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字人民幣進展《白皮書》發佈,首次確認部分使用區塊鏈技術

記者 | 司林威

7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全方位解釋了數字人民幣的“前世今生”。

在《白皮書》發佈後的記者採訪環節,區塊鏈技術參與數字人民幣的研發也首次得到官方驗證。

在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媒體吹風會上,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答記者問時表示,區塊鏈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優勢,但存在性能和可擴展性上的缺點,更適用於低併發、低敏感的資產確權、交易轉讓、賬本覈對等場景。

在數字人民幣支付體系的交易層,爲支持高併發、低延遲,實現公衆直接持有央行債權,採用了中心化架構,所有跨機構交易均通過央行端進行價值轉移;同時,設計了基於加密字符串的數字人民幣表達式,保留了安全性、防雙花、不可僞造等特點,還可以加載與貨幣相關功能的智能合約,促進業務模式創新,成爲數字經濟活動催化劑。

在數字人民幣支付體系的發行層,基於聯盟鏈技術構建了統一分佈式賬本,央行作爲可信機構通過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將交易數據上鍊,保證數據真實準確,運營機構可進行跨機構對賬、賬本集體維護、多點備份。

聯盟鏈技術作爲區塊鏈的代表,成爲我國數字人民幣的底層技術之一。另一邊,與區塊鏈緊密相連的加密貨幣也成爲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研究對象之一,加密貨幣本身的各種問題成爲央行的關注重點。

《白皮書》中提到,自比特幣問世以來,私營部門推出各種所謂加密貨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影響力的加密貨幣已達1萬餘種,總市值超 1.3萬億美元。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採用區塊鏈和加密技術,宣稱“去中心化”“完全匿名”,但缺乏價值支撐、價格波動劇烈、交易效率低下、能源消耗巨大等限制導致其難以在日常經濟活動中發揮貨幣職能。同時,加密貨幣多被用於投機,存在威脅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潛在風險,併成爲洗錢等非法經濟活動的支付工具。

針對加密貨幣價格波動較大的缺陷,一些商業機構推出所謂“穩定幣”,試圖通過與主權貨幣或相關資產錨定來維持幣值穩定。有的商業機構計劃推出全球性穩定幣,將給國際貨幣體系、支付清算體系、貨幣政策、跨境資本流動管理等帶來諸多風險和挑戰。

《白皮書》披露,我國對於CBDC的研究已長達7年。

在2014 年,央行成立法定數字貨幣研究小組,開始對發行框架、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及相關國際經驗等進行專項研究。

2016 年,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完成法定數字貨幣第一代原型系統搭建。

2017年末,經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開始組織商業機構共同開展法定數字貨幣研發試驗。

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 132 萬個, 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 域。開立個人錢包2087 萬餘個、對公錢包 351 萬餘個,累計交易筆數 7075 萬餘筆、金額約 345 億元。

在法理上,數字人民幣的法律地位再次得到確認,《白皮書》表示,數字人民幣的研發符合中國的法律框架,目前公佈的《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了“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字形式”。

除了“離線支付”“小額匿名”,《白皮書》還透露了一些此前數字人民幣試點時未知的特點。如“沒有銀行賬戶的社會公衆可通過數字人民幣錢包享受基礎金融服務,短期來華的境外居民可在不開立中國內地銀行賬戶情況下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滿足在華日常支付需求。”

且數字人民幣體系收集的交易信息少於傳統電子支付模式,除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外,不提供給第三方或其他政府部門。人民銀行內部對數字人民幣相關信息設置“防火牆”,通過專人管理、業務隔離、分級授權、崗位制衡、內部審計等制度安排,嚴格落實信息安全及隱私保護管理,禁止任意查詢、使用。

針對有觀點認爲在央行數字貨幣計息且孳息水平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前提下,可能降低機構投資者對部分低風險資產(如短期政府票據)的投資需求,進而影響相關資產價格。《白皮書》強調數字人民幣堅持 M0(流通中現金)定位,不計付利息,以降低與銀行存款的競爭。

同時,《白皮書》透露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與香港金管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同時加入了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BISIH)牽頭的多幣種法定數字貨幣橋(mCBDC Bridge)項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新加坡等 BIS創新分中心以及各央行共同探索法定數字貨幣相關實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