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衆預計2030年電動車銷量將佔一半,亟待降低成本

大衆汽車集團7月13日晚在2030 NEW AUTO戰略發佈會上宣佈,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將佔該企業總銷量的50%;到2040年,該企業在主要市場銷售的汽車幾乎都將實現碳零排放。

大衆汽車集團認爲,未來汽車產業的利潤和收入來源將從燃油車逐漸轉向純電動車,並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推動下,轉向軟件和服務。而未來10年,燃油車市場將收縮20%以上。與此同時,純電動車市場將迅速增長,並取代燃油車佔據市場主導。到2030年,大衆汽車集團的軟件相關的銷售額預計將達1.2萬億歐元。

業內認爲,隨着電動車的發展,軟件爲車企帶來的利潤越來越高。以特斯拉爲例,該公司CEO馬斯克在2020年4月宣佈,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套件FSD售價將提升1000美元至8000美元,這也是2019年11月FSD套件售價漲價1000美元之後的第二次價格上調。特斯拉在2019財年通過FSD套件獲取的年收入已超過10億美元。

大衆汽車集團將收入來源逐漸轉向電動車。不過,對於電動車來說,當前成本仍然較高,這也是部分電動車企業虧損的重要因素。大衆汽車集團認爲,電池和工廠成本降低帶來的協同效應,以及生產規模的擴大,預計將推動電動車的利潤率增長。爲了降低生產成本,大衆汽車集團將引入標準電芯,並廣泛應用於旗下各品牌約80%的電動車上,預計到2030年可以將成本降低50%。大衆汽車集團日前與國軒高科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同推動大衆汽車集團薩爾茨吉特工廠的電池工業化生產,國軒將提供相應技術支持。同時,合肥國軒也與大衆汽車(中國)達成協議, 爲其常規量產車型開發第一代標準電芯 。除了通過技術手段降低成本外,利潤豐厚的燃油車業務將產生強勁的現金流,爲電動化轉型提供資金並加速其發展。由二氧化碳排放和歐盟實行歐7排放標準帶來的成本上升,將降低燃油車的利潤率。因此,總體看來,2~3年內燃油車和純電動車利潤率將持平。

“我們計劃在旗下各品牌之中貫徹平臺化戰略,以便在未來獲得更大的規模經濟併產生更強大的協同效應。同時,集團將進一步深化平臺化戰略,研發一款業界領先的汽車軟件堆棧。我們還將繼續在自動駕駛技術和移動出行服務領域投資,而強勁的燃油車業務將產生豐厚利潤和現金流助力過渡期轉型。”大衆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財務與IT負責人Arno Antlitz表示。全新戰略規劃下,大衆汽車集團將2025年運營銷售收益率期望值從7%~8%提高到8%~9%。

記者瞭解到,可擴展系統平臺(SSP平臺)將是大衆汽車集團未來平臺化戰略的關鍵,SSP平臺是大衆汽車集團現有的五大平臺MQB、MSB、MLB、MEB和PPE平臺的融合和延續,它將3個燃油車平臺和2個純電動汽車平臺整合爲適用於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和所有級別車型的機電一體化平臺架構。按照規劃,大衆汽車集團2026年開始在SSP平臺上生產純電動汽車,在該平臺生命週期內預計將生產超過4000萬輛汽車產品。而大衆汽車集團將新合資公司大衆安徽打造成SSP平臺的本土生產基地,其中包含正在建設的新研發中心。此外,2025年,大衆汽車集團的汽車軟件公司Cariad計劃推出一個全新的的軟件平臺和端到端電子架構。該架構將包含一個適用於集團所有品牌車型的通用操作系統,並預搭載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

從當前大衆汽車集團電動車市場表現來看,其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快速增長,位於電動車前列。不過,大衆汽車集團ID系列目前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並不樂觀。公開數據顯示,前5月一汽-大衆ID.4 CROZZ家族累計銷量不足1800輛,上汽大衆ID.4 X 5月銷量僅847輛。

市場分析機構LMC Automotive亞太區汽車市場研究總監曾志凌認爲,大衆ID系列在中國市場與歐洲市場的銷量呈現出的差異性和分化,說明中國燃油車消費者和電動車消費者的需求界限分明,這導致傳統強勢品牌不能兌現品牌紅利,不僅僅是大衆,傳統豪華品牌的新能源車的市場表現也是如此。他認爲,在未來的電動智能化時代,跨國汽車公司必須根據不同市場量身定製開發車型,方能引發消費者的熱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