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周捷數字實驗室打造的超大翼展數字互動裝置“飛行鶴”。

在上海市嘉定區南翔印象城,途經者絕不會錯過一隻振翅躍起、俯瞰城市的巨型“銀鶴”。這隻巨大的不鏽鋼“飛行鶴”,其實是一件翼狀機械動態裝置雕塑作品。它由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副教授、數字藝術家張周捷和他的團隊耗時兩年多打造,重達1.5噸,翼展13米,創下世界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飛行動態數字裝置紀錄。該作品融合鶴的形意與裝置機械原理,同時通過計算機算法這一具有前瞻性的創作媒介進行藝術創作,讓雕塑實現了“造型可變”。

從數字藝術到人工智能藝術,不僅是設計界的一種趨勢,也成爲高校研究團隊的關注重點。日前,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成立“藝術與人工智能實驗室”,致力於藝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交叉學科應用研究。這不僅僅是單純的“走出象牙塔式”的嘗試,一隻“鶴”能扇動多大的產業價值,令聚攏而來的創意團隊期待不已。

把技術“藏”入生活,讓人們更好地生活

設想一下,當傳統餐廳遇上人工智能,將帶來哪些顛覆性的設計?是全部實現無人化,由機器人提供服務;還是在人工智能的賦能下,通過創意設計改變餐廳的供應方式,讓顧客對菜品結構、分量乃至製作過程一目瞭然而後精準點單,減少浪費的同時提升到店體驗?這是同濟大學副校長兼設計創意學院院長婁永琪經歷的真實設計案例。“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被人工智能淹沒的時代,在人口基數龐大的中國,如果簡單將人工智能理解爲無人化,或許是一種對技術的誤讀。”在他看來,將人工智能引入設計將會提供一系列新場景,而這個新場景應當把技術“藏”到生活中,從而讓人們更好地、更有尊嚴地生活。

婁永琪說,藝術是一種需求,人類的精神需要通過藝術來啓蒙,而設計是一種潛力,它用來改造社會,具有改變的力量。“我們之所以將學院定名爲設計創意學院,就是刻意把藝術和設計分開,更多地把設計和創新相聯繫,而不僅僅停留在藝術層面。”

人工智能時代呼嘯而來,婁永琪說,引入人工智能,可以讓設計得到再次“啓蒙”和“喚醒”,這也是藝術與人工智能實驗室建立的初衷。這個新成立的藝術與人工智能實驗室明確了三步走計劃:第一步,通過藝術家、科學家的合作探索明確人工智能藝術的概念和邊界;第二步,搭建實驗室平臺完成技術突破,打破技術壁壘,讓更多藝術家走進智能創作行列;第三步,搭建孵化平臺,讓更多的創意設計作品實現產出和孵化。

一言以蔽之,這不是技術或藝術的“自我欣賞”,融入市民生活、創造可感可知可及的藝術產品,以及由此牽引出新產業,日益成爲業內新共識。

好的人工智能藝術作品將會是跨界合作的結晶

如果說過去藝術家的創作從畫草圖開始,那麼,如今在技術賦能下,創作的延展性大大拓寬。張周捷說,數字藝術家會利用算法來創作造型,讓數字雕塑實現造型可變,而人工智能藝術作品的技術性和延展性會更強。

張周捷也是同濟大學這一藝術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發起人之一。他在調研中發現,目前世界範圍內的人工智能藝術作品多呈現在視覺層面,而人工智能藝術完全可以有更多可能,比如雕塑、裝置、行爲藝術等。而未來的人工智能藝術作品,無論在技術難度還是感官效果上,都可能超過這隻“數字鶴”。

“人工智能藝術作品形成以後將不再受創作者控制,它可以自己適配,可以跟觀賞者共鳴、互動,帶來強烈的衝擊力。”張周捷說,目前人工智能之於設計,更像是一個黑盒子,“從輸入到輸出結果,中間沒有必然邏輯性,它有自己的認知體系。”就像相機發明前,人們難以想象何爲照片,當下人們也難以想象一幅人工智能藝術作品的“廬山真面目”,因爲算法將通過深度學習不斷更新迭代。

正因如此,人工智能藝術的准入門檻更高。“人工智能藝術家需要複合型人才,不僅要有良好的審美、藝術觀念和藝術涵養,還要有很深的技術儲備、技術理解和洞察力,甚至還需要有哲學的思考力、思辨力。”張周捷深切感覺到,好的人工智能藝術作品將會是藝術家與科學家、算法專家跨界合作的結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