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海鮮近期慎喫 已有街坊中毒

來源:阮光鋒營養師(ID:ruangf_nutririon

這個五一,你出門旅遊了嗎?朋友圈裏滿屏的各地美食讓你目不暇接,不過如果有朋友去了海濱城市,請一定要提醒他們:千萬別喫海虹了!

近日,河北秦皇島市海洋和漁業局發佈了關於食用海虹的預警通告,通告稱黃渤海域的海虹體內,麻痹性貝類毒素含量已經超出安全限量標準2.0倍以上。如果食用,極易引起中毒。近年來食用海虹引發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事件頻發,河北省每年均會發布此類預警。

真的很毒!|央視網

你或許沒聽說過海虹,但提起它的別稱貽貝、青口貝,你一定不會覺得陌生。怎麼每年這個時候,海虹就從美味海鮮變成了人間毒物了呢?還能不能安心喫海鮮了?

01

什麼是麻痹性貝類毒素?

麻痹性貝類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是一類神經肌肉麻痹劑,它能阻斷細胞鈉離子通道,造成神經系統傳輸障礙而產生麻痹作用,進而使人中毒。

這種毒素對貝類是沒有毒的,因爲這種毒素在貝類體內是呈結合狀態。但是,人喫含有毒素的貝類後,毒素就會迅速釋放,然後呈現毒性。如果發生中毒,潛伏期僅數分鐘或數小時,中毒症狀包括四肢肌肉麻痹、頭痛惡心、流涎發燒、皮疹等,嚴重的會導致呼吸停止。這種毒素毒性強,毒性是眼鏡蛇毒性的80倍。

雖然喫貝類會導致中毒,但是其實這種毒素並不是由貝類產生的,而是由於海洋裏的細菌產生,在海藻上沉積,然後貝類等喫了這些海藻,再通過食物鏈富集,進而進入貝類等的動物體內,並在其體內蓄積、放大和轉化等過程形成了這種毒素。

麻痹性貝類毒素是由石房蛤毒素及其衍生物組成的,現已發現該類毒素有23種,主要來自於海水中的有毒赤潮甲藻,以亞歷山大藻爲主,此外還包括多種甲藻、藍藻及與藻類共生的細菌等。

02

哪些水產有這種毒素?

人們通常會誤食被麻痹性貝類毒素污染的貝類(如蚌類、牡蠣、扇貝等)而引起中毒。據統計,全球每年因麻痹性貝類毒素而引發的中毒事件約2000起,死亡率達到15%。麻痹性貝類毒素是我國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見的毒素之一,約佔藻毒素引起中毒事件的87%。

PSP是由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及其衍生物組成的,現已發現該類毒素有23種,主要來自於海水中的有毒赤潮甲藻,以亞歷山大藻爲主,此外還包括多種甲藻、藍藻及與藻類共生的細菌等。人類通常會誤食污染PSP的貝類(如蚌類、牡蠣和扇貝等)而引起中毒。

這些海鮮都可能有毒素

麻痹性貝類中毒通常是由於食用含有這種毒素的雙殼貝類水產品引起,這些貝類通過濾食攝入大量浮游生物中的有毒雙鞭甲藻。常見的貽貝類、蛤類、牡蠣、扇貝類、海扇類等都可能導致psp中毒。此次中毒的主要是海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貽貝。

03

有多大毒性?

在所有海洋食品貝類毒素中毒事件中,麻痹性貝類毒素被公認爲世界分佈最廣、發生頻率最高、對公衆健康危害最嚴重的毒素[3] 。

這種毒素不怕熱,而且很容易被胃腸道吸收,且難以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壞,加熱、微波等常規加工方法因降低水分含量而導致毒素濃度增大,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潛在危害。

而且,現代醫學尚沒有特效的解毒方法,中毒後果常常比較嚴重,主要還是依靠病人自身的解毒、排毒機能來分解、清除毒物。

04

如何管控?

全球許多國家及相關國際組織都對貝類水產品進行了嚴格管理和控制,並制定了相應貝類水產品及其製品的PSP限量標準。

我國及國際上多數國家都以STX爲貝類產品中PSP的檢測指標。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100g貝類可食部分的PSP限量爲80μg STX eq /100g。目前大多數國家的控制水平是80μg STX eq /100g。但爲提高貝類產品的食用安全性,歐盟等國際組織已建議將可食貝類PSP的最大限量進一步下調。

一般來說,只要是正規的海產品還是可以放心喫的。

05

如何防止中毒?

1。避免毒素爆發高峯期喫貝類水產。

麻痹性毒素中毒主要的途徑是海水污染形成赤潮,由於赤潮中含有大量甲藻類生物,是貝類的食物,從而導致帶毒。所以,麻痹性貝毒中毒多發生在4-10月份氣溫高的季節,這段時間是赤潮時期,所以,這段時間建議大家儘量不要喫或者少喫貝類。

2。去正規渠道購買水產品。

如果要喫,儘量去正規的餐廳喫;儘量選擇去大型、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不要買那些所謂現捕、野生的水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