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國整體GDP以及各個省市的GDP都已經公佈,數據也在告訴我們,我國經濟仍在快速發展。

具體到各個省份,如果要選出一個經濟最強的城市,那麼大家第一印象就是想到這個省份的省會城市。

作爲一省的經濟文化中心,省會城市在經濟上面的表現自然不會差,一般而言確實是這麼一個情況。

我國各個省會佔全省GDP的比重是多少?

除了幾個直轄市,我國比較出名的城市,例如說廣州、武漢、長沙、成都等等,都是一省的省會,在一省經濟上面,省會城市往往佔比最多。

如果以去年全年的數據來計算,在我國各個省會當中,誰的GDP總量佔全省的比重是最多的呢?

在這裏先介紹一個名詞“省會首位度”,它表示一個省會的GDP總量佔全省的比重,27個省份省會首位度排名如下所示。

從表中的數據來看,省會首位度超過50%的城市只有兩個,分別是長春與銀川,大部分的省會首位度都沒有超過30%。

比較低的,比如說石家莊、呼和浩特、南京與濟南,它們的省會首位度均沒有超過20%,在全省範圍裏面經濟並沒有表現的非常強勢。

但從各個省會的GDP來看,有十個省會的GDP超過了1萬億元,表現還是比較不錯,這些省會所在的省份,都是經濟發展相對還不錯的地區。

並且省會GDP高,不代表省會首位度也高,例如廣州,它的GDP總量超過了2.5萬億元,但省會首位度不過22.59%,南京與濟南的GDP總量也超過了1萬億元,但省會首位度還不到15%。

這是當地經濟核心不止有一個的原因,廣東除了廣州,還有深圳、東莞與佛山;江蘇也不只有南京,也還有無錫這個核心;山東也還有青島與煙臺。

省會首位度越高越不好?

對於省會首位度這個問題,不少人對它有不同的看法,認可它的,會感嘆省會的強大,就算自己不是省會的居民,也會爲之感到高興。

不太認可它的,認爲省會首位度如果過高,這就說明省份當中的其他城市過於弱勢,會對省份其他城市造成一種壓迫感,是在吸血,並不利於其他城市的發展。

當然,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對於許多省份來說,資源是有限的,如何分配就是必須要面對的客觀問題,想發展更多的核心城市,但可能確實沒有這麼多資源。

省會是一個省份的名片,所以各個省份都想把它打造好,如果自己省份都沒有一張好牌,那麼對於本省的人才來說,就缺乏足夠的吸引力,這樣人才就會不斷外流。

省內沒有大城市吸引人口,回老家又賺不到多少錢,於是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去其他省份謀生活,省會吸血總比人才都外流了要好。

如果出現這個情況,那麼別的省份就會越來越好,自己發展就會越來越差,出於這個考慮,省會城市得到更多的照顧那也在情理之中了。

以後如果省會發展起來了,再慢慢謀求反哺,輻射到省份當中的其他城市,這看起來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