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奪命礦洞:三門峽廢棄金礦遭遇非法“洗洞”已致7死

一處狹窄的廢棄礦洞,奪走了一家三口的性命。

7月6日,河南省三門峽市澗裏村扎扎溝山,李棟良上山找牛遲遲未歸,妻子和兒子上山尋人,之後三人被發現倒在一處廢棄礦洞中。

曾到現場救援的死者親屬劉紅軍稱,當時洞中有“怪味”,現場多人出現頭暈、噁心等不良反應。三門峽市中心醫院爲李棟良出具的急救病歷顯示,洞口及洞中有大量刺鼻異味,現場警察和羣衆均有不同程度身體不適,環境不安全。患者疑似氰化物中毒,具體情況警察已介入調查。

多名現場人士向記者回憶,在礦洞內發現用於“洗洞”的電線、水管等物品。參與救援的一名醫生推斷,洞內的異味源於“洗洞”使用的劇毒化學品殘留。

事發後,警方向死者家屬出具了立案告知書,“澗裏村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一案,我局認爲案件事實存在,符合立案條件,現已立案偵查。”

新京報記者實地調查發現,這起看似意外的事故背後,暴露了當地的非法“洗洞”亂象。一些不法分子爲了利益,私自購買氰化鈉等提金藥劑,在金礦尾礦中“淘金”,這種行爲在當地民間被稱爲“洗洞”,而洗洞殘留的“毒氣”也成了致命隱患。

調查中記者發現,事發礦山周圍,依然可以找到不少發電機、電線等洗洞工具。此外,理應嚴格管制的劇毒化學品,被一些當地商傢俬自販賣或製成提金劑,爲洗洞者提供購買便利。

事實上,在三門峽市,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發生的第二起與“洗洞”相關的死亡事件。據媒體報道,上月在三門峽市靈寶市,因“洗洞”,4名陝西籍男子被發現死在已關閉的金礦中。

針對上述兩起事件,7月9日,三門峽市公安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應急管理局三部門聯合發佈了通告,將在全市開展打擊盜採礦產資源行爲專項攻堅行動。

找牛

7月6日早7點,李棟良像往常一樣,去扎扎溝找牛。

澗裏村已經入伏,散養在外的牛喜歡窩在山裏的陰涼處,渴了就在山上尋水喝。養牛十幾年,李棟良熟知牛的習性,他騎着摩托車,看河邊的牛蹄印,聽牛脖子上的鈴鐺聲,就能判斷牛的位置。

扎扎溝山離澗裏村只有2公里。李棟良熟悉山裏的一草一木,平時找牛最多隻需個把鐘頭。但這天,他的足跡停留在扎扎溝的一條土路上後,就此失聯。

據家人回憶,這天,李棟良還答應了陪妻子劉紅峽回孃家,一家人去給丈母孃過生日,大兒子李衝還特意去城裏買了蛋糕。

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劉紅峽打了好幾個電話沒人接,正着急時,李衝拎着蛋糕回來了,她趕緊拉着兒子開車上山尋人。

10點57分,弟弟劉紅軍給劉紅峽打去電話,“當時姐姐就說,姐夫在洞裏不行了,要把他擡出來。”感覺到情況不對,劉紅軍連忙一邊給姐姐和外甥打電話,一邊往出事的地方趕。

11點35分左右,劉紅軍趕到現場時看到,姐夫的摩托車停在一條土路上,姐姐的車靠在旁邊。夏天炎熱,礦洞陰涼還有水,牛喜歡鑽進礦洞去避暑。他推測,姐姐和外甥看到摩托車後,爬到了事發的山坡,在一處廢棄礦洞裏發現了來這裏找牛的姐夫李棟良。

劉紅軍回憶,礦洞內的寬和高都在兩米左右,人能在裏面站直。他鑽進礦洞,往裏走了兩三米後看到,姐姐一家三口都倒在了裏面。“我喊他們時,已經沒人應聲了。”

劉紅軍趕緊把體重最輕的姐姐往外抬。但他很快覺得頭暈噁心,他想再次進洞背出外甥和姐夫,但已經感到體力不支了,大口喘氣時,聞到空氣中有股“說不上來的味道”。

很快,這種氣味讓劉紅軍有了不良反應,他開始頭暈,心跳加速、透不過氣。

通話記錄顯示,11點51分,劉紅軍打了110報警,12時17分,他撥打120叫了救護車。

知道出了事兒,來的人越來越多。

下午1點,小兒子李震接到消息趕去現場。他看到,3輛救護車停在一旁,媽媽劉紅峽被送往醫院,哥哥在一棵樹下躺着,鼻孔裏有血。醫生現場宣佈,二人均無生命體徵。

毒氣

參與救援的人不敢再貿然進洞,消防人員到了後,礦洞口被拓寬,李棟良才被抬了出來。

三門峽市中心醫院爲李棟良出具的急救病歷還原了當時的情況:洞口及洞中有大量刺鼻異味,懷疑氰化物中毒,現場警察和羣衆均有不同程度身體不適,環境不安全。消防人員穿着防護服進洞,轉移患者。患者疑似氰化物中毒,具體情況警察已介入調查。

