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顧一瓊

駱旺興,高安路上一家小菸紙店店主。在這條小馬路上落定十多年,十多平方米的店鋪內“塞”進了2000多種商品,維繫着一家老小的生計,更兜起了周邊居民的起居日常。因此,面對店面門頭的改造方案——將正中的雙開門縮小爲一側的單開門時,老駱疑惑了:“不行不行,肯定影響人流和生意。”

譚若霜,在意大利研習古建築修復的80後海歸設計師,在高安路上成功改造過一方包子鋪後,“煥活街區的品質及風貌”令他孜孜以求:“要改要改,煙火味不能成爲風貌的斷點。”

一場街區營造,讓這迥異的一老一少圍繞“風貌”有了奇妙的人生交集。

當下,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位於衡復風貌區的徐彙區天平街道,以高安路爲樣本,啓動街區整體營造和精細化治理,以繡花功夫對保護建築、沿街店鋪、里弄支巷、公共空間、城市傢俱等進行煥新,使之與整體風貌相投契,與鮮活日常相交融,延續文脈,保留煙火,更以一種可感可觸的品質投射進人們的精神世界。

放大風貌區內由溫暖和希望織就的質感。

一切,爲了努力活在風貌中的人們。

設計師扮演“使用者”,菸紙店自帶“相框”

天氣好的下午,老駱一改“搬張板凳坐上街沿”的習慣,開始挪到店內挨着透亮的窗邊。在這個擁擠的小店鋪裏,兜兜轉轉忙於營生十多年,老駱第一次發現,從店裏往外看,有了新視角:綠意盎然的梧桐葉,弛緩相間的行人和車輛,對面老樓頗有質感的牆面……一切,在窗格的映襯下很特別。老駱打趣說,自己店裏有了個“相框”。

這個窗格“相框”,正得益於修舊如故的這場風貌營造。

小菸紙店所在門面,位於一棟建於1937年的老公寓底層。這兒曾開過麪包房、理髮店、診所等,到50年代被改造爲住宅,90年代又恢復成商業空間。街區設計師們從情感和訴求上扮演“使用者”,翻遍了檔案館,找出了原始建築圖紙和歷史影像資料,同時對老住戶進行口述整理,逐漸釐清了這棟建築發展的脈絡,並在此基礎上放大其特色風貌。

比如,這棟老建築曾有很大的落地玻璃窗,門窗上有一些復古設計。據此,此番“精修”時,設計師還原了沿街大面積玻璃窗,加上獨特的鐵藝窗格,窗格間還有圓形復古彩色玻璃鑲嵌。進出門上採用簡潔的斜扶手,金屬外包裹以木質外廓,增加觸感友好度,也添了一絲靈動。

讓老駱意外的是:他在店裏向外看風景的同時,竟也成了別人眼裏的風景。一次,有客人向他展示一張來自“朋友圈”的街景照片,“這窗戶後不就是我嘛!”

不只是菸紙店,如今,大樓底層一排店鋪經由設計改造成了彼此相融、接駁煙火的風景,人氣滿滿。

“研磨”10個細小項目,豐沛一方街區溫度與質感

暮色四合,老建築底樓的櫥窗燈光漸次亮起,不僅把琳琅滿目、人間煙火投送給街區,也爲歸家的人們帶來一種“穩穩的安定感”……譚若霜說,這幅景象纔是珍貴的“作品”。

街區的整體營造和精細化治理,說到底,不只是爲了能拍出一張好看的照片,而是爲了當下和以後生活在這裏的人們,能觸摸歷史文脈,感知生活品質,更對一方街區有着最自然而然的心之所念。

也因此,在天平街道的主導和協調下,這位80後海歸設計師及團隊,甘於“鑽”進背街小巷,一個點一個點地精雕細琢,充實、豐沛起屬於一個街區的溫度與質感。

比如,在煥新包子鋪後,街道在高安路上先後“研磨”了10個項目:街邊小鋪、垃圾廂房、雨棚頂蓋、臺階花箱、弄堂圍牆等等。“看起來都是不起眼的空間,沒那麼高大上,但這些所謂的‘城市背面’‘城市細部’,恰恰繫着最緊密的民生。”

“離生活最近的地方,才最出彩”

溫暖和希望,正是歷史風貌區內建築形態以外最動人的質感。

這裏,是無數人工作生活的家園,藏着他們最柔軟的記憶和情感,也同樣映射着人們對過往的致敬和對未來的無限期盼。

今年,天平街道擬在推進高安路“一路一弄”試點工作基礎上,陸續推進周邊多條道路的街區營造和精細化治理,包括天平路、廣元路、餘慶路等等。既實現對保護建築、沿街店鋪、里弄支巷、公共空間等整體煥新,更緊扣民生所需,平衡煙火氣和風貌感,從一個個具體而微的細小項目入手,以精細視角和人本考量,下足“繡花”功夫,提升街區的生活品質。

街道相關負責人透露,這樣的繡花還將進一步延伸進社區美麗樓道、美麗庭院、美麗街區的打造,“繡”出能彰顯整個風貌區文脈的特色片區,更好地回應百姓對於品質生活的需求。

弄堂口,設計師充滿感情地做了一些小發揮——把整條馬路上不同風格的水泥拉毛工藝“復刻”在了弄堂院牆上,並輔以復古柔和的燈光照明系統,“在光影斑駁的變幻中,彷彿觸摸到了時間的痕跡”。這場充滿人情味的更新,也讓這名年輕設計師,對設計有了全新的認知,落定了發展的軌跡,“離生活最近的地方,纔是最出彩的地方”。

來源:文匯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