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罗娴的相遇,是一次与艺术家的相遇。在几天的拍摄里,作为一名旁观者,亲眼见证了一个想法蜕变成艺术品的全过程。

2020年12月,罗娴将在河北雄安进行建筑工人肖像系列的拍摄,计划拍摄60-100位建筑工人,其中一部分是夫妻或者情侣。以影像艺术展览、公共艺术装置等形式进行展示,打造极具感染力的雄安视觉印象。

同时,她通过拍摄肖像对雄安进行真实的表达,将与雄安相关的人物生动地融合在工作场所和生活环境中,并将肖像装置摆放在公共空间里,与城市融为一体。

罗娴说自己选择做这个公益项目是听从了内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就是一名肖像摄影师。从肖像中能看出太多,肖像摄影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短暂连接,它可以简单,也可以非常复杂。比如通过这些农民工饱经沧桑的脸,我能看到他们的人生经历、家庭背景,我还能看到这些微小的个体在社会时代背景中的地位和身份。”

罗娴对农民工一直怀有一种朴素的情感,她在采访中说到:“我爷爷也是一个农民工,五六岁的时候,跟着我爸爸去找我爷爷,他满脸都是灰都是汗,然后旁边都是这些泥瓦匠用的工具砖头。他在吃一个盒饭。我爸妈都是农村出来的,那时候有条件接受比较好的教育,是因为我爷爷供养了他,觉得对他很尊重很感动。”

此前,罗娴在2019岁末,启动了她拍摄农民工群体的第一个系列——为60对农民工夫妻拍摄婚纱照。罗娴和她的团队把影棚搭进了机械轰鸣的建筑工地。经过一系列筹备,罗娴最终选择了一处位于湖南长沙的建筑工地。40平方米的摄影棚临时搭建在工地的项目部旁边,脚手架当梁作柱,外面覆盖彩条布遮光挡风,人在摄影棚内能清晰地听见外面搅拌车和塔吊的轰鸣声。之所以选择这里,是为了减少农民工的陌生感和紧张感。

与市场化的影楼操作不同,“农民工婚纱照”项目强调“走心”。在拍照之前,罗娴会先和拍摄对象坐下来聊工作、聊感情、聊过往的生活。在她看来,这不仅能让自己更了解拍摄对象,也能让夫妻二人有机会完成一次有仪式感的交心,后者才是更有价值的事情。

“这个群体日夜为生计奔波,平日可能无暇顾及表达他们的情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懂爱。” 罗娴说,虽然农民工通常不太使用浪漫的言语,但是多年执着陪伴所表现的忠贞、用脚踏实地的方式去关心彼此,这就是爱情原本的样子。“淳朴、简单,这些越真实的东西才越有力量。”

罗娴说她在影棚里看到很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年轻夫妇小明和小敏在拍摄工装照的“互相凝望”环节时,要求他们互看5分钟,对于平时无暇仔细端详对方的夫妇来说是非常漫长的,当小明站在油画布面前看着妻子还不到半分钟,他的眼睛里全是泪水,小敏也是热泪盈眶。互相凝望会让他们的情感得到理解,会将他们抑制已久的情绪得到释放。

有了这个公益摄影项目,罗娴真真切切地接触到他们,感受到他们对爱与美的渴求,彼此真挚长久的爱,难以释怀的愧疚,正是他们给了罗娴进行创作的最真实最有力的素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