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鏗父子“進退”

來源:樂居財經

樂居財經程孟瑤發自上海

楊鏗的股權騰挪之謎,終於解開了。

6月1日,他將所持藍光發展(600466.SH)的股份“清零”,全部轉給藍光發展控股股東藍光集團。3天后,他辭去董事長職務,將權杖交予“95後”兒子楊武正。

楊武正的接班時點很微妙,不久前,藍光發展遭遇股債雙殺,並陷入“賣身”風波。

他的上任,將從挑戰開始。

股權之謎揭曉

近期,楊鏗分兩次將所持全部藍光發展股份轉讓給藍光集團。

4月16日,楊鏗先轉讓1.78億股,轉讓之後,楊鏗在藍光發展的直接持股由11.45%降至5.58%,藍光集團則升至52.73%。

6月1日,楊鏗轉讓手中最後的1.69億股,轉讓之後,楊鏗不再直接持有藍光發展股份,藍光集團持股比例上升至58.31%。

迷之操作下,有關藍光被收購的傳聞持續發酵,“緋聞主角”從融創到萬科,藍光發展股價持續低迷。

而今這一謎題揭曉了答案,楊鏗退任一線,楊武正正式接班。

6月4日,藍光發展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楊鏗先生辭去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職務,公司董事會改選楊武正先生爲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改選陳磊先生爲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副董事長。

卸任董事長後,楊鏗會繼續擔任藍光集團董事局主席,藍光發展董事,依然是藍光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此前,在楊鏗的掌管下,藍光已經成長爲一傢俱有雄厚實力的大型企業,2020年底至今,藍光完成了新一輪的區域整合,形成1個區域集團+9個區域公司的構架。

近兩年,藍光集團一直持續推進“強區域、精總部”的組織變革,把商業邏輯作爲出發點,堅持精益管理和數字化兩大戰略,推行投融運財一體化、強區域精總部、激勵機制變革等,這也是楊武正“1+2+2+N”運營策略背後的組織變革邏輯。

接班挑戰

對於楊武正的接班,藍光集團表示,公司步入新階段,很早之前做了安排,對年輕一代培養,給年輕人機會,帶領公司更穩健的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楊武正於2020年4月出任藍光發展董事。他持有美國雷塞爾大學金融本科學歷和英國華威大學金融碩士學歷,曾任藍光集團董事、董事長助理、藍光發展董事長助理兼投資發展中心副總經理。2021年2月,楊武正出任公司常務副總裁、首席運營官,分管投資體系、經營體系。

藍光集團認爲,從新董事長楊武正的履歷、優勢與經驗儲備,以及在關鍵情況下過往所作出的業績來看,相信其有能力帶領公司走出困難並穩步發展。

此前,針對被收購傳聞,楊武正給出了正面回應,”有合適的機會會考慮在股權層面引入財務實力強的戰略投資者,但僅是財務層面,不會考慮出讓控股權,不會甩賣公司。”

楊武正表示,接下來藍光集團會持續加強自身的經營,抓回款,抓去化,縮短管理半徑,提高決策效率。他將把主要精力放在經營上,特別是提升經營性現金流上,控制風險,保障流動性安全。不排除引戰,但引戰的出發點,肯定會從全盤出發,目的也是爲了提升公司整體抵禦風險能力,保證公司的長期平穩發展,對投資者負責到底。

在2021年年初,藍光發展2020工作總結暨2021經營部署會上,時任藍光發展常務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楊武正就表示,2021年,公司要堅持做符合商業邏輯的事,要把商業邏輯作爲出發點,堅持精益管理和數字化兩大戰略。爲此,他提出“1+2+2+N”的運營策略。

所謂“1”是指一個生意經。“ It’s all about business. 我們要堅持做符合商業邏輯的事,把商業邏輯作爲出發點。”楊武正說,“商業的本質是交換,而商業的邏輯就是在交換中獲取價值最大化。公司要追求股東回報最大化,員工要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

堅持精益管理和數字化兩大戰略,是其中的一個“2”。在楊武正看來,精益管理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實現最高的產出。“精益的英文是‘lean’,有‘瘦’的意思,管理也是一種成本,需要剔除冗長、無效的管理。”至於數字化,則是服務於精益管理的。數字化的前提是釐清業務邏輯,數字化代表着對真實數據的管理。

另一個“2”則是PMO和金融化轉型。藍光要讓PMO承接戰略到戰術的落地,成爲強統籌協調能力的業務部門。金融化轉型,則要探索藍光的第三增長曲線,代表着藍光的未來。

至於N,則是指藍光的N項工程,包括:奮鬥者文化、投融運財一體化、強區域精總部、激勵機制變革等。

楊武正給出了上任後的業績目標,即2021年銷售金額預計1158億,同比增長10%;並表銷售規模800億左右(權益銷售比例70%左右);回款約700億(其中上半年300億,下半年400億)回款率85%左右。按區域分解來看,華東30%,西南25%,華中、華北、華南佔比共45%左右。

“二代”上位

在地產圈裏,於危機中接班的“二代”不算少見,比如連夜上任的新城控股的王曉松;在世茂面臨債務危機時上任的許世壇;在公司高層動盪時上任的合生創展的朱桔榕等。

代際傳承已經是地產圈裏公認的事實,樂居財經研究院數據顯示,在地產、家居和物業領域,已經有近60位的地產“二代”來到了臺前。這些“後浪”正逐步成爲公司的中堅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