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代,老北京餐飲業空前發達,但一直以魯菜爲尊。所謂北京菜的味道,其實就是山東菜的味道。魯菜重做功、醬味足的特點,是衡量當時美食的標尺。

魯菜分福山菜(即膠東菜、煙臺菜)、歷下菜(即濟南菜)兩派。前者以爆、炸、扒、蒸著稱,尤其擅長烹製海鮮,後者以清、鮮、脆、嫩著稱,尤精清湯、奶湯調製。

北方海鮮難得,膠東地區所產歷代被視爲珍品。福山廚藝因而廣爲傳揚,至少在明代就有“烹飪之鄉”的說法,以後有“要想喫好飯,圍着福山人轉”之說。而清末民初時,更有人稱:“東洋的女人西洋的樓,福山的大師傅壓全球。”金受申在《老北京的生活》一書中,提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所謂“北京風味”,很少發端於北京,而是“大部以山東館爲北京館”。據張有鴦稱:“在北京有名的大飯莊,什麼堂、樓、春之類,從掌櫃到夥計,十之八九是山東人,廚房裏的大師傅,更是一片膠東口音。”

山東多名廚,傳說秦始皇的御廚即福山人,但無實證。但漢代、唐代宮廷宴飲大量使用膠東產海鮮,在史書中則頗有記載。大運河自山東經過,又有漫長的海岸線,食材豐富,且入京方便。加上古代廚師社會地位偏低,從業人員少,技藝難傳承。而福山廚師歷代出入宮廷,父業子承,相對穩定。

除技藝好之外,山東人善經商。民國時期夏仁虎在《舊京瑣記》中說:“北京工商業之實力,昔爲山左人操之,蓋匯兌銀號、皮貨、乾果諸鋪皆山西人,而綢緞、糧食、飯莊皆山東人。”清代震鈞《天咫偶聞》載:“按京師酒肆有三種,酒品亦最繁。一種爲南酒店,所售者女貞、花雕、紹興、竹葉青之屬,餚品則火腿、糟魚、蟹、松花蛋、蜜糕之屬。一種爲京酒店,則山左人所設,所售則雪酒、冬酒、淶酒、木瓜、幹扎之屬,而又各分清濁。”

老北京八大樓中,山東人的買賣佔了6個。便宜坊、全聚德、同和居、正陽樓、天福號、東興樓等,皆爲山東人所開。故當時所論及的三大菜系、四大菜系、八大菜系,皆推魯菜爲首。

借魯菜地位,山東商人在京津影響舉足輕重。據1936年統計,在天津的山東商人達1675人,其中來自膠東的即有983人,開有33家飯館。1913年,山東人士蘇振芝創建的“登瀛樓”是當時天津最大飯館,設四個分號,員工總數400多。而在老北京,乾隆年間山東人便已建了3處會館,到清末期,至少有12處,足證其實力。

魯菜被接受,因它深深地契合於當時的文化環境,重視禮儀、程序、造型,講究沖淡平和,寧可損失滋味。而隨着這種文化被否定,人們對刺激感、新鮮感的追求壓倒了深層體會,魯菜的地位自然也發生了動搖。

(本文主要資料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本文轉自微信公衆號“史志北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