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龍強在2021 首屆南湖論壇(唐山)·鋼鐵工業低碳高質量發展暨全國鋼標委增材製造標準化工作組成立大會上作了題爲“中國鋼鐵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形勢與德國鋼鐵轉型發展路徑分析”的報告。

一、中國鋼鐵行業新形勢

張龍強首先介紹了我國鋼鐵行業新形勢。他指出,中國鋼鐵工業作爲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經歷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長,擁有了世界上最完整、最大規模的鋼鐵工業體系,配備了世界最先進的裝備、工藝和技術,向世界提供着最豐富、最齊全的鋼鐵產品,是真正的國之重器,鋼鐵脊樑。

張龍強指出,中國鋼鐵行業正面臨市場新形勢,儘管鋼材價格較高,但高礦價嚴重吞噬了鋼鐵企業利潤空間,不利於鋼鐵全產業鏈健康發展。爲助力鋼鐵行業低碳高質量發展,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鋼鐵產業相關新政策,通過控總量,調結構,推進行業轉型升級。他表示,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臺,把降碳作爲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協同控制溫室氣體與污染物排放,協同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與生態保護、修復等工作,支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二氧化碳排放達峯行動。

針對“十四五”,他認爲控總量、調結構、兼併重組、智能製造、標準化引領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競爭力是鋼鐵行業重點工作。

二、中國鋼鐵雙碳發展路徑分析

張龍強在報告中指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歐盟及31個國家和地區確立了“碳中和”目標。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要敢於迎接碳中和帶來的革命性變化和挑戰。

1.中國雙碳時間跨度短

歐洲大部分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實現了碳達峯,目前提出的碳中和目標年大都爲2050年,從碳達峯到碳中和歷經60年左右;美國從碳達峯到碳中和時間跨度40餘年;而中國從2030年到2060年時間跨度僅有30年,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巨大。

我國粗鋼總量基數大、長流程比例高,決定了我國鋼鐵行業CO2排放總量處於全球高位,但近年來中國鋼鐵企業碳排放強度持續降低,爲進一步碳減排奠定了良好基礎。

2.我國鋼鐵行業低碳路徑

張龍強在報告中從提升碳效率、源頭降碳、協同降碳、碳匯中和、革新脫碳等方面闡明瞭我國鋼鐵行業的低碳路徑。

一是推進結構調整優化,從源頭實現降碳。包括加大廢鋼資源獲取,提高廢鋼比,鐵素資源降碳;提高非化石能源比,充分利用電網谷電、棄電,能源調整降碳;提高全廢鋼電爐比,從中小高爐生產的建築用長材流程變革開始,流程優化降碳。

二是實現碳排放“可視化”,全面提升碳效率。要摸清影響碳排放主要因素並將其標準化,創建碳排放計算模型,實現碳排放總量和過程排放的“可視化”,有的放矢的進行過程管控,全面提升碳效率。

三是構建產業生態鏈,實現協同降碳,包括鋼化聯產、產城共融、聯合下游產業共同開發、推廣輕量化鋼材應用、鋼鐵物流優化等。

四是通過增加CCUS+碳匯,碳中和助力減碳。

五是加快技術創新+革新,助力降碳脫碳。一方面通過高爐低碳化、帶式球團替代燒結、一罐到底、提高熱裝熱送溫度等傳統工藝創新升級實現降碳;另一方面通過推動氫冶金、電解鍊鐵及其他顛覆性技術革新實現脫碳等。

三、德國鋼鐵轉型發展路徑分析

張龍強分析了德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歷程、轉型發展驅動因素和實施路徑:五大驅動因素有:1)生產技術進步推動快速發展;2)資源變化促進製造流程優化;3)成本倒逼鋼鐵產業結構調整;4)下游需求驅動產品結構升級;5)政策引導主動應對環境約束。值得中國鋼鐵工業學習和借鑑的十個方面有:1)鋼鐵主動變革,助力魯爾轉型;2)產業集中度高,形成錯位競爭;3)製造流程優化,分工明確精細;4)服務高端製造,產品附加值高;5)提供解決方案,強化產業延伸;6)發展新興產業,拓展市場空間;7)重視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強;8)推動智能製造,提高生產效率;9)佈局以氫代煤,綠色低碳發展;10)堅持以人爲本,改進企業管理。(來源: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