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功能機“捲土重來”,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啓示

來源:三易生活

二十年前說到手機,幾乎所有人想到的都會是那些直板、帶有實體按鍵,並且機身與屏幕通常很小巧的設備。而它們的功能,也無非是電話、短信,再加上一點簡單的小遊戲。當時無論上網還是聽歌這些功能,則往往是價格不菲的旗艦產品才具備的特性。

而如今說到手機,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則通常會是屏幕尺寸較大、全觸屏,有着強大性能與影像能力,而且還支持5G網絡的設備。

如此變化的背後,反映出的也正是科技的進步以及如今智能手機早已取代功能機,成爲市場主流的事實。但也正因如此,當2021年的夏季先後有多個廠商曝光或是推出了他們的功能機新品時,也不禁令我們感到詫異,難道說功能機如今又要捲土重來了嗎?

首先,功能機的發展其實從未停滯

不可否認,自從諾基亞在21世紀初將塞班系統推向消費級市場至今,智能手機的軟硬件方案已經歷了無數次的升級換代。就拿CPU來說,從最早的單核168MHz到如今的八核3200MHz,從最初的130nm製程到如今的5nm製程,說性能上漲了幾十倍可能一點也不過分。

但正因爲技術發展實在太快,再加上如今智能手機確實佔據了市場的大多數份額,所有就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以爲“功能機”早已被時代所淘汰,現在的功能機在技術上都是多年前的“老古董”。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就拿日前剛剛上市的諾基亞105 4G來說,作爲一款典型的功能機,其不僅支持4G網絡、VoLTE高清通話,甚至還內置了定製版的支付寶,既可以實現一鍵支付,還能由親友的手機遠程設置支付模式和支付限額。

而在背後支撐這些功能的,就是前不久纔剛剛面世,由國內芯片廠商紫光展銳推出的新款功能機平臺T107。雖然它的半導體制程只有22nm,雖然其所配備的內存連0.5GB都不到,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卻讓功能機用上了4G和支付寶,也是目前功能機領域最新的硬件方案之一。

又比如說,可能許多朋友有所瞭解,印度一家名爲Jio的公司,前幾年開發出了一款基於Web技術的“半智能機”操作系統KaiOS。其後續也曾被HMD用到了旗下的諾基亞3310復刻版,以及諾基亞8110 4G等機型上。

嚴格來說,KaiOS內置的“應用”本質上只不過是網頁程序,“應用商店”提供的也只是各種各樣功能的網頁快捷方式,說白了就是用功能機的底子,模擬了智能手機的功能。但不可否認的是,KaiOS很輕量、易用,而且功能也確實不少,完全可以說是用現代技術重新定義了“功能機”系統體驗的優秀代表。

其次,功能機的市場需求依然存在

幾天前,兩款掛着“Dizo”LOGO的功能機在網絡中被曝光。它們的規格很低、屏幕很小,甚至只支持2G網絡,不過造型倒是比較時髦。

最爲重要的是,“Dizo”實際上是realme在海外市場開闢的子品牌。換而言之,也就是智能手機企業“回過頭來”推出的功能機產品線。

爲什麼realme要以子品牌推出功能機?因爲在“Dizo”所在的印度市場,至今仍有3億左右的用戶還在使用2G功能機。要知道在印度,入門級2G功能機的價格可以低至2000盧比(不足200元人民幣)以下,但入門級智能手機卻顯然要貴得多。

正因如此,實際上對於手機廠商而言,指望用入門級智能手機產品線去打動這類功能機用戶,基本上不太現實。而主動迎合這些消費者的需求,推出極低價位的功能機,反而可以多賺上一筆。

不僅如此,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的2G/3G用戶總量也有近3億。而衆所周知,2G和3G擠佔了大量的頻譜資源,因此要想建設好5G網絡,儘快這些用戶換用4G甚至5G手機也成爲了一個很迫切的需求。

然而根據中國信通院公佈的統計數據,就在2021年第一季度我國的手機出貨量中,依然有4%是功能機。換而言之,即便是對於國內的手機產業來說,繼續研發4G甚至5G時代的功能機芯片,推出功能更多、但依舊易用且價格低廉的功能機,也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最重要的是,功能機有時卻更實用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會購買、使用功能機的用戶,一定就買不起智能手機。事實上根據上游芯片廠商的一些數據顯示,當前在市場中不少購買功能機的消費者並非是處於預算方面的考量。

比如說,他們可能是本身已經有一臺甚至是多臺智能手機的商務人士,功能機純粹是爲了有一部長續航、可以隨時撥通電話、收發短信的設備。

又比如說,他們可能是尚未形成完整自律能力的學生羣體,爲了不受網絡、遊戲的干擾,不得不使用功能機來與家人保持聯繫。

除此之外,功能機的用戶還可能是難以學會使用智能機的老齡用戶,也可能是工作涉密、無法使用智能手機的人羣,甚至也可能是對於超長待機有着剛需、手機不能斷電的探險家和極限運動愛好者……

正因如此,當我們縱觀市場時就會發現,儘管大多數人可能確實只關注新款智能手機,但實際上即便是當前的功能機,也並不是都一定只是“入門、便宜”。它們中也會有機身做工精緻的商務機型,也會有價格並不算太低的三防機,甚至還有一些配備特殊硬件(比如激光測距、紅外測溫)的行業專用機型。

當然,我們可以說,儘管在如今的智能機大潮下,這些五花八門的功能機依然還只是屬於那4%的小衆市場。但即便如此,難道它們在定價、設計、易用性,以及續航等方面就完全沒有參考價值,不值得手機廠商思考了嗎?顯然並非如此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