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頭飲食/ 王永

近日,維維股份發佈了公司控制權變更公告,稱截至11月26日,新盛集團與維維集團之間的股權過戶已完成,新盛集團已成爲維維股份控股股東。在這份公告發布之前,上交所的處罰也正式落地,這意味着此前困擾維維股份的控股股東資金佔用問題徹底成爲過去。,公司摘掉“ST”帽子估計只是時間問題。

此前捨得酒業身上也發生過控股股東資金佔用加更換大股東的戲碼,易主後捨得酒業迎來了股價和業績的雙增長。能否複製捨得的走勢,是市場最大的期待。

但從目前來看,維維面臨的問題遠多於當初的捨得酒業,其主業增長早已停滯,第二增長曲線遲遲沒有走出來,要走出困境並不容易。

上交所處罰落地 維維股份何時會摘掉 “ST”帽子

在控股股東更換之前,維維股份曾長期面臨維維集團的資金佔用問題。

根據此前的公告,在2016 年5月、8月及2019年至2020年期間,維維股份或其子公司維維六朝松麪粉產業有限公司、維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通過支付貨款或擔保方式將資金劃轉至徐州正禾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密山金源油脂油料有限公司等中間方,再通過中間方將資金劃轉至維維集團。

在此期間維維股份與維維集團之間發生非經營性資金往來 63 筆,累計發生金額9.47 億元。此外還涉及大額資金擔保。

長期大額資金佔用和違規擔保暴露了維維股份內控上的重大缺陷,2020年審計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對維維出具了否定意見的《2020 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緊接着上交所對維維股份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從2021年4月27日起將其股份簡稱由“維維股份”變更爲“ST維維”。

經過持續整頓,截至今年4月底,維維被佔用的本息全部收回,違規擔保也已全部解除。隨着控股股東變更及上交所處罰的落地,維維股份的內控問題逐漸告一段落,剩下的懸念就是公司何時會摘掉“ST”帽子了。

在5月份召開的業績會上,投資者曾經提問:“公司準備什麼時候申請摘帽?”公司回覆稱,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因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審計報告情形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後,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整改完成,內控有效運行,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撤銷對其股票實施的其他風險警示的,應當提交會計師事務所對其最近一年內部控制出具的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獨立董事出具的專項意見等文件。

A股市場上,和維維股份具有可比性的是捨得酒業。捨得酒業2020年因爲被控股股東違規佔用資金而“ST”,因爲大股東的問題股價漲幅長期滯後。2020年底捨得股份成功更換大股東,2021年5月份股票簡稱由“ST捨得”變更爲“捨得酒業”。在諸多因素的催化下,捨得酒業股價從2021年初到2021年7月最高點漲幅達到170%。

從今年年初算起,維維股份股價跌幅超過了20%,目前總市值僅60多億元。2015年曾達到120億,6年時間縮水一半。

維維股份能否複製捨得酒業呢?

維維迎來城建背景控股股東

2019年8月,爲解決自身財務問題,維維集團將17%的上市公司股權轉讓給徐州市新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盛集團”),交易完成後新盛集團持股17%,成爲第一大股東;維維集團持股15.91%,成爲第二大股東。

因爲沒有股東能夠決定上市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選任,且任一股東均不能實際控制公司董事會,無法對董事會決議產生決定性影響,維維股份變爲一家無控股股東,亦無實際控制人的上市公司。

今年7月份維維迎來了第二次轉變。7月9日,維維集團與新盛集團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擬通過協議轉讓12.90%的股份給新盛集團。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新盛集團將持有上市公司29.9%的股份,成爲維維股份控股股東,徐州市國資委將成爲維維股份實際控制人。與此同時,維維股份將以5.73億元受讓維維集團持有的“維維”系列商標172項。

相比無控股股東的局面,維維集團退出、新盛集團全面接盤無疑是利好。

新控股股東入主後,帶來的第一個改變是開線下店。國慶前維維豆奶聯手頤和園在南京開設了全國首家奶茶店。據報道,江蘇維維新流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是南京店的運營方,維維股份是其股東之一。

根據公開資料,維維奶茶品牌名稱“維妙維笑”,運營模式爲 “直營+加盟”,目前已在全國招募到500多位加盟商,其中不少已選址開店,目標是分批次在全國成功開出600家門店,並預計在未來的5―8年內實現1萬家門店。

奶茶店能否爲維維股份開闢第二增長曲線,目前還言之過早。不過從總體來看,市場並未給新控股股東太大的預期,7月份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前後,維維股份股價曾出現過約20%的漲幅,之後又持續回落。

原因可能是市場對新盛集團的城建業務及國企背景有疑慮,在多年的業績停滯之後,沒有食品飲料行業經驗的新盛集團能否讓維維集團“起死回生”,其中還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

業績停滯多年後 能靠線下店破局嗎

早在2012年,維維股份業績就已經停滯。2012年營收爲58.1億元,淨利潤7762.73萬元。而2019年,其營收及淨利潤分別爲50.39億元、7292.6萬元,還低於2012年。扣非淨利潤更是慘不忍睹,只有三個年份是正的。

今年前三季維維營收下滑16.1%,歸母淨利潤則下滑44.9%,但是扣非淨利潤增長330%至1.67億元。

公司解釋稱,歸母淨利潤減少是因爲上年同期政府拆遷收益和股權轉讓收入較多,扣非淨利潤增加則是由於銀行借款減少導致財務費用減少8844萬。經過一番調整後,維維的有息負債的確在大幅減少,上年同期爲31億元,今年三季末則降到了近14億元。

營收大幅減少則是由於枝江酒業退出合併範圍收入減少及糧食初加工收入減少(公司有少量糧食收購、倉儲、貿易、加工業務),上半年動植物蛋白飲料收入反而增加了0.71 億。

從短期來看,維維最大的預期是經營走上正軌後,利潤逐漸提升。2018年及2019年其淨利率均不到1%。

但是中長期來看並不樂觀。從近幾年的業績來看,維維股份剔除白酒後的食品飲料業務收入增長基本停滯,2020年爲43.76億元。

在傳統豆奶產品增速停滯,新增白酒業務失敗剝離後,維維股份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新的控股股東能否帶領公司走出第二增長曲線,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