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胖飛同學
今年 3 月 30 日,小米宣佈造車,在被「謠傳」多年之後終於還是以跨界的身份正式進軍造車業了。
有着燒不完的錢、有着廣袤的生態.....雖然開局「神裝」,但初來乍到的小米依然逃不過質疑。有人認爲小米造車擁有天時地利,有人說雷軍賣弄了半天情懷,車子卻連 PPT 還沒有......
近日,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在某次公開活動上的一席話讓小米造車的話題再次被推上輿論場:「對於現在的巨頭們來說,跨界造車不擔心虧錢,比如說雷軍,虧 50 個億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很有可能一條路線的錯誤就白白丟失了三年,這個是再多錢都換不回來的,很有可能就徹底掉隊了。」
傳統大佬疑似「diss」造車新人從來都是個不缺流量的大新聞,一時間,王傳福的這句話引起了媒體廣泛地報道,更有媒體把王傳福的話編了句調侃的說法:「雷子,你聽叔一句勸,造車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而就在王傳福之前,何小鵬還表露過一個觀點:「在 2025 年之前,想把一款車做成智能、做成有毛利,最低的售價要到 15 萬。如果售價不到 15 萬,是不可能把智能汽車做到高智能,因爲智能的能力在前進。」
想要做智能汽車,15 萬是門檻!
但是,15 萬?!何小鵬的一番話似乎從側面戳痛了米粉的心。從手機開始,小米一直都是致力於打造年輕人的第一部智能設備,「價格低、智能化水平高」一直都是小米產品的強標籤,「9.9 萬,年輕人的第一部智能汽車」可以說是大家對小米汽車最大的期待,加上雷軍曾經拜訪五菱的經歷,更是讓人覺得小米汽車就是衝着「性價比」去的。
是「惡嘲」還是「提點」?
對於小米雷軍來說,比亞迪王傳福絕對是個造車的過來人。確實,世間不乏「過來人」瞧不上「後輩」的,但老王頭兒可能還真不是這種人。
正當輿論發酵時,被帶了節奏的王傳福火速對外闢謠稱自己的話被誤讀了:「有報道說比亞迪勸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不造車,這是錯誤的。雷軍和我們有很好的合作關係,我們代工了大量的小米手機,是戰略合作伙伴。」
王傳福還表示:「未來在汽車業務上比亞迪將支持小米汽車的發展,而且不僅是支持,比亞迪和小米在汽車領域的合作正在洽談一些項目。」
新的問題又出來了,有人猜測比亞迪要給暫無資質的小米汽車代工?比亞迪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予置評」。
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米和比亞迪一直關係密切,除了造車之外,比亞迪的還有很大一部分業務就是數碼產品的代工,我曾經在比亞迪電子的惠州工廠見識了「一塊鋼板的比亞迪之旅」,「3D 玻璃後蓋從原料變成品」等等的操作,一衆手機廠商的邊框、背殼都是比亞迪精密製造的,小米自然也在其中。
從手機到汽車,小米都可能成爲比亞迪的客戶。乙方懟甲方,王傳福不至於。
另外,就是何小鵬的一番話究竟有沒有無意間「刺痛」了小米?我們不能亂下定論,畢竟小米還沒有給出明確的產品定位,小米汽車未來身價幾何至今是迷。
不過何小鵬的話是值得雷軍思考的:「電池不會形成快速的價格的下降,但是智能的成本,在高等級自動輔助駕駛甚至還會提高。」
按照何小鵬的觀點,低價和高度智能無法兼得,要走個性鮮明的智能化路線,就很難「9.9 萬交個朋友」。這意味着技術路線的選擇非常重要,這也就回到了王傳福的觀點,「很有可能一條路線的錯誤就白白丟失了三年」,錢不重要,時間丟了,就掉隊了
綜上,王傳福和何小鵬的觀點其實是中肯的,當下造車需要一條看準未來的技術路線,而技術路線的不同決定了產品的售價定位,也許這正是雷軍仍在糾結的問題。
至於做一臺高智能電動汽車究竟 15 萬夠不夠?我們可以暫且畫個問號,也許神通廣大的雷布斯可以在汽車領域複製手機的「低價神話」呢?
