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7家“換血”,小公募發展爲何越來越難

來源:證基風雲 

原創 魏來 

截至6月15日,至少有7家小型基金公司發佈了高管變更公告,迎來了新任董事長或者總經理、副總經理。

不管是新基金髮行遇到的困境,還是因單隻基金規模在清盤線下掙扎,都讓小型基金公司的發展越來越難。

6月剛過半,小型基金公司迎來了“換血潮”。截至6月15日,至少有7家小型基金公司發佈了高管變更公告,迎來了新任董事長或者總經理、副總經理。

有分析稱,頭部的基金公司疊加明星基金經理效應,使其擁有強大的吸金能力。與之相比,不管是新基金髮行遇到的困境,還是因單隻基金規模在清盤線下掙扎,都讓小型基金公司的發展越來越難。

3家同日“換人”

6月12日,就有紅塔紅土基金、中信建投基金和惠升基金3家基金公司同時發佈高管變更公告。根據基金一季度報,紅塔紅土基金、中信建投基金和惠升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分別爲81.66億元、299.1億元 和215.23億元。

公告顯示,紅塔紅土基金總經理饒雄因工作調整離任,由董事長李凌代任總經理職務。

記者注意到,紅塔紅土基金圍繞李凌、饒雄兩位高管的職位變動已非首次。

2015年3月,紅塔紅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李凌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轉任公司督察長,並由公司董事長饒雄代爲履行公司總經理職務。

2020年3月,饒雄離任紅塔紅土基金董事長開始擔任總經理,李凌任職紅塔紅土基金董事長。

據公開信息,李凌曾先後任中國證監會雲南監管局處長,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紅塔紅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督察長,深圳市紅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於2020年3月任職紅塔紅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饒雄,曾任東方證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銀河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經理及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投資管理總部總經理、投資總監、副總裁;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紅塔紅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同日,惠升基金也發佈了董事長變更公告,稱原董事長蔣寧因個人原因離任,新任董事長爲萬躍楠,而萬躍楠於4月剛從長安基金董事長職位離職。

萬躍楠曾任中國證監會機構監管部處長、安信期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長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長安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等職務。

此外,中信建投基金公司同日也發佈了高級管理人員的變更公告,聘任方俊才擔任公司的副總經理。

方俊才,曾任南方證券鄭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北海國際招商股份有限公司證券部經理,江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證券營業部總經理,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零售業務部總經理。

高管變更潮湧

6月份,先鋒基金和東海基金兩家資產規模均不足15億元的小型基金公司也迎來了高管變動。

6月7日,先鋒基金迎來新任副總經理朱明方。朱明方是從先鋒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升任副總經理一職,曾任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證券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常州市人民政府副祕書長。

4月底,先鋒基金剛剛完成了總經理的變更。先鋒基金總經理高明達因個人原因離任,聘任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董事會祕書,新任總經理爲劉東。劉東曾任職廣州證券董事總裁、任金鷹基金公司董事長。

6月3日,東海基金原副總經理鄧升軍離任,則有兩位新副總經理上任。

新任副總經理宗華俊,曾先後任職於南京市公安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監管局 ,於2020年9月加入東海基金。另一外新任副總經理劉愛華於2021年4月加入東海基金 。

鄧升軍是因個人原因離任副總經理,其加入東海基金近8年,曾任職總經理職務3年,於2020年8月任職副總經理職務。

6月4日,資產淨值合計46.83億元的華融基金迎來了代任董事長丁卓,而在今年3月丁卓被任總經理。

滬上某公募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小型公募基金公司,一般都沒有所謂的明星基金經理,所以對基金公司來說,換一個人沒有什麼影響。此外,小型基金公司整個機制相對比較靈活,‘業績做的好就上,做不好就下’,相對來說人員的調動比較頻繁。”

此外,也有頭部基金公司發佈了高管變更公告,包括資產總規模超過5000億元的招商基金和資產總規模超過1萬億元的天弘基金。

6月5日,招商基金迎來了新一任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王小青。王小青曾任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副總裁,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投委會主任委員等職。2020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總經理。

6月2日,天弘基金則迎來了新任副總經理朱海揚。此前,朱海揚擔任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養老金業務總監、總經理助理。

馬太效應凸顯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目前共有基金公司152家,還有58家基金公司正在申請。

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5家基金公司的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超過了5000億元,而資產淨值(非貨幣型基金)超過1000億元的基金公司已逾35家。

一邊頭部基金公司規模創新高,另一邊還有一些迷你型基金公司資產淨值合計不足1億元。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有39家基金公司資產淨值合計在百億元以下,其中資產淨值低於50億元的有27家。興華基金、明亞基金、國開泰富基金等4家基金公司資產淨值合計均在一億元以下。

分析人士認爲,頭部的基金公司疊加明星基金經理效應,使其擁有強大的吸金能力。與之相比,不管是新基金髮行遇到的困境,還是因單隻基金規模在清盤線下掙扎,都讓小型基金公司的發展越來越難。

“近年來行業馬太效應明顯,不僅發生在頭部公司和中小公司的吸金能力差異上,而且同樣是頭部知名大公司,不同基金經理、不同基金產品的市場關注度及存續規模也差異巨大,市場資金特別是散戶資金還是追逐‘大公司+名產品’。如果沒有強大的品牌力、可觀的業績回報,很難吸引到資金的關注。如何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做出吸引力,是各家公司面臨的現實和挑戰。”琢磨金融研究院院長姚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馬太效應對一個行業發展是好事情,同時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優勝劣汰下,適者生存,驅使基金公司在競爭中不斷變強,讓基金行業誕生出越來越多的優質頭部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讓行業門檻也越來越高,有利於爲投資者創造更多的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