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6日,“北京市第三届中小学立德树人研究成果征集评优总结交流会”在北京市第四中学举行。当天,对创新德育机制、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会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案例和育人故事五项成果进行征集评选和交流展示。记者了解到,本届活动特别借助信息化手段,初步实现成果评选和管理的信息化,并探索借助大数据平台对成果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研究模式。

据悉,此次活动在市教委基教一处支持下,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由西城区教育委员会、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办,由北京市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小致教育研究院支持。活动旨在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共同研究德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探究破解育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马景林致辞

本届活动在前两届举办的基础上,实现征集覆盖面更广,成果样态更丰富。除16个行政区及燕山地区外,亦庄经济开发区首次单独报送成果。经过各区初评,参与全市复评的学校达到441所,报送成果644件,创下历届以来最高纪录。其中,评出特等奖43篇,一等奖115篇,二等奖197篇,三等奖292篇。

值得关注的是,主办方创设了信息化平台,开启了在评审环节市级专家直接进行网上评审的尝试,让专家随时随地开展异步、交叉评审成为了可能。在评审平台上,依据预先设定的评价量表,评审专家逐项赋分,还可以形成每个成果的独立评审报告。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围绕汇聚形成的海量参评成果与小致教育研究院团队开展了数据分析和资源特征分析的尝试,不但对成果本身进行了共同关注及差异关注的分析,还与教育部相关德育案例进行了比对分析,借由大数据初步分析异同,发现北京市的重点关注。另外,对不同学段同类成果的比对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各级各类教育从业者更直观明确地看到学段间的关注差异,也为教育相关部门及研究人员,如何能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调整或改进相关教育机制,形成适宜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第三届立德树人研究成果分析

现场,来自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等学校的老师分享了他们的育人经验和育人故事。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冯洪荣对活动进行点评。他表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落实好德育研究一盘棋精神,发挥好北京市德育研究的关键作用。依托网络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的信息管理系统,使之成为服务于德育各方团队成果研究、分析、展示的大平台,提升德育资源的共享效益和德育平台的品牌影响。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中教师的育人主导地位和学生的发展主体地位,形成师生和谐共振。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研究机制和实践机制,教育生态中学校、教师、家庭、社会等要素,要在立德树人中形成和谐关系,画好育人同心圆。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冯洪荣发言

来源:中国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