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公司:今年上半年LED行業的復甦信號越來越明顯丨公司問答

證券時報記者阮潤生

隨着明微電子(688699)披露了LED行業首份半年報,進一步印證了行業復甦景象。本週以來,(申萬)LED行業板塊連續兩天拉漲,最新收漲6.73%, Mini LED指數更跳漲4.39%,聚飛光電連續漲停,三安光電、艾比森等大漲。

綜合業績以及產業內採訪來看,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現約七成LED行業上市公司業績預盈,並且產業鏈均積極向Mini LED等高端應用進階升級;另一方面,在芯片漲價潮背景下,LED上游話語權空前加強,而中下游企業盈利趨於分化,龍頭企業憑藉更強的資金優勢以及供應鏈管控能力,優勢地位進一步增強。

上游話語權空前加強

明微電子主營LED驅動芯片,成爲今年以來漲幅最高的LED個股。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近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9倍;同期公司實現營收增長超過2倍;基本每股收益4.07元。

據介紹,公司所處集成電路行業持續向好,下游應用領域需求旺盛,公司各產品線銷量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產品銷售數量較上年同期增加11億顆,增長翻倍;另外,Mini LED驅動芯片已量產,並且通過內置的高精度倍頻技術,亮度對比度更高、顯示色彩更豐富。

從財務數據來看,明微電子銷售淨利潤率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持續攀升,在今年第二季度淨利潤水平已經近49%,創歷史新高;公司現金流大幅改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從去年同期-2252萬元變爲2.63億元。

進一步來看,明微電子的客戶需要提前支付貨款以鎖定貨源,報告期內公司合同負債達到7391萬元,同比增長超過6倍;另一方面,明微電子需要向上遊供應商進一步鎖定產能,預付款不僅增加了六成,以保證金爲主的其他預付款更是同比增長了205倍,飆升至1.51億元。

有驅動芯片廠商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現在上游晶圓廠已經很苛刻了,以往可月結,或者賒給1-2個月賬期;現在全部得預付款,期限2-5年不等,甚至有的晶圓廠還拒接客戶,打錢都不要。”據透露,該公司給晶圓廠的預付款金額都超過上半年的淨利潤;同時,預付款壓力也向中下游傳導,不過賬期肯定會短於晶圓廠。

這一情況,富滿電子(300671)高管在近期機構調研中也指出,由於上游晶圓廠在不斷漲價,今明年訂單滿載,甚至部分訂單2023年都已經不再承接,預計持續到明年都處於缺貨狀態,公司也會相應漲價。業績預告顯示,受益於產品市場需求旺盛,今年上半年公司將實現淨利潤3億元–3.3億元,同比增長約11倍到12倍。

從事LED外延片、芯片的聚飛光電(300303)預計上半年淨利潤6000萬元–8000萬元,同比增長超過3至4倍。在最新的機構調研中,聚飛光電指出公司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生產效率、下降生產成本、適度向中下游傳導等方式來降低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影響;同時,公司產品有一定幅度的漲價,平均銷售價格穩步提升。從目前經營情況來看,公司上半年經營穩中向好,淨利潤尤其是扣非後的淨利潤得到明顯改善。

綜合業績預告情況,(申萬)LED行業上市公司中,約七成上市公司預盈,其中上游芯片廠商的淨利潤同比增幅上限普遍超過中游封裝以及下游應用企業。

追溯漲價原因

根據集邦諮詢在今年4月份發佈的研究, 2020年以來,LED顯示屏驅動IC面臨供給端產能不足問題,LED顯示屏驅動IC廠商在確保有足夠產能的情況下,已在去年底針對部分驅動IC產品價格調漲約5至10%;考慮需求端則隨着疫情回穩,相關商業活動、體育賽事已陸續恢復,預估將推升今年的全球顯示屏驅動IC產值至3.6億美元,年增長13%。

其中,集邦諮詢對於二季度,預估高階顯示屏驅動IC的價格將再度調漲5%至10%;相比,低階顯示屏驅動IC價格調漲約20%至30%。集邦諮詢資深分析師王飛向記者介紹,今年二季度驅動IC的漲幅是遠超上述預測的。

