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鶴

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祭侄文稿》中有錯字,一千多年來竟然沒人發現?近日,一段女學者孫鶴在某媒體文史欄目的視頻被書法圈內網友圍觀,並在知乎、微博、微信視頻號等多個互聯網平臺上引發討論。

顏真卿《祭侄文稿》中“刺史”的“刺”寫作“㓨”。

孫鶴在視頻中指稱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有錯字,她表示:“這個字,沒有寫成刺,寫成㓨(她讀jia)字,這本身是一個錯字,但他(顏真卿)不知道。唐代所有的官稱當中沒有㓨史的,只有刺史,對不對?”孫鶴目前是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政法大學藝術經紀研究中心主任。

5月15日午間,澎湃新聞刊文《女學者稱顏真卿中有錯字,網友圍觀、圈內難認同》介紹,這段視頻迅速從書法圈傳播開來,不少網友指稱孫鶴的說法纔是“離奇錯誤”,而顏真卿並沒有寫錯,“㓨”古代確實和“刺”一同使用。

顏真卿《祭侄文稿》。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隨着上述話題發酵,越來越多的文史、書法學者加入了“戰團”,而文史學者、知名收藏家馬未都近日也在個人微博刊文《碑別字與祭侄文稿》,點評了孫鶴教授的觀點。不過,就在馬未都發文點評之後,其點評文章也被網友指出有“錯誤”。馬未都寫道:只知唐朝有“刺史”的孫老師一番公開課講炸了鍋,她課上居然指出顏真卿不知自己“寫錯了字”,把“刺史”錯寫成“㓨史”(先不說這字就唸刺,不念頰)。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剛剛在日本舉辦過大展,有“天下第二行書”之稱的顏魯公的手跡居然錯了一千多年,社會卻渾然不知,愣讓孫老師找出來還捎帶批評了。這事弄得有點大了。

馬未都馬未都提出:先說一個文字小知識。漢字源遠流長,幾千年來變幻多樣,一個字幾個面貌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說“一字多貌”是漢字的基本形態,不足爲奇,所以凡是漢字詞典都會有相應說明。稍難一點的是“碑別字”,即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文獻(主要是碑)上所出現的同字不同形的“別樣字”。所謂別字,是有別於其形的字,理論上不是錯字(錯字是缺胳膊少腿的字),可以通假使用。回到孫鶴教授的觀點,馬未都點評: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把“刺”寫成“㓨”就是通假字,刺史是官職,漢代相當於今天的巡迴監察組長,唐代開始監察職能弱化,與“太守”相當,是一方地方官。唐代許多詩人都任過刺史,白居易、柳宗元、劉禹錫、韋應物等都做過刺史。的確唐代沒有“夾史”,這一點孫老師沒有說錯,但孫老師錯在不知不識之字不去查字典,過於自信。馬未都最後寫道:還有一個問題是,有不認識中國字、說錯的現象隨時可見,我也錯過,知過就改,善莫大焉。可孫老師不該錯啊,她的文化背景太強大了,令人目眩,歷史學士、文學碩士、書法博士、文字博士後,囊括所有與“刺史”相關的頂流學問,但就偏偏出了個這麼大的“洋相”,我不是不相信孫老師,只是有點兒懷疑發給她學位的學校。刺史變夾(㓨)史,偶然乎?必然乎?還是必然偶然乎?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馬未都在上述微博文章明確:“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把‘刺’寫成‘㓨’就是通假字”。就是這個觀點,有網友認爲馬未都也犯了一個錯誤。多個書法自媒體隨後刊文認爲,“㓨史”是“刺史”的異體字,而非通假字。網友認爲,通假字是兩個不同的字意義一樣,有時候就是古人寫的錯別字。而異體字的概念是同一個字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寫法。通假字與異體字有本質的區別。這裏的“㓨史”中的“㓨”,是“刺”字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寫法。此前,一名曾與孫鶴在中央美院博士後階段同事的學者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孫鶴教授認爲顏真卿《祭侄文稿》中有錯字已有一段時間,可視作一家之言,不應過多解讀,但孫鶴的這種說法確實沒有得到書法界主流認可。另有一名曾任南方某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的學者5月15日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孫鶴在電視媒體上公開表達欠嚴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