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米奪冠,作爲背後東家的蘇寧起碼得到名聲回報,也有一種聲音認爲,按照目前的態勢,蘇寧撒手國米的可能性不大。

很多江蘇球迷不開心,覺得國米的冠軍是屬於江蘇隊的"人血饅頭",其實大可不必。因爲蘇寧有自身的經營原因,不僅欠了江蘇隊的薪水,其實也欠了國米的薪水,都是公平的。兩者雖然都奪冠了,但其實兩者的未來本來就不完全在蘇寧企業管理者的手中,而在於自身的素質。

張少主拿國米的股份做質押,從美國的貝恩資本獲得了2.5億歐元的融資貸款,讓俱樂部能看到繼續前行的曙光;那麼蘇寧這邊的問題在於,同樣拿蘇寧足球俱樂部的股權在資本市場是否能融到錢呢?比如江蘇本地的某某銀行,是否會覺得本省的足球俱樂部有特別的價值呢?

蘇寧去投資足球,帶來兩個冠軍,這就是一個投資人的角色。只不過,資本最終用腳投了票,答案顯而易見。

按照球迷的想法,似乎就應該拿國米的貸款去給到蘇寧續命,這合理嗎?合法嗎?江蘇隊就此消失,的確令人感到惋惜,但這背後有很多複雜問題。蘇寧集團是擊鼓傳花的最後一手,他們從企業角度捨棄了足球業務,痛苦而無奈的江蘇球迷只能從道德角度譴責: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

曾幾何時,每個省都有足球隊,甭管是甲組乙組的,至少全國看下來是一個金字塔型的存在。成績再差,至少都活着。1992年的紅山口會議之後,決定將體制內的足球推向職業市場,這也暗示着,一座城市乃至一個省的足球隊的發展就完全交給了市場。

2020年5月23日,遼寧足球俱樂部因欠薪被中國足協取消註冊資格,"十冠王"就此成爲歷史,然後再是江蘇足球。進入和退出,都是市場的一部分,也是職業足球的有機組成。當然,足球本身具有社會公益屬性,蘇寧集團的退出,是漠視足球承載的公益屬性。市場效益和社會效益,從來都是有機統一的。國米的運營也虧錢,但是百年的品牌值錢,其帶來的可變現流量,值錢!

國內足球的品牌價值呢?從蘇寧隊找不到接盤手,到恒大淘寶從新三板退市來看,27年的中國職業聯賽看似熱鬧,其實資本市場一直都沒有認可過。這是一盆冷水,也讓職業聯賽可以反省一下,在出人和出價值的兩條軌道上,未來應該怎麼走。

好在,採取"限薪限投"等政策下的新賽季中超聯賽,儘管因爲少了一些大牌外援,損失了一些觀賞性,但整個聯賽正在恢復其本身的形態和價值。這,或是一個相對健康和理性的發展趨勢。

特約作者簡介:

耳東每,前滬上足球記者,曾長期報道上海足球、國家隊,曾爲《南方體育》、《三聯生活週刊》等媒體撰寫專欄。後入門營銷圈,熟諳市場營銷、公關,善於通過營銷角度觀察解析足球產業。

(本文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上觀新聞運動+的觀點和立場)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陳華 題圖來源:新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