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豆粕市場的大牛市是否已經結束?

來源:農產品集購網

作者:姜穎

5月中旬以來,CBOT大豆在創了近十年高位後開始高位回調,國內豆粕和豆油也緊跟美豆走勢回撤至30日均線以下,期貨盤面呈現雙頂態勢,在當前抑制大宗商品漲幅過快的政策壓力下,是否預示着豆類的大牛市即將結束?

三大因素支撐美豆易漲難跌

據瞭解,美豆目前的種植率已經達到75%,播種進度快於往年,41%出苗率,同樣比往年進度快,種植順利疊加氣候有利使得CBOT大豆出現高位回調,後期CBOT大豆走勢預測易漲難跌,其理由在於:第一、美豆庫存極低,且意向種植面積不及預期。美國農業部5月份大豆供需報告依然將美豆期末庫存預期維持在1.2億蒲,爲近七年來最低的庫存,儘管2021/22年度有豐產預期,但期末庫存預期也僅有1.4億蒲,提升量很小,仍然是較低水平,2021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預期爲8760萬英畝,相比去年8310萬英畝增加5%,但低於市場預期9000萬英畝。

第二、天氣情況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雖然目前種植期天氣良好,但更爲關鍵的是7、8月份結莢期,以及臨近收穫的階段。結莢期是決定大豆產量的關鍵時期,期間的天氣因素更加重要,2020年8月份美豆從低位啓動上漲,便是由於生長後期天氣乾旱造成的單產預期下降,而臨近收穫時也容易發生降水過多的情況,從而延緩收割進度,尤其在庫存極低和意向種植面積不及預期的背景下,天氣因素將變得更爲敏感,CBOT大豆後期應易漲難跌。

第三、按照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2021年中國繼續履行協議內容採購美農產品。2020年的大豆牛市有一個重要的催化劑,就是中國強勁的採購需求支撐了價格的上漲,根據貿易協定,中方採購美農產品目標金額爲2020年125億美元,2021年175億美元,也就是說2021年的農產品採購將比2020年規模更大。從中國進口美農產品的比重來看,大豆、豬肉和棉花是佔據比較大的品種,這其中豬肉的進口需求將隨着國內生豬產能的恢復而減弱,大豆和棉花仍有可能繼續增加進口。

第四、受益於美國可再生能源政策,美國豆油需求顯著增長,盤面維持強勢。5月USDA報告預計下年度豆油生柴需求將增長113萬噸,新季美豆油庫存進一步下調至歷史低位,豆油的需求增強也將引發大豆的需求,從而導致庫存的進一步下跌。基於以上原因,我們預計CBOT大豆在暫時的調整之後還將繼續上漲,而且從技術上來看,有很大的可能性在天氣的催化下迎來加速上漲階段。

豆粕下游需求仍有增量空間

對於目前的生豬存欄情況,市場存在一定分歧,一方面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到6月份生豬存欄可恢復至往年正常水平,另一方面市場普遍認爲,春節期間的非洲豬瘟使得母豬和仔豬產能嚴重受損,目前尚未完全恢復,生豬存欄遠沒有如此樂觀,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可以肯定的是生豬存欄仍在不斷的恢復當中,後期生豬存欄以及能繁母豬的存欄仍有進一步增長的可能,生豬飼料的需求依然存在增量空間,同時隨着氣溫上升,水產養殖進入旺季,同樣提升豆粕需求。

國內高庫存與負榨利格局並存

從4月份開始,進口巴西大豆集中到港,港口大豆庫存和油廠豆粕庫存呈現季節性累庫。大豆庫存目前在476萬噸,處於近5年同期的較高位置,5、6月份是進口高峯,每月平均到港約1000萬噸左右,預計進口大豆庫存還將進一步上升。在原料供給高壓下,油廠壓榨力度也相對較強,因此豆粕同樣也處在累庫進程中,但國內主流油廠豆粕庫存目前在68萬噸左右,處於近5年同期的中等位置,相對來說壓力不算太大。在壓榨利潤的角度而言,進口豆榨利在小幅回升後再一次呈現下滑走勢,目前仍處於負榨利狀態,降成本或者提升油粕價格或許可以幫助油廠走出困境,但結合前文我們認爲CBOT大豆還將繼續上漲的觀點,後期或許抬升油粕價格是油廠得以繼續生存更合理的一種解決方式。

在庫存極低和意向種植面積不及預期的背景下,大豆生長期的天氣因素將變得更爲敏感,疊加中美貿易協定下中國將繼續加大力度採購美農產品以及美國生柴政策對豆油需求的顯著增長,預計CBOT大豆後期將易漲難跌,有很大的可能性在天氣的催化下迎來加速上漲階段,而在國內豆粕沒有重大供需矛盾的情況下,大概率會跟隨美豆走勢,但考慮到在近期抑制大宗商品漲幅過快的政策壓力下,或許漲勢將比較平穩,或者以偏強震盪的形式呈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