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企業傢俱樂部

編輯 | 潘磊

來源 | 季琦(ID:huazhujituan)

 1 

“東方將超過西方”

2020年以來,世界和國家的整體形勢發生了很多變化,我們的行業也是。藉此機會,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針對這些變化、以及變化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我的一些新的思考。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句話出自黨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初次聽到這句話時,我不太能理解,因爲覺得國際形勢一片大好,沒有戰爭,沒有大型的區域性衝突,都是小摩擦。經濟雖有波瀾,但整體走勢平穩,全民健康水平方面的考驗主要來自於新冠疫情的考驗。

但我始終將這句話放在心上,將其與華住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遠的發展結合起來進行思考和參悟,下面我就與大家分享我的思考所得。

有一個人類學家叫莫里斯。他總結了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競爭力的四大要素:能量、組織、信息和軍隊。

首要因素是能量,能量代表了什麼?其實就是一個國家獲取能量的能力和效率。

第二個要素是組織,即有效地組織人們去進行各種活動的組織能力。一個國家組織國民抗洪、抗疫的效率和水平,都是組織能力的體現。

第三個要素是信息,即獲取信息的能力。我們設想一下,假如古代有對講機、手機和微信這些通訊工具,與那些用信鴿、騎馬來傳達信息的部隊相比,很顯然,有高度發達通訊工具的部隊獲勝的概率更大。

第四個要素是軍隊,該要素泛指通過各種能力去攻克敵人、消滅敵人的能力。比如宋朝屢屢在戰場上敗給北方遊牧民族而無能爲力,到底是何原因?遊牧民族無論是獲取能量的能力、組織能力或是信息能力都不見得比宋朝發達,爲何戰鬥能力極強?關鍵就在於騎馬。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使得軍隊能征善戰,而文明的朝代不具備與之相抗衡的能力。

莫里斯主要通過這四個要素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力,這就是莫里斯指數。

莫里斯繪就了一段曲線,西方國家長期以來在四項指標上領先於東方,而近幾年,東方的競爭力迅速上升。在他看來,雖然在未來幾十年時間裏,整個世界仍將呈現以西方爲主導的格局,但幾十年後,東方有可能超過西方。

我們重點討論兩點。一是信息,二是能量。當前無戰事,軍隊這一要素可以排除。而組織能力其實是能量和信息這兩大要素的綜合體。

首先談一談信息。近代信息傳播方式的變更和信息量的爆發,可以以互聯網爲代表。

互聯網改變了各行各業,同時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現在不看報紙,不看電視,也不再書信往來……這些變化,都在互聯網時代的影響下真實地發生着。

信息獲取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大家都已經理解和知曉,我重點講一講另一個重要因素的變化——能量。

說到能量,這個世界除了信息的使用方式已發生劇變,能量的獲取方式亦然。早前我就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獲取能量和使用信息的每一次重大變革,都將會引起人類社會的根本性變化。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人類在能量獲取方式上的進步。

一開始的時候,人類都以打獵、摘野果的方式從大自然中獲取能量,而當地球進入冰河期,這“切斷”了大自然的供給,人們因此面臨能量危機,最終死去。

隨後轉折點出現了,人類開始學會通過圈養動物和莊稼耕種穩定地攝取能量。我們開始有規律、有組織地播種麥子,冬天可以將麥子收回來儲存在罈子裏,其它的農作物也沿用這一操作;另一方面,原先人們在冬天捕獵,很難有所收穫,那就將動物圈養在家裏。

這是人類一個很大的進步,就是我們可以把所需要的能量儲存下來。圈養動物,莊稼耕種,包括火的使用等,都是爲了將能量進行儲存。

那麼當人類發展到第二個階段,是如何獲取能量的呢?答案就是化石能源,最典型的就是煤和石油,這一變化也使得人類進入工業時代。有人會問:這是什麼能量?這是人們在使用過去地表吸收和儲存的太陽能。

在能源方面,目前85%的能源來自於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的使用方式,也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電池,特別是鋰電池的使用,以及正在開發中的電池技術上。能源使用方式的變化會給我們的生活,乃至整個社會的能量帶來非常大的改變。

據我們統計的關於化石能源的資料顯示,當下全球環境現象中的霧霾、沙漠乾旱、污染、海平面的上升都是因爲我們對化石能源的使用在慢慢積累,這一切都將在未來的某個臨界點崩塌。

風能、水能、太陽能,尤其是太陽能,未來將有可能成爲人類獲取能量的重要(核心)來源,通過高效率的光電轉換設備和低成本的儲存設備,使得例如電動汽車中的電能供給,從以80%和90%的化石能源轉化成太陽能驅動。