某驅動IC上市公司的指定代理商也向記者證實,今年二季度驅動IC漲幅翻倍,現在價格已經有所回落。

追溯本輪芯片漲價原因,晶圓廠產能短缺被普遍認爲最接近本質的因素;相比其他類型芯片,驅動IC的供給彈性格外小。

多位分析師以及半導體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驅動IC並不需要先進的製程,需求量穩定,毛利率低;在上游晶圓產能緊張情況下,驅動IC更容易遭到排擠,加劇低端產品供給不足。

王飛也向記者指出,LED驅動芯片對應的市場相對較小,而供應商相對集中,供給彈性小,客觀上容易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據統計,顯示屏IC產業具高度集中的特性,去年營收僅前五大廠商的市佔率就已超過九成,其中,集創北方爲龍頭企業,第二名聚積科技主要定位在高階市場,剩餘三家依次爲明微電子、富滿電子和視芯科技。

“從今年情況來看,上游晶圓廠加價幅度並不大。”王飛表示,本輪LED驅動IC漲價更多是供應鏈傳導問題,導致實際傳導到下游達到2倍甚至10倍;從漲價品種來看,低端芯片漲價幅度甚至比高端芯片更高。

行業頭部芯片公司負責人向記者進一步剖析了芯片成本情況:上游晶圓成本佔比通常在50%左右,今年7月晶圓片價格同比去年上漲50%左右;另外,封測端成本漲幅有10%左右。綜合算下來,芯片成本正常漲幅會在30%至50%區間波動,加上合理漲價,再向下游傳導。

“今年主要是由於LED顯示驅動IC缺貨比較嚴重,有些競爭對手採用炒貨、拍賣等手段擡價,導致價格出現非正常上漲。”該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通常情況單純芯片的成本漲幅不至於翻倍。

至於是否存在代理商普遍囤貨炒作行經,深圳電子元器件分銷龍頭上市公司業董祕向記者直言,“代理商炒貨就是找死”,因爲價格後續一旦迴歸正常,下游客戶馬上就會替換掉曾經囤貨炒作的代理商;通常芯片原廠帶頭炒貨的驅動力更大。

前述芯片廠商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公司對代理商管理很嚴格,“向下遊客戶出貨多少,漲價多少我們都會掌握。”另一方面,公司主要面對行業大客戶,往往簽署長期協約,漲價會很剋制。

從長期需求來看,向Mini LED升級等需求也在進一步拉動對驅動芯片的需求。

據驅動芯片廠商向記者介紹,因爲隨着間距縮小,驅動IC數量也需要增加。目前Mini LED領域的驅動IC的營收佔比已經超過一半。

設備端也同樣受到Mini LED升級拉動。新益昌(688383)作爲國內LED固晶機龍頭,公司高管也介紹,從小間距轉向Mini LED是一個技術跨越,必須進行驗證,需要成倍的設備來支持中規模的驗證;另一方面, Mini LED直顯必須要設備達到一定的數量才能精確混色,產品才能達到高標準。所以當前設備端投資顯著增長。

下游承壓能力分化

面對上游芯片廠商的洶湧漲價潮,下游應用廠商的承受能力明顯分化,業績也出現分化。

作爲LED行業下游龍頭,艾比森(300389)方面向記者表示,近年來,公司部分原材料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比如驅動IC、PCB等供應緊張,公司做了對應的戰略部署,與驅動 IC 核心供應商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等,獲得供應商戰略性價格支持和優先保障。

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艾比森實現淨利潤6億至7億元,同比增長1.6至2倍。據介紹,由於下游的LED照明和LED顯示屏的需求向好,公司產能利用率也提升至基本滿產狀態,製造業務的收入和盈利能力均有增長。

利亞德也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略增,較上年同期增長11.27%~33.52%;但是今年第二季度單季度淨利潤1.5億元至2億元,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公司指出,今年二季度受供應鏈及產能等影響,雖有足夠訂單,但未能按照訂單需求及時發貨,影響部分收入及利潤確認。

洲明科技(300232)高管也指出:“今年LED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供應鏈端的壓力。”由於驅動IC持續緊缺且價格上漲,二季度毛利率承受一定壓力。爲此,洲明科技董事長帶隊與上游廠商洽談長期合作,開拓新廠商等,通過縮短賬期、預付等方式,保證供貨和穩定價格;公司也多次針對不同系列產品進行了適當的價格調整。