劉紅軍稱,直到下午,礦洞附近的刺鼻怪味兒依舊沒有散去,不少人出現嘔吐情況。在洞裏往返兩趟的劉紅軍已經站不起身,被扶上救護車,送往三門峽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

醫院出具的病歷顯示,劉紅軍被診斷爲:急性有害氣體中毒(氰化物可能性大)。

“毒氣”究竟從何而來?

參與現場救援的急診科醫生趙瑩瑩告訴新京報記者,當日,現場有三人死亡,三人中毒入院治療,醫院根據對中毒人羣的臨牀觀察認爲,“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氰化物中毒。”據她描述,當時洞外有很濃烈的苦杏仁味道,因爲事故現場爲金礦,這個氣味可能跟提金使用了氰化鈉有關。

原北京礦冶總院院長蔣開喜介紹,氰化鈉在一定條件下,會產生具有揮發性的劇毒物質氫氰酸,防護不到位的話,被人體吸入後會立即發生不良反應。

想到在路邊發現的不少散落的活性炭,還有在洞裏看到的電線、水管,劉紅軍意識到,可能是有人在扎扎溝“洗洞”。洗洞是當地的土話,指非法分子在廢棄的金礦上盜採,利用含劇毒化學品“提金”,氰化鈉就是其中一種。

7月8日,新京報記者來到事發礦洞口所在的扎扎溝山。這裏距市區26公里,需要1個小時的車程,前往澗裏村的路上,能看到金礦公司設置的標識點,僅在這個村子附近就有兩家金礦公司。

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事發的廢棄礦洞在一座小土坡上,植被很少,多碎石流水,站在坡下往上看,很難發現洞口的位置。土路上,仍有不少散落在草叢和水坑中的活性炭。

這對住在金礦附近的村民並不陌生,“看到活性炭就知道有人在這兒洗洞。”據蔣開喜介紹,活性炭在洗金過程中,主要用來吸附溶於氰化鈉溶液中的金子,方便統一提取。

家人推測,李棟良是看到了活性炭,知道有人洗洞,擔心牛跑到洞裏被毒死,於是進洞查看遭遇不測。

事發後,新京報記者陪同家屬前往扎扎溝山所屬的金礦公司。公司負責人狄斌向李棟良家人確認,導致3人喪命的事發礦山,曾有洗洞人洗洞,遺留在裏面的“毒氣”會存在很久。

狄斌介紹,2014年該公司剛剛駐紮此地時,廢棄礦洞就已經存在,最近一次封堵在今年3月份。公司的人上山巡查時,在礦洞內經常會發現洗洞用的柴油機、水管和電線,巡查人員會剪斷水管破壞設備。“我們對洗洞是零容忍。他們幹這個違法的事情,是在我的地盤上放毒。”

洗洞

李震向新京報記者提供的一份立案告知書顯示:2021年7月8日陝州區澗裏村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一案,我局認爲案件事實存在,符合立案條件,現已立案偵查。

警方表示,此案正在積極偵辦當中,具體案情不便透露。爲了進一步確認該案中3人的死亡原因,7月8日,李震向警方提交了屍檢申請,目前屍檢正在進行中。

事發的廢棄礦洞,位於扎扎溝山,屬於大方山金礦、河南中加明科礦業有限公司所有。7月10日,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車輛想要進入上述公司的礦區,需要經過三道檢查站。檢查站均有鋼管攔截,只有管理員用鑰匙開鎖,才能通行。

當地村民介紹,第一道檢查站是爲了防火護林,後面的檢查站都是金礦公司設立的,沒有他們的允許,車輛無法上山。

即使在這樣的重重關卡下,礦區內仍能看到洗洞人的活動痕跡。

僅是在扎扎溝山體一側,新京報記者就看到了六七個洞口,洞口都坐南朝北相互貫通。本來植被茂密的山溝用碎石鋪出了一條石路,熟悉“洗洞”的鄭全告訴新京報記者,這是洗洞人爲了方便運輸車開上來鋪的。隨後,他扒開幾塊石頭,扯出一條十幾米長的電線,“我們看到的這些黑管,最少有2000米長。”

在事發礦洞附近,留有一些被剪斷的水管,順着洞口向西,還隱藏着更多不易察覺的洗洞設備。走到山頂,新京報記者扒開一處滿是樹枝的洞口發現,遮掩之下,山頂藏了一個發電機,旁邊還有柴油桶。

