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嘯虎:單靠網紅明星 Clubhouse留不住流量

原標題:政務新媒體的目標不是打造流量網紅

只要做到信息準確、及時、公開、透明,做到在線服務內容全、更新快、流程順、體驗好,流量自然會有,爆款水到渠成。沒有10萬+,沒有成爲熱搜話題,都應視爲常態。

“用得好是真本事。”政務新媒體正在邁入融合傳播,面臨着如何用好的嚴峻現實。

政務新媒體始於PC時代的電子政務網站。2006年,隨着中國政府網開通,國家、省、市、縣多級政務網站基本建設完成。2009年11月2日,國內首個政務微博“@桃源網”開通。此後,隨着新技術的發展,從政務微博到政務微信公衆號,從政務客戶端(App)到政務短視頻號,政務新媒體搭建了從PC端到移動端的融合傳播矩陣,成爲互聯網傳播主體之一,擔負着信息傳遞、政務服務、互動溝通和輿論引導等多重功能和職責。

政務新媒體因其擁有獨家、權威的信源,導致其不同於一般的新聞傳播主體,在某種程度上承擔着超出新聞媒體的職責——既要持續地、動態地發佈政府日常事務信息,又要第一時間公開突發危機事件真相;既要及時針對熱點事件中的謠言闢謠,也要主動策劃與傳播重大主題活動。

在政務服務層面,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爲代表的數字政務創新了從“羣衆跑腿”到“數據跑路”的服務管理新模式,“一張網”的政務平臺接入了地方部門各級各類政務服務事項500多萬和便民服務應用1.1萬項,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做到政務服務隨時可辦、異地可辦。

政務新媒體的多種互動工具,成爲政府與民衆的交流溝通橋樑。在突發公共事件、輿情危機事件發生時,政務平臺可以第一時間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可以直接與民衆對話觀測網絡輿情。增強社會和諧度、擔當社會潤滑劑是政務新媒體的角色價值。

從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發佈《關於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可以看到,政務新媒體的功能和職責清晰、明確,即“政務新媒體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黨和政府聯繫羣衆、服務羣衆、凝聚羣衆的重要渠道,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是引導網上輿論、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的重要陣地,是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現當下一些政務新媒體由於定位、思路和運營方式出現了問題,導致政務新媒體這本“好經”有時被念歪了。

政務新媒體不同於新聞媒體,更不同於社會自媒體,信息公開和政務服務是第一要務,輿論引導和社會治理是根本之責。站位於此,就需要在思路上摒棄流量思維、爆款思維和網紅思維。政務信息和服務是用戶的剛需,可以說是自帶流量,只要做到信息準確、及時、公開、透明,做到在線服務內容全、更新快、流程順、體驗好,流量自然會有,爆款水到渠成。沒有10萬+,沒有成爲熱搜話題,都應視爲常態,政務公開、政務服務豈是爲流量而存活?

但是,現在的政務新媒體出現了各種與政務相背離的情況。有爲爆款“賣慘”“賣萌”的,有爲迎合用戶過度“娛樂化”的,有一味追求流量脫離政務或行業內容的,凡此種種,都反映出政務新媒體的運營出現了問題。

政務新媒體原本應由政府機構的相關部門直接維護、更新、管理,直接把本單位、本部門、本行業的信息、動態及時發佈,直接與公衆對接、溝通、互動。現實卻並非如此。大多數政府機構沒有專職的編輯運營團隊,也缺少運營經驗。同時,政務新媒體又種類繁多,運營工作冗雜,內部人員難以全部承擔,因此一些政務新媒體就被交給媒體機構、商業公司。這些代運營機構在承接運營業務後,一是不能及時瞭解政府工作重點,無法及時獲悉政策發佈和實施要點,無法真正接觸民衆,瞭解民衆的需求;二是爲了維護好和機構的長期業務,就以流量爲敲門磚,以製作爆款爲切入點,獲得機構單位的認可;三是缺少輿論引導意識,難以主動策劃宣傳報道與政民對話交流活動,更很難將政務新媒體與社會協調治理密切關聯。代運營機構無形中成了政務機構與民衆中間的一道牆,讓創建政務新媒體的“初心”丟失了。

從當前實際出發,現當下完全摒棄代運營還有困難,未來的出路或許在於,一方面設置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對代運營機構嚴加約束,嚴格管控,政府機構應投入一定的力量真正聯合運營,不能“一代了之”。政務新媒體最終要回歸到政務機構自身,通過培訓專業人員來真正用好政務新媒體。要清理整合政務新媒體,做到少而精、簡而重,有選擇性地開設政務新媒體,政務新媒體不在於多少而在於用好。對於互聯互通的新媒體平臺而言,只要是優品、精品、極品,無論在哪個平臺都會獲得點贊和刷屏。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詹新惠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1年05月12日 08 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