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上評丨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釋放什麼信號

這麼多年的教育減負歷程說明,爲家長和孩子減負,必須要實現校內、校外的聯動。“校內減負、校外增負”,不可能帶來真正的減負。利劍出鞘,清除那些渾水摸魚或打擦邊球的教育培訓機構,這些年瀰漫在校外培訓市場上的虛火才能得到降溫。

端午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教育部召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成立啓動會。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的主要職責包括:會同有關方面擬訂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相關標準和制度並監督執行,指導規範面向中小學生的社會競賽等活動等。會議強調要以“釘釘子”的精神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見效。

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監管校外教育培訓,足見國家層面對於規範校外培訓市場的重視力度,也反應出當前校外培訓市場治理和規範的迫切性。它與近些年校外培訓熱所加劇的社會教育焦慮以及前期“減負”相關政策的出臺,形成了一種呼應,信號意義不言而喻。

從職能定位看,新成立的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主要是承擔面向中小學生(含幼兒園兒童)的校外教育培訓管理工作,會同有關方面擬訂校外教育培訓(含線上線下)機構設置、培訓內容、培訓時間、人員資質、收費監管等相關標準和制度並監督執行,組織實施校外教育培訓綜合治理,指導校外教育培訓綜合執法。

這意味着,負責校外培訓機構監管的部門職責和功能將更加明晰。校外培訓市場的監管有了專門的部門負責,預示着監管和治理將不再是“一陣風”,而將成爲常態化。

今年以來,校外培訓市場已經在發生變化。如近期就有媒體報道稱,在線教育中概股市值年內蒸發近千億美元,多家機構撤離。種種跡象表明,校外培訓市場的“強監管”時代已正式來臨,整個行業也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和淨化。

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爲的是降低市場“虛火”,並不是對於校外培訓的一刀切式叫停。提高門檻、明確資質、完善監管,歸根結底是爲了促進行業的理性發展。而培訓市場健康發展的受益者,終究還是廣大家長和孩子。讓整個社會理性對待校外培訓,才能搬開阻礙教育減負的絆腳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