未來的汽車可能不再需要有駕駛員,也無需燃燒汽油,車身由電池板打造,以充分利用太陽能,並通過軟件進行控制。在車裏,你可以睡覺、打坐,情侶甚至可以將其作爲約會的場地,你還可以在裏面上網、工作、打視頻電話。

說到這裏,在座的各位可能會有這樣的憂慮:酒店會不會沒生意了?因爲車構成了安全穩定的空間,如果控制得當,計算機駕駛肯定優於、甚至將取代人工操控,這和飛機的原理類似。

未來,堵車的問題也可能將迎刃而解,只要通訊穩定,汽車可以自行計算規劃最佳路徑。只有最後一個問題解決不了——洗澡,我們說酒店是要讓客人“上好網,洗好澡,睡好覺”,洗澡這個功能,汽車恐怕解決不了。

電動車的崛起也加速了能量獲取的方式和效率發生改變。現在買電動車雖然資源綠色,但性價比不高,但是在不遠的未來,一切可能都將由電和太陽能來驅動,包括會場照明、煮飯、工作生活中的大小設備等。

當能量的獲取方式和效率發生變化時,整個世界,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人口層面,都將經歷劇變:比如戈壁可能變成寶地、上海不復往日繁華、依賴石油經濟的中東步入衰落、美國對石油、能源、某些地區的控制權逐步瓦解……總結來說,信息和能量,在我們這個時代,正以雙重效應同時作用於整個社會。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着深刻而富有遠見的內涵,其指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變革時代已經來臨,且我們正身在其中。

這種大變局爲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也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2 

生活方式邊界在模糊

近十幾年來,中國力量迅速崛起。中國的力量來自於哪裏?在我看來是龐大的人口規模。人口衆多的優勢將直接反哺兩個行業:製造業和服務業。

過去曾經有不少這樣的聲音:中國污染管控趨嚴,加之成本上漲,製造業會向東南亞包括南美、非洲轉移。而從目前的情況看來,現實並非如此。中國未來發展的主旋律,仍將是製造業和服務業兩大麴線的疊加。

這兩個產業都有賴於人口規模,因此中國提出了內循環戰略,通過撬動14億人的市場做大消費,6、10、14億人這三大圈層的消費力是驚人的——中國14億人要喫米、喫油、喫鹽;10億人離不開手機,電子產品需求旺盛;6億人要旅行,需要乘坐飛機、高鐵,甚至購買汽車。這幾個圈層的形成確保了中國服務業一定是海量且高增長的市場。

與此同時,製造業將依舊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製造業的優勢明顯,且勢頭強勁,背後的原理非常簡單:中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很多地區希望通過高消耗、高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拉動本地區的消費。中國已經形成的供應鏈、人才優勢及跨國間的互相協同,很難在短時間大量地、系統性地轉移到其他地區。

要形成如此龐大的鏈條是很難的,相信不少人去過越南,它就不夠體量;周邊柬埔寨、緬甸的發展則受到政治形勢的限制;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雖然人口多,卻缺少了高效的政府領導;印度亦然,具備了人口優勢,但由於體制的問題,發展基建和製造業可能不如中國方便、高效。

時代的變遷、信息的發展、二戰之後國家之間格局的改變,這一切都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舉一個例子,貴族消亡、中產崛起,這是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最顯著的人口階層變化。

過去的經濟是短缺經濟,是Ritz的時代、貴族的時代;而今天,大家的生活方式開始逐步向中產看齊。不難發現,過去企業領導人都開奔馳、寶馬,而今天大家都開特斯拉,認爲特斯拉纔是未來汽車的代表;智能手錶Apple Watch也備受中產的喜愛,覺得符合身份。時代的變化,引導生活方式在變化,貴族沒有了,中產起來了。

新一代人既能接受Lululemon,也能背Loro Piana;既熱衷於蒐集布袋,也買愛馬仕。生活方式雖然在不斷變化,但是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例如:在有些人看來,背愛馬仕包是一種拜金的表現;而如果你拎着LV的包去菜場,會被很多人說是假貨。

此外,得益於信息技術的發展,如今無論是度假、商務、居家或是辦公時,人們都更傾向於用視頻會話代替見面,過去的出差需求也因視頻會議的流行而降低,這樣一來,人們可以留出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和孩子。

由此不難發現:生活中很多概念的邊界都在日趨模糊:商務和度假在模糊,居家和辦公也在模糊,視頻和見面也在模糊。

互聯網的發達、技術的發達,因爲通訊方式的變化、信息的變化在模糊,新冠更加強了這種現象。例如:商務和度假酒店的功能和定位,就已不像過去那樣涇渭分明瞭。

一直以來,酒店通常分爲度假型、商務型和會議型,而如今這個界限已逐漸模糊。在座的諸位不少是從外地趕來,試問你們來一趟上海就只爲了開會嗎?相信一定也安排了逛馬路、打卡網紅餐廳、知名景點的行程。

