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內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我常常跟我的讀者說,養生防病,務必控制自己的慾望。

  我覺得,這是一句大實話。

  可以說,自從中醫誕生的那天起,無數臨牀驗案,都在印證它的正確性。

  我給你舉個例子,咱們再體會一次。

  關於什麼呢?就是睡覺不好,睡眠時間特別短。

  2005年的《陝西中醫》上,曾經刊載這麼一張案例。我將其視爲珍寶。

  話說有這麼一個女子,當時才21歲。怎麼回事呢?就是失眠、頭暈。

  她當時是爲了考大學。爲了能考上,她拼了命地學習。爲了節省時間,她起早貪黑。日子久了,她就發現自己在精神疲憊的同時,還睡不好覺,腦袋整天迷迷糊糊的。最初,她每天晚上能睡1到2個小時,後來就發展到徹夜難眠。

  按道理說,既然是學習累的,那咱不學了,早早上牀休息,是不是就好了?事實與之相反。就算早點上牀睡覺,她也是滿腦子事兒,片刻不得安寧,而且是越想睡,越睡不着,她越着急。結果,就乾脆片刻不眠。

  白天的時候,她就面色萎黃,精神不振,但是情緒容易緊張和興奮,注意力、記憶力衰退,心悸心慌,喫不下東西。

  這可怎麼辦?這個身體狀態,還怎麼考大學啊?經過反覆權衡,家裏人帶孩子看中醫。

  當時,醫家開的方子是這樣的——

  黃芪50克,枸杞20克,黨蔘、酸棗仁各15克,柏子仁、石菖蒲、琥珀、靈芝、龍眼肉、茯神、三仙、陳皮各10克。一共開5劑,水煎服。

  結果如何?患者用藥後二診,已經能入睡2到3小時,其他症候也有所改善。接着,再用5劑。

  等到三診的時候,患者睡眠進一步好轉,睡眠總時間延長,但是易醒多夢,睡不踏實。這時候,原方加入炙甘草20克,磁石10克,再服5劑。

  等到最後,患者睡眠基本恢復正常。醫家囑咐,今後切勿拼命苦讀,凡事盡力而爲就好,不要過於強求。

  這就是醫案的全部經過。

  現在,我和你討論一下這背後的道理。

  實際上,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這個患者屬於心脾兩虛。

  刻苦讀書,這是好事兒。但是你不能一天到晚苦讀不停啊。醫案裏這個患者,就屬於苦讀耗傷心脾。心藏神,爲機靈之本,脾藏意,爲思慮之根。你苦讀不倦,傷的是心脾兩髒。

  心和脾,互爲母子,又是一身氣血生化和輸布的源頭。所以,傷了心脾,你就傷了氣血。

  你看這個患者,雖然舌脈狀態未曾在醫案裏說明(但估計也是舌淡脈細弱之類的),但是僅憑心慌、心悸、食慾不振、面色萎黃等細節,我們還是能看出來,她屬於心脾不足、氣血兩虛。脾虛則納差,所以食慾不振。氣血不足則面容失養,所以臉黃。心氣心血不足,自然心慌心悸。

  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心神就喫不飽飯。喫不飽飯,心神不能主事,所以患者一定記憶力和注意力減退,頭昏腦漲。但同時,心神喫不飽,它也會緊張啊。這就好比一個人,你總讓他喫不飽,他一定心裏想着食物,時刻保持緊張狀態。因此,在心脾不足、氣血失養的情況下,心神總會產生急切的慾望,搖曳不安,這就導致患者雖然乏累、疲倦,但是腦子裏煩亂紛紜、情緒緊張、容易興奮,睡不着。

  那怎麼辦啊?既然是心脾兩虛,那就補益心脾。既然是氣血不足,那就補益氣血。你等心神喫飽了,它安定了,人也自然就能入睡了。

  好,我們再看看醫案裏的配伍——

  黃芪50克,枸杞20克,黨蔘、酸棗仁各15克,柏子仁、石菖蒲、琥珀、靈芝、龍眼肉、茯神、三仙、陳皮各10克。

  這裏頭,黃芪、黨蔘、靈芝,這些是補氣的。酸棗仁、柏子仁、龍眼肉、枸杞子,這些是補益精血的。茯神、琥珀、石菖蒲,這些是用於安神鎮靜的。三仙和陳皮,這是理氣助消化的,令補而不滯。這就是基本意圖。

  所以說,這是一張以補益心脾爲主要思路,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的案例。

  也許有人會說,針對這樣的病因病機,用歸脾湯是不是也行?我覺得,確實可行。只不過,醫案中這個方子,重用黃芪50克,補益氣血的力道比較大。它其實是驗方“黃芪50克,枸杞30克,黨蔘15克,酸棗仁、柏子仁、石菖蒲、琥珀、靈芝、龍眼肉、茯神各10克”的變化。這個方子當時叫做芪杞湯,十多年前一度是比較有名的,針對的就是心脾兩虛、氣血不足。

  總而言之,我們從這裏可以看出一點規律:過度思慮、用腦過度,容易形成對氣血的耗傷。而氣血不足的人,你仔細觀察,他們又往往想得多、多慮多疑,慾望比常人更多。而慾望越多,你睡覺就越不好,時間越短,精神越緊張,越容易興奮。這就是一個死循環。怎麼辦?補益氣血,培補心脾。氣血充足,心神得養,它就安好了。心神越安定,你想得越少,就越容易入睡。當然,前提是,咱在生活中不能用腦過度、思慮過度。你總不能一邊補益,一邊拼命累自己,對吧?

  好了,這個事兒,就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