王飛指出,對LED下游大廠,本身公司訂單規模大,議價能力強,同等條件下成本漲價幅度相對小;但對中小企業而言,漲價下協議訂單都難保障,甚至導致丟客戶。

某中小LED顯示屏廠商代表向記者坦言:“去年就注意到IC開始漲價了,但根本沒有料到,晶圓產能緊張會對LED驅動芯片這麼末端的產品產能有這麼大的的影響。”也有其他類型顯示企業向記者表示,現在面對 “缺芯多費”局面,由於買不到芯片,公司從今年4月份已經停產了。

近期,LED下游顯示屏廠商藍普視訊發起一份倡議,針對某創業板驅動芯片公司,號召業內抵制惡意哄擡價格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爲和惡意不執行合同而謀取高額利潤的企業,更是揭開行業漲價潮下,上下游利益矛盾衝突一角。

針對《倡議書》所反饋情況,中國光學電子行業協會LED顯示應用分會祕書長洪震向記者表示,協會正在瞭解情況;對於LED行業缺芯漲價現狀,洪震回覆稱:“LED行業實際與其他行業相似,都有相關問題存在,輕重程度不同而已,隨着行業成熟度及企業家成熟度的提高,大家會找到合適的辦法解決困難與問題。”

A股LED顯示行業上市公司董事長向記者表示,“個別驅動IC廠家爲利益哄擡價格,確實害慘了一些中小LED顯示屏公司。”甚至也有上市公司直言原材料漲價等已經導致業績承壓。

從事LED背光模組的隆利科技(300752)成爲行業內目前唯一一家預計虧損的企業,上半年將虧損8000萬至9000萬元。公司指出,雖然今年上半年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增長,但由於產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價格下降的影響大於出貨量增長帶來的影響,導致營業收入出現了下滑;另一方面,產品材料採購成本未同比例下降,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導致2021年半年度淨利潤出現虧損。

三雄極光主營LED照明業務,今年上半年公司雖然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長最高10%,但是公司也表示,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毛利率有所下降。

產能緊缺短期難緩解

在電子行業普遍的“缺芯”背景下,晶圓廠已經開啓擴產模式,其中中國晶圓廠尤爲積極。

根據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近期發佈的預測,今年底全球半導體廠商將建設19座高產能晶圓廠,並在2022年再開工建設10座,其中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地區將各新建8個晶圓廠;預計新落成的15家晶圓代工廠月產能將達到爲3萬至22萬片(8英寸等效),所有晶圓廠的設備支出預計將超過1400億美元。

但是機構預測缺口依舊大。據芯謀研究預測,從通過跟蹤國內晶圓製造項目的建設情況來看,到2025年由於晶圓製造產能建設嚴重落後於芯片設計產品的發展速度,這一缺口將繼續增大。

驅動芯片龍頭企業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類似顧慮:“LED所需要的8英寸產線短期內很難緩解,要看到明年下半年有無緩解可能。”

“目前晶圓產能有一些緩解跡象,但是即便現在從8英寸切換到12英寸產線生產,轉場調試也需要時間。”一位深圳本土電子分銷商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另一方面,業內預測重複下單在一定程度上也放大了芯片缺口,而且衍生的恐慌情緒進一步驅使廠商重複下單。有LED顯示屏企業向記者表示,行業協會在考慮推動聯合中小企業,直接跟上游晶圓廠談產能,就像醫藥行業集中採購一樣的模式。

上市公司層面上,爲了保障上游產能供給,在晶圓代工廠緊張的形勢下,明微電子表示通過不斷提高研發能力實現產品升級,有效地縮短了芯片在不同晶圓代工廠之間的轉產週期,靈活調配產能,緩解緊張的局勢;另外,公司自有封測產能不斷擴大,有效提高了產品良率和封測產能,縮短了產品交期。

最新報告期顯示,公司的集成電路封裝項目已經實現小批量的量產,12排設計封裝結構,效率相比常規8排設計更具效率和成本優勢,能夠滿足集成電路封裝市場產業化產品的製造需求。

另外,富滿電子籌劃募資12億元,其中半數以上募資將用於5G射頻芯片、LED芯片及電源管理芯片生產等項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