與此同時,居家和辦公之間的界限也開始變得模糊。現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開啓視頻會議,在家裏還是在公司辦公,只是一次空間的轉換。這種“模糊化”對我們酒店的設計,對酒店的品牌、酒店的經營都會產生影響。

具體到華住,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我們已經擁有了四條巴菲特所稱的“護城河”。

 3 

如何放大 “護城河”效應

巴菲特爲什麼成功?是因爲他堅信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買股票的過程就是要找出具有“護城河”效應的公司。在這裏,我想將華住和巴菲特所定義的四類“護城河”,即無形資產、轉換成本、網絡效應和成本優勢進行配對分析。

1. 無形資產

華住有兩大無形資產:其一是品牌。華住首先是一個品牌公司,而不是個酒店公司。我們有品牌,因此可以售賣品牌,借品牌做管理,收取管理費,這是華住和目前世界上大部分酒店集團生存盈利的方式。

第二個無形資產是產品和服務。它們看似是有形的,其實是無形的,這是我想糾正的一點。而無形的背後則是設計的賦能,同樣的磚塊、木頭、地板、電線、淋浴房,以不同的方式、材料、色彩來呈現,這就是設計師的智慧結晶。

2. 轉化成本

提到轉化成本,會員是華住的重中之重。華住的會員是需要花錢購得的,轉化成本高。我們的目標是要讓會員的轉化成本變得更高,提升會員的含金量,促使會員們繼續升級。

會員體系是華住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立足之本,加盟商如若不配合,就要盡力做好他們的工作,如若還不配合,就只能將他們遷移出系統。

會員是華住增加轉換成本的根本所在,是我們至關重要的“護城河”之一,必須持續建立、用心維持。

3. 網絡效應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節點數與網絡效應之間的關係,網絡的價值取決於連接點之間的互動。如果互動是一對一,不交互,那麼互動關係是乘數級的互動關係,只是A×B;但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一對多互動,互動關係就是指數級的,指數是X的N次方,越多的互動,曲線的陡升率就越高。

華住的節點數雖然不是最好的,也很不錯了。華住的節點通盤來看主要是量大,我們有六千家店,未來要做一萬家店,有人說一萬家門店已經很牛了,可以和萬豪一較高下了,我今天不這麼想,因爲我眼中的不僅有萬豪,一萬個店也不是華住的發展終局。

未來酒店行業要做大,就是要形成超大的網絡效應,要達成這個效應,得有幾萬個節點。

爲什麼Airbnb市值這麼高?就跟網絡的節點數和互動性相關,華住不會做Airbnb,也不會做OTA,但是華住要做一個整合傳統酒店行業的品牌、體系,再加上大節點的公司,我們要建立超大規模的酒店網絡,形成相對封閉的生態圈,做到每個縣城、每個發達的鄉鎮都要有華住的酒店,充分發揮大網絡效應。

4. 成本優勢

買一瓶礦泉水三塊錢,買一億瓶礦泉水每瓶只需五毛錢,這就是成本優勢,通過規模化和合並效應得以實現。

到底多大規模爲好?一萬家(店)是不夠的,我們做多少家?酒店行業是特別小的產業,市場總體量不到一萬億。這裏的成本優勢是說市場規模越小,你在裏面做老大越安全。你要做小池塘裏的大魚,而不是做大池塘裏面的大魚。一旦我們在酒店業建立起了頭部優勢,我們的頭部優勢更穩定更可靠,對手要顛覆我們,難度很大。

儘管華住已經打造了四類“護城河”,但依然要腳踏實地,尤其是要做到“不稱霸”。

 4 

生意和生命的意義,都在於連接

中國的消費者是個金字塔,我的觀點是關於品牌數量是個倒金字塔。就是越大衆化的產品,溝通和表達越簡單,所以品牌的數量要少。快餐市場,有麥當勞、肯德基兩個就夠了,第三第四快餐品牌不見得能被記住。

中產往上,消費者需求多元化,審美多元化,價值觀多元化,需要不同的品牌來迎合它,我們往中高檔走是要開發更多元的品牌,展示更多元的生活方式。比如要有音樂空間,休息室,各種類型的設計主題、美食主題,再往上走,要有東方的,有西方的。越往下走,我們希望經濟型酒店品牌越少越好。

華住未來的大網絡,大規模,不能脫離高品質,這個品質包括消費者體驗和業主的回報,沒有品質的連鎖,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要夯實流量的基礎,不是做一個簡單的數量疊加,而是要基於合格門店的精益增長。

另外我說過多快好省,我今天給一個量化指標:如果說我們的品質要做到100,效率也做到100,速度是120的話,那麼規模(多)我們要做到400。華住“多快好省”的節奏,是要在好和省的基礎上,追求多。

