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序擴張後社區團購“降虛火”:優惠大幅縮水,質量短板顯露

經歷無序擴張的“草莽期”後,社區團購行業迎來又一輪“降溫”。繼5月27日市場監管總局對十薈團不正當價格行爲案作出150萬元的行政處罰頂格罰款後,近日,市場上又傳出部分平臺被責令下架“0.01元秒殺”商品的消息。今年3月,美團優選、十薈團等社區團購平臺也曾受到處罰。多輪處罰整改後,社區團購優惠大幅“縮水”,市場逐漸迴歸理性。但與此同時,社區團購商品質量、服務質量仍存在短板,亟須形成行業規範和行業秩序,走上規範化發展的道路。

社區團購低調擴張

“掃碼進一下微信羣吧?羣裏會發每天的特價商品哦。”季女士一邊把一包蔬果遞給前來提貨的顧客,一邊邀請對方加入社羣。季女士是海淀區一家社區照相館的店主。一個月前,她成爲了一家社區團購的團長,自提點就設在照相館裏,她和丈夫看店時順便接接單、理理貨、接待客戶提貨。

1.4元一斤的帶泥胡蘿蔔、9毛9一份的白玉菇、1.6元一斤的精品西紅柿、十多元30枚的雞蛋……在店鋪一角,堆放着不少周邊居民們前一天在社區團購平臺上購買的特價蔬菜。

2020年,疫情衝擊了各行各業。以社區爲中心、以團長爲分發節點,社區居民通過微信羣、小程序等工具團購水果生鮮、日化美妝等商品的社區團購生意一夜之間火爆起來。除了風投下注的創業新貴,阿里、快手、騰訊、美團、拼多多京東、字節跳動和滴滴等互聯網巨頭們也都紛紛進場。

今年年初,美團優選、橙心優選等巨頭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在二三四線城市乃至縣城征戰一番後,也開始在北京低調擴張。

不過,在季女士看來,社區團購在一線城市吸引力有限,訂單量並不算大。“反正店也開着,順手賺個水果錢,指望它賺大錢不現實。”季女士說,團購單子多的時候,店裏一天能有幾十元團長佣金收入,單子少的時候一天也就幾元錢佣金。對她來說,通過充當社區團購自提點讓更多周邊居民知道自家照相館,是她當團長的另一個動力。

江蘇一家有兩年社區團購經驗的團長透露,社區團購新平臺剛上線時佣金都很高,能達到10%,目前幾家平臺的佣金則降到了1%到5%不等。

5月27日,市場監管總局對十薈團處以150萬元頂格罰款,原因是低於成本價傾銷和價格欺詐。近日,有消息稱部分平臺再次收到整改要求,要求繼續收緊補貼。

生鮮攪局者槽點不少

隨着消費持續升級,價格早已不是消費者評價商品和服務的唯一指標,特別是在生鮮電商高度發達的北京,社區團購能否持續獲得用戶青睞,還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不少用戶反映,社區團購存在退貨難、售後踢皮球、誘導拉新等諸多問題。

記者近日在美團優選團購平臺下單後,來到社區菜店自提點提貨。“你在哪個平臺買的?團購的東西都在車裏放着。”記者跟隨團長來到一輛小貨車跟前,發現團購商品都擠在後備廂,悶了一下午的果蔬散發出一股異味。這位團長坦言,經常遇到團購用戶反映水果口感不好。他順帶打起了廣告:“還不如店裏賣的質量好,我們店裏賣的也很便宜,還能現場挑。”

除了商品品質參差不齊,夫妻超市、小菜店店主等團長的服務質量也影響着用戶體驗。記者在橙心優選平臺下單後,按照平臺提示在次日下午前往取貨點提貨,雖然平臺顯示貨物已配送至提貨點,但現場大門緊閉,團長電話也無人接聽。一個小時後終於撥通電話,團長卻稱,要晚上7點以後才能回到提貨點。

退貨問題也被不少用戶詬病。“點了申請退款後等了幾個小時團長也沒有審覈,最後還要流入平臺審覈。”消費者顧女士只體驗過一次社區團購,在她看來,社區團購需要花費的時間成本較高,並不是上班族購買生鮮的最佳選擇。

拋棄價格戰進入新賽段

長期以來,爭搶線下及下沉市場流量被視爲巨頭們重資入局社區團購的重要原因。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認爲,社區團購打“價格戰”並非明智之選,讓消費者對平臺產生依賴,更多要靠服務品質、商品質量及售後服務等綜合能力。

業內人士分析,社區團購主要採取“預售+集採+自提”模式,依託數據管理、在線調配等技術,不僅能打通消費者需求與供應商之間的匹配環節,還能減少傳統農銷的加價環節,在供應鏈上縮減成本,提高效率。

對於接下來社區團購的競爭走向,財經評論員王赤坤預測,“最大的可能性如同打車市場,單憑運營很難最終定勝負,少數幾家可能慘勝,幕後的資本會坐到一起,通過資本合併的方式休戰。”

(原標題:監管收緊社區團購“降虛火” 拋棄價格戰進入新賽段)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