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能源車主將迎專屬保險

本報記者 潘福達

特斯拉車主車展維權事件的“蝴蝶效應”已傳導到保險行業。昨天有消息稱,平安產險在部分省市拒絕爲特斯拉新車上保險,續保的相關方案也開始收緊。

雖然這一傳言隨後被企業闢謠,但目前國內新能源車配套的專屬車險,也引發了部分車輛使用者的擔憂。目前,在售新能源車只能沿用燃油車車險條款,部分條款並不適用於新能源車,理賠糾紛案件也時常發生。

燃油車險不適用於新能源車

面對拒保特斯拉的傳言,昨天上午平安產險聲稱,經覈實,公司沒有“在部分省市暫停爲特斯拉新車上保險”的情況,平安產險持續按車險綜合改革精神,通過擴大保險責任、提供增值服務等方式,爲傳統車和新能源車主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保險保障和服務支持。特斯拉官方隨後也稱,與平安產險公司就車險業務在全國範圍內合作一切正常。

“這麼些年來,從來沒有過保險公司針對某個汽車品牌拒保的現象。”一家財險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雖然拒保特斯拉新車的傳言被闢謠,但近年來屢次被曝光的新能源車事故,讓消費者心有餘悸的同時,也讓保險公司望而卻步。

特斯拉車主秦先生髮現,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的保單條款並無實質差異,但有些條款根本不適用於新能源車。“比如說涉水險只保發動機涉水,但新能源車沒有發動機,這個險種保不了電池涉水。”

今年續保時,保險專員對秦先生說,車險改革後如果車底盤泡水可以走車損險。但是否能賠付,秦先生並沒有足夠把握。

“我上了一年3萬元的保險,後來才注意到還有發動機進水險!”特斯拉車主吳先生有些氣惱,稱被保險工作人員“坑”了。

據瞭解,困擾新能源車主理賠的一大問題是動力電池,車損險保障責任裏沒有包括電池損壞引起的責任風險。在廠家質保期內不出險還好,一旦發生此類事故,定損難、理賠難的現象會成爲困擾車主和保險公司的共同難題。

數據有限影響定價承保

“傳統車險產品難以完全滿足新能源車風險管理需求,開發制定新能源車專屬車險條款勢在必行。”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表示,與傳統車輛相比,新能源車在能源動力、物理結構及風險特徵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比如,新能源車的風險與其使用的電池關係較大,不同類型電池的防水防熱等性能都不相同,電量衰減折舊情況也有區別,這些都會對車險費率產生影響。

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的調研數據顯示,家用車中新能源車出險率高於傳統汽車11.7個百分點,導致其賠付率高出5.4個百分點,而機關用車和公路客運汽車中的新能源車賠付率則明顯低於傳統汽車。業內分析,這意味着新能源車保險在專屬條款中有必要考慮車輛用途,根據用途做好差異化定價。

既然行業有需求,爲何新能源車的專屬保險條款遲遲沒有推出?

銀保監會財產險部主任李有祥近日公開表示,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新能源車在車身結構、動力系統、使用場景、維修保養等方面較傳統汽車存在較大的區別,其風險特徵和事故原因也呈現一定特殊性。

目前來看,新能源車受總體保有量小、車型迭代快、產業化時間短、潛在風險未完全顯現等因素影響,行業掌握的新能源車承保理賠數據有限,影響保費測算。

新能源車險已在路上

針對新能源車保險,監管部門已有動作。2020年9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時表示,支持行業制定新能源車險、駕乘人員意外險、機動車延長保修險示範條款,探索在新能源車和具備條件的傳統汽車中開發機動車裏程保險(UBI)等創新產品。

李有祥透露,銀保監會正在指導行業協會開始擬定新能源車專屬示範條款,力爭早日推出新能源車保險示範產品,爲新能源車消費者提供更全面的風險保障,促進新能源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秦先生和身邊的新能源車主都希望能儘早迎來專屬保險。他在辦理充電樁業務時,物業工作人員讓他先簽署一份協議,聲明如果充電中出現自燃現象需要自己承擔結果,不籤協議就無法辦理業務。“新能源車專屬保險中,可否保障車輛充電時出現自燃現象造成的損失?”他建議,新能源車險應納入更多常見的、精細化的保障場景。

據瞭解,國內多家大型保險公司已着手針對新能源車開發設計專屬保險,或正推行相關計劃。一家財險企業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整個財險行業都在通過已積累的新能源車歷史承保數據、理賠數據,評估新能源車的風險水平。隨着風險數據的不斷積累,行業將逐漸建立起完善的車型風險評定定價體系,爲專屬條款的推出打下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