造車 75 天裏,小米做了什麼
小米發佈兩個多月以來,幾乎從未談過技術路線。品牌發佈會上,雷軍談及最多的字眼就是「錢」。
「我們有什麼,我們有錢,1080 億現金,有一萬多人的研發團隊,有全球前三的手機業務,還有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態,說實話,還有我們虧得起。」
另外還有情懷,「我們不認真打一仗,愧對全球米粉對小米的支持。」、「我願意壓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爲小米汽車而戰。」
手握 1080 億現金,10 年再投資 100 億美金,小米開局便拿着一手好牌,擁有着所有造車新勢力甚至傳統主機廠所羨慕的雄厚資金。當然,除了錢之外,其身下積攢多年的小米生態更是被外界視作是最強「殺手鐧」。
表面上只看到了「炫富」,但背地裏雷軍並沒有閒着。
·宣佈造車的 75 天前
小米與智能電動車最早的關係可以追溯到 2013 年,據傳,那一年雷軍兩度前往美國拜訪特斯拉 CEO 馬斯克。
2015 和 2016 年間,雷軍通過自己創立的順爲資本投資了蔚來和小鵬;2019 年雷軍直接以小米集團的名義參與小鵬的 C 輪融資;2020 年,小米投資車聯網企業上海博泰......
直至正式宣佈造車 75 天前,小米還進行了 85 次業內拜訪溝通、與 200 位業內人士交流,做了 4 次管理層討論,開了兩次董事會。
從遠洋「取經」到財務投資新勢力,再到各種業內交流,親自下場造車應該是雷軍深思熟慮後的想法。
·宣佈造車的 75 天后
在正式官宣造車之後,雷軍把中國汽車圈的半壁江山人物攢了一個飯局,小鵬 CEO 何小鵬 、蔚來 CEO 李斌 、理想汽車 CEO 李想、比亞迪 CEO 王傳福、美團 CEO 王興、紅杉資本沈南鵬、滴滴 CEO 程維、哈嘍單車楊磊、萬向集團魯偉鼎、地平線餘凱等等知名大佬和雷軍把酒言歡。
席間所談之事雖未完全流出,但話題必然是繞不開「造車」二字的。
酒席之外,雷軍在這 75 天裏頭更是行程滿滿,引人遐想。
近兩個月內,雷軍和衆高管先後拜訪了上海博世總部、福建的寧德時代,又去了廣汽、長安、五菱、長城。造車新人小雷和主機廠、供應鏈打得火熱,外界關於各種合作的曖昧消息更是傳得滿天飛,但至今無一實錘。
與雷軍各種「外交」齊頭並進的是小米內部的招聘工作。
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裏,小米汽車發佈招聘「加急令」,共計 20 多個崗位,全部聚焦自動駕駛,感知、決策、執行,算法、高精地圖、仿真......人才涉及自動駕駛的方方面面。
而就在宣佈造車後的不久,小米還連續投資兩家自動駕駛硬件公司,縱目科技和禾賽科技,兩家公司都是自動駕駛傳感器方面的一級供應商,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應有盡有。
從招聘信息和投資脈絡上來看,小米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路線已具雛形,大概率會往傳感器融合的方向去走,這也是當下比較主流的一條路線。
如此大規模且全面的招聘足可見小米對於自動駕駛的重視程度,基於小米生態和 MIUI 的經驗,智能座艙一直都被視爲小米造車的拿手好戲,在補強自動駕駛之後,小米就基本抓住了智能汽車的兩個關鍵點。
可以管中窺豹的是,小米汽車的產品應該不會是五菱宏光 MINI EV 這樣在智能上「要啥沒啥」的廉價小車。那麼問題來了,強調高度智能化、自動駕駛全棧自研的小米汽車究竟會賣到什麼價?它能打破何小鵬的「15 萬定論」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