金礦公司負責人狄斌稱,當地洗洞事件頻發,這些人做事隱蔽,“剛開始還能看到人,後來都看不到人。”每次發現有人洗洞,他都按例上報。

鄭全告訴新京報記者,洗洞主要針對一些含金量低的尾礦、廢礦,對盜採的不法分子來說,用氰化鈉洗洞可以把廢棄金礦上的剩餘價值榨盡,雖然毒性大有危險,但是利益仍然可觀。

鄭全說,洗洞過程簡單,以此次出事的扎扎溝山爲例,把封上的礦洞挖開,然後在洞裏鋪設管道沖洗礦山,接通發電機,安上水泵,再放上配好的提金藥劑。“一般在洞裏的低窪處放上活性炭,到時間後把吸附金子的活性炭拿走,一燒金子就出來了。”

一名曾參與過洗洞的當地人坦言,“有些人用氰化鈉洗洞,取完金子,洞口打開就不管了,非常危險。”

金礦周邊的村民對洗洞也不陌生。在澗裏村,很多村民多以養牛、種地爲生,散養的牛誤闖進礦洞被毒死也是常事。

郭家坡的村民王慶告訴記者,他家的牛就曾毒死在礦洞裏。有一次,他在山上撞見了“洗洞”的人,對方主動“賠錢了事”。村民並不知道這些人的來路,抓不住人的時候,只能自認倒黴。

王慶最近一次看到洗洞人是在今年4月。在澗裏村旁的山上,他看到有人用氰化鈉在洗礦渣,旁邊有發電機、水管、電線和6個大水池。他立即向當地政府舉報。之後,鎮政府一名工作人員告訴他,已經派人處理了,並給他發來幾張現場照片。過段時間,王慶又上山,看到之前的水池已經消失不見。

黑市

當地村民介紹,事發礦山是秦嶺山脈的分支。公開資料顯示,三門峽是我國重要的金礦牀密集區,也是全國第二大黃金生產基地,自20世紀60年代小秦嶺金礦被勘探發現後,毗鄰小秦嶺的陝州區,也在20世紀90年代一同進入瘋狂挖金時代。

《河南日報》2019年1月刊發的《還綠記——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礦山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報告》報道中提及,“上世紀90年代是個瘋狂挖金的時代。每一條溝岔裏都是炮聲隆隆、人來車往;晚上更是燈火通明,商店、旅館、卡拉OK應有盡有。”

三門峽的金礦主要分佈在靈寶市及陝州區,如今往日繁華落幕,但在靈寶市,仍能看到昔日黃金之城的身影。在靈寶市的黃金四鎮上,街上聚集着大大小小的金店和礦山日雜店,拿一塊金礦石,在鎮上隨便找一家店就能測出含金量。

然而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非法洗洞所需的工具甚至是劇毒化學品,也在“黑市”上隱祕交易着。

提金劑是洗洞的必需品,一般分爲兩種,氰化鈉和黃金選礦劑。原北京礦冶總院院長蔣開喜介紹稱,鍊金用的氰化鈉等氰化物都是劇毒化學藥品,管制非常嚴格,需要公安部門的審批許可才能使用。如果在非法開採時使用,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爲。

李剛曾從事氰化堆浸工作,他告訴記者,此前在當地,管制品氰化鈉,只要“有錢有關係”就能買到。“但最近礦上死人了,風頭緊。”他答應記者,等風頭一過,可以給記者介紹購買渠道。

三門峽一名氰化鈉生產廠家周強稱,氰化鈉管制嚴格,採買和運輸均需要持有公安部門出具的購買證和運輸證,不對個人進行銷售。但一些具備採購資格的人會將手中的氰化鈉高價售出,以此賺取差價。

周強透露,正規的金礦公司有購買許可,所以不用在黑市上買。這些氰化鈉有的會被轉手賣給洗洞的人,“一桶50公斤的氰化鈉,正常售價爲一千元左右,但轉手賣出的價格會高出兩到三倍。”

除了氰化鈉,還有廠家自稱售賣的是“環保型提金劑”。他們自稱安全環保,使用了專利技術,原理是用絡合氰根取代氰化鈉,“毒性很小,就跟洗衣粉差不多。”

但對於這種說法,蔣開喜並不認同,“這種所謂絡合氰根的選礦劑,在浸金的時候還是會有氰化物產生的。”曾做廢水廢氣檢測的一名技術專家也表示,洗金需要在鹼性環境中進行,一些選礦劑會添加亞鐵氰化鈉,在強鹼環境中,也有可能溶出氰化物。

