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浪頭飲食

作者:王永

7月5日,維維股份發佈了《關於公司有關資金佔用及違規擔保事項監管工作函的回覆公告》。4月23日,維維股份收到了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時隔兩個多月終於做出了回覆。在這份回覆中,維維股份詳細披露了資金佔用細節,公司也於去年底撤換了部分高管。

值得注意的是,維維股份已經多年業績不振,今年一季度營收和淨利潤甚至大幅低於2019年同期。

植物蛋白飲料是個門檻低、玩家衆多的行業,作爲老玩家維維股份早已掉隊,而公司歷史上多次多元化努力也以失敗告終。

即使消除了資金佔用風險,更換了高管,維維股份還有未來嗎?

維維披露資金佔用細節 關聯方連續5年佔用公司9.37億元

今年4月23日,維維股份收到上交所關注函。同一日公司還披露了立信事務所對公司2020年財務報表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強調事項段爲,維維股份第二大股東維維集團2020年度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9.37億元。而截至審計報告日,維維集團已經全額清償以前年度佔用資金的本息。

4月26日,維維股份發佈風險警示公告,從4月27日起,A 股股票簡稱由“維維股份”變更爲“ST 維維”。

在7月5日的關注函回覆中,維維股份對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公司的途經進行了詳細說明。

2016年5月、8月及2019年至2020年 4 月期間,維維股份或其子公司維維六朝松麪粉產業有限公司、維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通過支付貨款或擔保方式將資金劃轉至徐州正禾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密山金源油脂油料有限公司、密山市物華食品有限公司、天津華得利工貿有限公司、安徽順彤包裝有限公司、山東聯華包裝有限公司、佟連成、曹欣欣、張金員、王心剛、郭小威、朱曉進、王麗、大連立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鎮江創元糧油有限公司、上海吉門凱食品有限公司和上海公振商貿有限公司等中間方,通過中間方將資金劃轉至維維集團。公司與維維集團之間發生資金往來 63 筆,累計發生金額 9.47億元。

其中,2020 年度之前發生11筆(2016 年3筆,累計發生額5000萬元;2019年8筆,累計發生額2.8億元。2020 年度發生 52 筆,累計發生額 6.17億元。截止 2020 年 12 月 31 日,資金佔用本金 9.47億元,佔用形成的利息餘額爲2692.29萬元。維維股份公告稱,截止2021年4月22日,資金佔用本金和利息已全部清償畢。

資金佔用方式分多種,第一種是違規擔保,如2019年9月10日、20日,維維股份的供應商徐州正禾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與民生銀行簽署《保理服務合同》,由正禾食品提出申請,維維股份時任財務負責人張明揚和時任董事長楊啓典同意,向其在民生銀行辦理的應收款保理貸款1.4億元提供擔保。2020年3月,貸款到期後由維維股份代還貸款形成資金佔用1.4億元。

第二種是承付商業承兌匯票,如2019年11月、12月,維維股份供應商密山金源油脂油料有限公司提出申請,維維股份時任財務負責人張明揚和時任董事長楊啓典同意,在銀行向密山金源開具商業承兌匯票2.8億元,2020年商業承兌匯票到期後由維維股份承付,形成資金佔用2.8億元。

第三種是通過預付款轉賬形成的資金佔用,如2020年2月至11月,由密山金源油脂油料有限公司申請,公司時任財務負責人張明揚和時任董事長楊啓典同意,以銀行電匯方式預付大豆和豆瓣款1.26億元,形成資金佔用。

在回覆中,維維股份將相關責任全部推給了維維股份時任財務負責人張明揚和維維集團時任財務總監宋曉梅,稱是其“個人行爲造成”, 時任董事長楊啓典知悉資金佔用事項,且在資金佔用相關的付款申請單上簽字,三人爲違規資金佔用事項的直接負責人。

公司在2020年11月成立了新一屆董事會,對部分董事、監事、高管人員進行了改選,並且在組織架構上完善了採購與付款、籌資與投資、公司蓋章等流程。同時調整了管理總部的組織架構及徐州地區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

業績停滯多年 多元化能否成功?

目前的維維股份仍處在“ST”狀態,7月1日,維維股份發佈了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相關事項的進展公告,稱由於《2020 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公司股票將被繼續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在5月份召開的業績會上,投資者曾經提問:“公司準備什麼時候申請摘帽?”公司回覆稱,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因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審計報告情形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後,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整改完成,內控有效運行,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撤銷對其股票實施的其他風險警示的,應當提交會計師事務所對其最近一年內部控制出具的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獨立董事出具的專項意見等文件。這意味着公司距離真正摘帽還有一段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23日,維維股份除了披露立信事務所對2020年財務報表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之外,還披露了對以前年份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

在這次控股股東資金佔用自查中,公司發現了前期的會計差錯。財務差錯涉及從2016年到2019年四個年份的合併報表及母公司財務報表。

具體來看,這幾個年份的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都出現多計,經更正後,預付款項及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少。

從2012年起,維維股份就進入了業績停滯期。

2012年營收爲58.1億元,淨利潤7762.73萬元。而2019年,其營收及淨利潤分別爲50.39億元、7292.6萬元,還低於2012年。扣非淨利潤更是慘不忍睹,只有三個年份是正的。

2020年營收下滑了4.77%,歸母淨利潤大幅增至4.36億元,但是扣非淨利潤僅爲6111.52萬元。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微增長0.83%,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都低於2019年同期。

維維豆奶業績多年沒有起色的根本原因是植物蛋白領域的激烈競爭。

由於植物蛋白飲料行業門檻低,不斷有玩家入局,其中既包括維維股份、養元飲品維他奶這種傳統玩家,還包括伊利、蒙牛、統一、達利等後來的巨頭。

2018年養元飲品曾被視作國內植物蛋白飲料龍頭,不斷有券商研報覆蓋,但是從2019年到2020年,公司營收及淨利潤連續下滑了兩年,市場曾經期待的佔有率及業績雙提升的前景並未出現。而維維股份過去幾年淨利率一直低至1%左右,毛利率也僅爲20%左右。對於參與者來說,植物蛋白飲料並不是一個好賽道。

維維股份固體飲料近兩年僅有小幅增長,植物蛋白飲料收入則在持續下滑。

主業不振的維維股份歷史上屢次嘗試多元化,但均以失敗告終。2009年公司曾收購枝江酒業51%股權,2012年及2016年又出資入股貴州醇酒業。收購後枝江酒業業績連續下滑,貴州醇則一直虧損,2018年維維股份將貴州醇51%股權轉讓給了維維股份。2013年維維股份還收購過茶類資產。從財報披露來看,其茶類業務營收也一直在下滑。

目前維維股份仍未放棄多元化,在今年的業績會上,管理層透露公司發展目標爲“在鞏固豆奶粉市場佔有率的同時,積極佈局植物蛋白飲料賽道,精耕液態豆奶領域,並大力發展糧食收購、倉儲、加工、貿易業務,圍繞主業精耕細作,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持續打造‘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全產業鏈,鞏固‘一體兩翼,雙核驅動’的戰略佈局。”

維維股份還有希望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