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不到一個月 以色列再次空襲加沙

前不久爆發的巴以衝突,有一個鮮明特點,就是衝突雙方沒有發生地面戰鬥,而是將空襲作爲主要戰鬥方式貫穿始終。換言之,防空襲效果如何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勝負,因爲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消滅敵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從這場軍事衝突中,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作爲戰時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人民防空不能削弱只能加強。

空襲造成人員和經濟目標雙重損失,啓示我們人民防空必須常抓不懈。衝突中,巴勒斯坦傷亡人數超過2100人。另因加沙地區供電供水系統遭受空襲被嚴重破壞,超過52000名巴勒斯坦人被迫流離失所。以色列軍隊配備的“鐵穹”防空系統成功率自稱可達90%,但剩餘10%的“漏網之魚”也帶來12人死亡、300餘人受傷的損失。而空襲以色列的大多是哈馬斯自制的火箭彈,換作先進武器,這個數字極有可能增加。

可見,防空戰鬥中出現“漏網之魚”在所難免。這使得人民防空任務艱鉅,既要做好人員防護,又要保護水、電、氣等城市生命線免遭、少遭破壞。戰時行動只是一瞬,準備工作都在平時。應堅決摒棄“人防無用論、後用論”等錯誤思想,將人民防空納入軍事鬥爭準備全局,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抓常抓實,確保關鍵時刻厚積薄發、不辱使命。

空襲樣式多變,啓示我們人民防空必須研究新戰法。衝突中產生的兩個詞語引人關注。一個是“預告式打擊”:根據以色列方面的說法,5月13日,加沙一棟樓房的業主突然接到以色列軍方電話通知,被告知其居住的樓房即將被轟炸,要求其立即撤離。10分鐘後,大樓轟然倒塌。另一個是“飽和打擊”:哈馬斯以集中式、多波次連續發射的方式實施打擊,向以色列創紀錄地發射超過4000枚火箭彈,與“鐵穹”防空系統展開對決。此外,戰鬥機的定點清除、無人機的自殺式襲擊等作戰樣式也紛至沓來。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未來空襲必然隨着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不斷更新樣式。人民防空應在練強“鳴、藏、走、消”基本功的同時,積極尋求應對低空打擊、電磁干擾等新威脅的有效之策。特別是要主動適應戰區主戰新格局,將人民防空納入戰區聯合防空作戰體系,與要地防空、野戰防空實現體系融合、協調聯動,做到空情信息快速共享、指揮鏈路有效貫通、防護行動步調一致,以此提高人民防空預警報知、組織指揮、疏散掩蔽、消除空襲後果的實際能力,把末端防護網織得更密、更牢。

空襲對地下目標可能造成巨大毀傷,啓示我們必須提高人防工程戰備水平。此次衝突,以軍一舉炸垮哈馬斯經營多年、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地下隧道網絡,隱藏在內的特工人員和武器裝備損失慘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近年來,一些國家着力推進目標防護地下化,而對手則不斷提高對地下目標的打擊破壞能力。比如,一種名爲GBU-57的鑽地彈,可對加固型混凝土鑽深60米,對堅硬岩石鑽深40米。此類兵器的問世,對人防工程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人防工程是保護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的“地下長城”。應着眼空襲兵器的發展,不斷提高人防工程質量。一方面,應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提高人防工程的抗打擊能力,讓敵方導彈打不進、打不透;另一方面,應通過科學規劃,實現工程與工程之間、人防工程與其他地下空間的互聯互通,爲實施應急防護提供廣闊的機動空間。(來源:中國國防報)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國防動員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