一名同樣售賣提金劑的商家李柯也戳破了這個“謊言”。他告訴新京報記者,市面上大部分自稱無毒環保的提金劑,其實都加了氰化鈉,這已經是行業內公開的祕密。“氰化物遇水後容易揮發出劇毒氣體,聞一口就倒地了。使用這種藥劑時,要戴防毒面具和氧氣瓶,面具一旦破裂,後果不堪設想。”

整治

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近些年,三門峽市違法使用氰化鈉洗金的事件屢有發生。

早在2011年,陝縣(現陝州區)曹家窯林場就曾有人用劇毒氰化鈉堆浸淘金,並被媒體曝光。據報道,現場堆有近萬噸的金礦石,順石而下是一個大坑,裏面都是用氰化鈉堆浸過的黑黃色的氰化物毒水,水面上泛着厚厚的白色泡沫。附近還有幾個大坑用於氰化物毒水沉澱,刺鼻的氣味讓人難以忍受。

事後,當地環保部門出面處理。而記者留意到,這起案件的事發地與澗裏村相鄰,只有幾公里的距離。

裁判文書網也披露過一起發生在西張村鎮的洗洞案件。文書顯示,2017年4月,曾有人經介紹到三門峽市陝州區西張村鎮曹家窯林場66號脈一廢棄礦洞內非法採礦。洗洞人出資購買發電機、水泵等洗洞設備,夥同他人利用氰化物在洞內噴淋選金,並將洗洞產生的廢水直接排放在洞內。經三門峽市陝州區環境監測站監測,該洗洞點內排放的廢水中氰化物含量爲284mg/L。對此,三門峽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兩人均犯污染環境罪,判處罰金1萬元。

此外,據上游新聞報道,一個月前,三門峽市下屬的靈寶市陽平鎮大湖村,有4名陝西籍男子因“洗洞”,被發現死在已關閉的金礦中。

一名死者家屬杜世卿告訴新京報記者,4月9日,兩名包工頭向他父親承諾,以每月一萬元的工資,接他去大湖村東峪礦區九號坑和十號坑務工。“去之前,我爸不知道是非法洗洞,以爲是正規承包的金礦。”6月3日晚,家人和杜紅祖失去了聯繫,6年12日得知杜紅祖已在礦洞中遇難。

僅僅過去一個月,7月6日,相距百公里的扎扎溝又出現新的死亡事故。

兩起事件接連發生後,當地政府開始組織金礦公司重新對廢棄礦洞進行封堵。7月9日,記者在陝州區和靈寶市都看到了由三門峽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應急管理局三部門發佈的《關於嚴厲打擊盜採礦產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的通告》。

上述《通告》指出,爲切實加強我市礦產資源保護和管理,嚴厲打擊我市境內盜採金礦、鋁礦等礦產資源行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自即日起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嚴厲打擊盜採礦產資源行爲專項攻堅行動。

《通告》強調,礦產資源屬國家所有,必須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審批、取得合法採礦許可證等有關證照後方可開採,凡未依法取得相關證照擅自從事礦產資源採提活動的,均屬於盜採礦產資源。

此外,各地政府依法組織有關部門對盜採礦產資源行爲予以嚴厲打擊,對盜採礦產資源所使用的工具、設備等依法採取措施。對因盜採礦產資源破壞耕地、林地,污染河流、水源等損害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爲,有關行政執法部門依法予以嚴厲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設立有獎舉報。

記者查詢發現,2008年,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明確礦井關閉監管職責分工的通知》曾明確指出:各類礦山企業是礦井關閉的責任主體,應對按規定予以關閉的礦井關閉到位,並對關閉後可能引起的危害採取預防措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本地礦井關閉的監管責任主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加強對礦井關閉的監管,將本區域未徹底關閉的廢棄礦井組織關閉到位,消除安全隱患,防止發生事故。

陝州區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當地對於廢棄礦洞沒有明確的管理辦法。當地金礦多,歷史遺留問題也多,有時接到村民舉報上山排查,洗洞人直接躲到洞裏不出來。“因爲擔心安全問題,執法人員只能後退一步,但你後退,他們一溜煙就跑了。”

對此,海南海石律師事務所張曉麗律師認爲,洗洞人員如若違反相關規定購買、運輸、使用危險化學物品洗洞,還可能構成非法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和污染環境罪。

據三門峽日報消息,7月13日,三門峽市召開整治盜採礦產資源專項攻堅行動講評會,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李紅念出席了會議。李紅念提出,要看死盯牢,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發生,採取逐片、逐點、逐礦的方式,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排查。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接連發生洗洞事故的陝州區西張村鎮和靈寶市陽平鎮相關負責人也參加了上述會議。

7月19日,新京報記者現場看到,事發礦洞附近的林區,已經掛上打擊非法開採的標語。     新京報記者王瑞文攝

(鄭全、李柯、周強、王慶、李剛均爲化名)

新京報記者王瑞文實習生何宇吳靜涵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