐德電氣基於EcoStruxure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已經爲中聯水泥、祁連山水泥、金隅水泥等國內水泥巨頭鋪就了綠色智能製造之路。

《21世紀》:中國建築節能協會此前預計,中國建築行業碳達峯在2039年前後,這一時間爲何晚於中國整體碳達峯時間?中國建築的能源利用效率現狀如何?

尹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中國的城鎮化持續加速,這將帶來大量新增城市建設,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持續上升;第二,中國建築行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其向綠色可持續轉型需要時間;第三,電能替代和數字化水平低,大部分存量建築仍在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供能,整體實現電能替代將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此外,存量建築中老舊的電力系統欠缺數字化能力,難以進一步分析和優化能源管理。

有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的樓宇及工業領域分別有82%及50%的能效潛力亟待開發。中國存量建築及老舊設施翻新的市場巨大,能效提升的空間非常大。

目前,我們已將數字化能源管理整體解決方案部署在全球超過100萬座建築內,大量數據印證,經過改造和翻新後的樓宇,效率可提升30-50%。如果每年有2%的樓宇或工廠得以翻新,20年內我們就將完成40%-50%的存量市場更新。

《21世紀》:能否介紹下,ICT領域目前的能耗現狀?未來有哪些減排的潛力?

尹正:近年來,各行各業對數字化轉型提出了大量需求,數據中心已經成爲數字經濟世界的支柱。預測顯示,到2025年,信息通信技術行業的能源用電量將激增至全球總量的20.9%,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5.5%。

數據中心的低碳化一直是行業的主要話題,其中能源和運營效率是焦點。我們認爲,數據中心的高效和可持續發展是並行不悖的,通過推出低碳或無碳排放的供配電和製冷解決方案,可以保障數據中心的節能增效。我們在全球數十個數據中心的實踐數據顯示,數字化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數據中心降低平均24%、最高38%的能耗,節約平均24%、最高30%的能源成本。

(作者:夏旭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