因爲信息時代的發展,我們的需求和過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我們希望擁有、我們想要有房子,有一部車,有私人飛機……擁有是一種安全感,大概因爲遠古以前,人類常常物資匱乏,挨凍受餓,沒有安全感。

隨着工業社會的發展,物資供應變得特別充裕,信息的發達和傳播速度消解了不對稱化,不出村子,我們也能知道某個地方有什麼。人們不再寄希望於擁有某個東西,比如車子,用滴滴就挺方便的,養一個司機挺貴的,也不方便。

他們說世界最昂貴的不是擁有飛機遊艇,因爲比起之後使用中的維護和保養,買下的價錢反而算是便宜。從這個觀點衍生出去,因爲物質的豐富和信息的充分,人類不再從擁有某樣東西上獲得安全感,惟有能隨時隨地使用才能獲得滿足。

在我們這個社會里,更常見、沒有負擔的是即插即用即分。我們酒店就這樣,出差到杭州,睡完走了,打車也是一樣,即插即用即分。很多事情都會這樣,他們說拍電影也是,不是一個公司,而是一個劇組,拍完散了,各回各家。

疫情以來,我也經歷過長時間的隔離。我隔離時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於豐富性,什麼都不幹,待在家裏挺好的,苟活着,就像一個螞蟻。如果我再豐富一點,可以樓上樓下跑一跑,拍一拍視頻,但是還是沒法隨心去我想去的地方,見我想見的人,做我想做的事。

我忽然醒悟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和這個世界的連接。一個企業也是一樣,你的價值和意義,也在於連接,連接越密,互動越多,價值越大。

華住現在在通過品牌連接,管理連接,但還不夠,我們希望有更多的連接,比如IT連接,供應鏈連接。你可以不是華住品牌,但你可以用我的供應鏈;你可以不是華住品牌,但你可以用華住的IT系統甚至參加我們的培訓。

我們這個生態體系的建設和連接,不在於100%的捆綁,結婚,也可以只是喫個飯,拉個手,這種連接意在多元和豐富,不一定是徹底的,這就是我說的擁有和可用。

很多人說海枯石爛,天長地久,這種事是過去時代的事,很美好,但是不現實。顧客和企業的關係,服務人員、業主和我們之間的關係,要重新審視,儘可能建立更多元的有效的連接。

流量,我多次講到慢流量。我們華住要建立合格門店爲基礎的超大規模增長模式,看似矛盾,實質是統一的。首先說合格門店,合格門店是要令加盟商賺錢、客戶滿意,員工滿意。

其次,這裏說超大規模的增長模式,是指在互聯網時代、數字化時代,要依託大流量、大數據,才能突破傳統的品牌和管理,達成超大規模。

信息充分發達,使得大數據和大流量特別重要,如果一個企業沒有海量的數據,不能拉動巨大的流量,很難成爲行業領航者。

以卡拉ok爲例,開一百家單店可以掙一千萬的門店,不如開一萬家單店可以掙一百萬的門店,這就是大數據和大流量的疊加效應。華住也是一樣,我們要開更多的門店,哪怕不是完全的連接,但首先要形成超大規模的數據和流量,奠定華住未來正確的走向。

廣積糧,不稱霸,華住要有夢想,但夢想不是喊出來的。我們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登山的時候就是一步一個臺階,不知不覺就到了山頂上。

 5 

結語

最後談談遠方。

汽車裏沒有了司機,汽車裏面可以有牀;到杭州不用住全季了,而是在大的郊外或者市區,山清水秀,有一個商業中心,或大停車場,汽車開過去,憑一張卡無縫對接,中心裏集合了洗浴、咖啡、餐飲、SPA、迪廳、卡拉ok……這也許就是未來的酒店形態。具體是什麼樣,我們目前都只能想象。

五年我們要把門店做到多少家?我說要五萬家,這不是任務,也不是指標,只是說說,想想,雲中漫步,只爲打開新的思路,不在於擁有,而在於獲得,不在於百分之一百的全打通,而在於先連接上。

人類的未來,一個可能是毀滅了,發生了戰爭或者洪災、暴風、地震、冰河世紀,人類移民火星;一個可能是因爲信息和能量的充分變化,整個人類社會的形態發生了變化,所有產品都在雲端,孩子也在雲端。幼兒園在雲端,教育在雲端,所有的一切,車、企業都在雲端。

可能在這個新的社會組織方式裏,許多生產關係、組織結構均發生了變化,當然,未來還是需要酒店,不管未來人類社會怎麼樣,華住都不能缺席。

莫里斯定律講,所謂的歷史,就是懶惰、貪婪、又充滿恐懼的人類,在尋求讓生活更加容易、安全、有效的方式時創造的。這句話講得特別好,這就是人性。用這句話指導人類展望未來,走向未來,很有借鑑意義。

謝謝各位!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