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屬於病程長且通常情況下發展緩慢的疾病。如心臟病、中風、高血壓、高血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死因,佔所有死亡的63%。這些疾病嚴重影響人體的內環境及免疫力,極易讓體內的癌細胞又死灰復燃。

如果肺癌患者在治療期間遇到這些慢性病,癌細胞復發轉移的幾率將會大大增加。

01

糖尿病與肺癌的關係

現如今,肺癌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均呈上升趨勢,深入瞭解這兩種疾病之間的相關性,對於改善治療和生存結局可能至關重要。

糖尿病是怎麼在肺癌的治療過程中呢?

1.肺癌化療藥物在治療時,對患者的胰腺β細胞產生一定的損傷,進而抑制了患者體內的胰島素的合成與分泌過程,易造成患者血糖水平升高,誘發或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相關化療藥物有:阿黴素、環磷酰胺、多西紫杉醇類藥物等。順鉑使用後,對少部分患者有嚴重的胰腺毒性,並誘導糖尿病的發生。

2.化療藥物對於患者的肝臟、腎臟功能均能造成嚴重的損害,患者的糖代謝受到影響,糖耐量異常加重。有些藥物甚至可以抑制患者葡萄糖降解能力,影響血糖水平的調節效果,血糖異常升高。

3.糖皮質激素可以預防患者接受紫杉醇類藥物治療後出現的水鈉瀦留及變態反應等毒性現象,但是在使用這類藥物時,會促進患者糖異生過程,對葡萄糖氧化磷酸化過程產生抑制效果,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減少葡萄糖在組織中的利用量,有誘發糖尿病或導致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的可能,使部分隱性糖尿病患者轉變爲顯性糖尿病。

相關研究顯示,二型糖尿病可能是肺癌的一個潛在預後不良的因素,它可能會增加肺癌的發病風險和死亡風險,是肺癌患者復發和轉移的獨立危險因素。

因此患者在進行化療、放療、內分泌等輔助治療時,建議先完善葡萄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檢查和胰島素試驗,進一步完善血糖水平的監測。在診斷或治療過程中,儘早發現患者的糖尿病前期症狀,在肺癌發展的最初階段,病情相對穩定的患者,對其開展早期干預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或進一步發展,改善患者治療預後,提高肺癌患者治療後的生命與生活質量。

02

心血管疾病與肺癌的關係

雖然許多癌症患者都把肺癌視爲頭號健康威脅,但事實上,這些患者尤其65歲以上的女性更有可能死於心血管疾病,而不是肺癌。

2018年年初,美國心臟病協會發表聲明,肺癌治療可能導致患者心功能障礙風險。原因包括:大劑量的蒽環類藥物(化療藥物)治療、高劑量的放療、抗代謝藥物(內分泌治療藥物)的使用等。

通過大量的研究結果表示:接受放療的肺癌患者似乎比未接受放療的患者更易患心血管疾病,且死亡風險較高。

而對於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前5年死於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當,5年後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增高。對於生存時間大於5年的絕經後肺癌患者來說,10年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高於肺癌死亡率。

所以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質量,如何防治心血管疾病就甚爲重要。

03

血壓與肺癌的關係

由於人體血壓機制紊亂,加之飲食規律的打亂,厭食、嘔吐,食物攝入的減少,惡性腫瘤合併血壓異常病人的低血壓發生率增加,低血壓易導致昏迷,甚至有危險。

高血壓是許多癌症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合併症。在化療藥物中,已有許多關於順鉑增加高血壓風險的報道,部分抗血管生成藥物也容易引發顯著的高血壓。

因此高血壓教育在腫瘤手術、放療、化療前後則顯得很重要,告訴病人及家屬注意飲食的規律,合理的進食時間,不同的降壓藥的作用機制及合理的使用時間、方法、血壓監測的重要性。

04

肺癌的“近親”: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呼吸系統多發疾病,據統計,在全世界範圍內,每年死於COPD的患者超過250萬例,是世界第四大致死性疾病。慢阻肺之所以被稱之爲肺癌的“近親”,是因爲有慢阻肺病史的患者發生肺癌的風險明顯高於沒有慢阻肺病史的患者,有數據顯示,40%~70%的肺癌患者合併慢阻肺,約半數肺癌患者合併中至重度慢阻肺。

慢阻肺嚴重影響肺癌患者的生存預後,回顧性研究早期(ⅠA-ⅢB)非小細胞肺癌合併慢阻肺患者術後的遠期生存,他們發現合併慢阻肺患者的5年PFS率(無進展生存期)爲50.1%和OS率(總生存時間)爲54.4%,均顯着着低於不合並慢阻肺的患者。肺癌合併慢阻肺的患者的死亡風險和疾病進展風險均顯着增加。

05

這5類慢性病需注意

1

慢性消耗性疾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一般是指各種惡性腫瘤,肺結核,慢性萎縮性胃炎,嚴重創傷,燒傷,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化膿性感染,慢性失血等一類過度消耗身體能量物質,造成機體能量負平衡的疾病總稱。

主要分類有:

  • 營養缺乏,貧困導致的營養攝入不足,厭食症,長期過度節食;
  • 營養吸收不良,主要是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肝炎,這類疾病晚期會出現惡病質,極度消瘦。
  • 營養消耗增加,主要是結核病、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
  • 代謝異常,主要是內分泌異常,如甲亢、糖尿病等。

2

慢性炎症疾病

  • 慢性感染性炎症如慢性膽囊炎、慢性腎盂腎炎等。
  • 病原體的毒力不強,但可引起免疫反應如結核桿菌、病毒感染。
  • 長期受不能降解卻有潛在毒性物質的刺激如矽肺。
  • 持續存在的、對抗自身組織的免疫反應即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

3

精神心理疾病

  • 如抑鬱症、焦慮症、神經衰弱、長期失眠等一些心理精神疾病,導致病人食慾不振、精神緊張,人體免疫力下降。

4

免疫低下疾病

  • 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入種類或數目不夠,無法產生足夠的免疫細胞。
  • 患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患者,其體內T細胞被破壞,晚期時細胞免疫全部喪失,體液免疫部分喪失。

5

其他疾病

  • 如貧血、急性感染等

做好4點,預防復發轉移

1

充足的睡眠

有研究顯示,充足的睡眠,能夠讓心臟、大腦、肝臟等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維持正常抵抗力,有利於抵禦癌症基因的衝擊,降低癌症復發轉移的概率。

如果這不足以打動你,再來看看長期缺覺對身體有啥影響:

長期睡眠不足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抗病和康復疾病的能力低下,並加重其他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等,原癌基因還可能會被激活,抑癌的變弱,癌細胞就肆無忌憚了。

2

健康的飲食習慣

一個“癌”字三個口,離不了亂喫亂喝,俗話說的病從口入也就是這個理。要預防癌症復發轉移,還得管住嘴!

那麼,怎麼喫好呢?

這是美國癌症研究所提出的防癌飲食建議:

1. 少喫多餐,飲食儘量清淡,少喫富含鹽的食物或醃製食品,控制飲食中鹽的量每天不超過6克。

2. 少喝或者不喝含糖飲料,少喫高能量密度的食物,如各種甜點、高脂肪肉類等。

3. 多喫各種蔬菜、水果、全穀類和豆類,每天最好喫5種以上。

4. 減少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攝入,儘量少喫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

5. 儘量不喝酒。如果需要喝酒的話,男士每天飲酒量<2個酒精單位,女士每天飲酒量≤1個酒精單位。

注:1個酒精單位=10毫升純酒精

10毫升純酒精≈360毫升啤酒、150毫升幹葡萄酒或45毫升白酒

3

定期運動

關於運動,咱們先來看兩項研究: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7萬人的長期研究發現,每天只要走路40分鐘以上,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腸癌的概率。

缺乏必要的運動會使人的壽命減少3~5年,使罹患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的概率升高25%~50%。

那麼,怎麼運動比較好呢?

運動的方式,大家可以選擇走路,最好是大步快走(115~125步/分鐘),每次走3公里左右。當然,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也可以。

另外,運動最好安排在下午或晚飯以後,每次運動持續30~45分鐘,不要超過1小時,每週堅持3~5次。

4

保持愉快的心情

俗話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利於健康長壽;而負面的情緒,可致神經和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會發生多種生理和心理疾病。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不順心的事兒,在情緒不佳的時候,要用積極的方法自我調節:

1. 經常笑出聲來,笑聲能促使人體發生變化,改善免疫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

2. 多去戶外,重回大自然,有助於提升情緒和自信心。因爲經常接觸自然界的人更少生氣、抑鬱和緊張。

3. 聽音樂有助於緩解焦慮、幫助睡眠、增強記憶。

4. 多接觸動物,動物給人以友誼和溫暖,讓人擁有傾訴對象,從而釋放壓力。

本文轉自肺癌康復圈(由“抗癌管家網站-康愛管家”轉載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