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東工業經濟持續恢復:上半年工業生產和工業投資增速均高於全國 

7月26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廳召開新聞發佈會,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現場獲悉,上半年廣東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5%,兩年平均增長5.3%,增速高於全國(15.9%)2.6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紅介紹,上半年廣東工業生產和工業投資增速均高於全國,同時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上升。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GDP增速(13.0%)高5.5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6%。

“整體看,上半年廣東工業經濟發展穩中向好,正處於跨越低谷期,集聚新動能階段,恢復動力遠未達到天花板。”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

但同時,廣東工業經濟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吳紅指出,目前工業恢復速度邊際放緩,國際大宗商品、原材料等價格仍高位運行,芯片、關鍵零部件等供需形勢仍然緊張。未來要堅決打好工業穩增長攻堅戰,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製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

當前,戰略性產業集羣發展已經成爲拉動廣東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上半年全省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共有企業16.12萬個,實現增加值2.22萬億元,同比增長17.6%;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8.8%,比一季度提高1.9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電氣機械、汽車、石化等重點行業增勢向好。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較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產量也保持快速增長,數據顯示,1—6月,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30.8%,服務機器人增長77.8%,光電子器件增長58.5%,集成電路增長52.8%,電子元件增長46.1%。

對此,陳鴻宇表示,面對國際市場供求關係的重大調整以及國內製造業的轉型升級趨勢,廣東要在維持傳統產業優勢上積聚和培育更多發展新動能,建設更加完整的產業創新體系,穩住增長勢頭。

製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也在加快推進。截至今年6月底,廣東累計推動1.7萬家規上工業企業“上雲上平臺”數字化轉型,帶動55萬家企業上雲用雲降本提質增效。

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積極性高漲,也推動工業機器人產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工業機器人產量5.89萬套,佔全國比重33.9%,同比增長88.4%。

對此,廣東省社科院經濟學研究員丁力分析指出,廣東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經濟新動能仍待挖掘。“要想真正實現從‘汗水經濟’到‘智慧經濟’,除了數字化轉型帶來的降本提質,還需解決產業鏈專業分工問題,打通產業上下游,在政府引導下,形成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長期合作機制。”

推進區域工業協調發展

今年上半年,由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關鍵零部件供需緊張,廣東部分製造業企業面臨成本、資金等壓力。

“這本質還是市場運行的結果,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尋找出路。”丁力表示,廣東應努力解決區域發展不協調問題,通過需求拉動供給,更多以市場化手段保障企業平穩運行。

在推動區域工業協調發展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一帶一區”增速高於“一核”增速,沿海經濟帶東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4%,沿海經濟帶西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7.5%,北部生態發展區增長24.9%,珠三角核心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5%。

從具體地市來看,21個地級以上市全部正增長,增速最高的是陽江市(39.5%),廣州、佛山、東莞、惠州等工業大市增速平穩。

丁力認爲,作爲外貿大省,廣東面臨轉向的問題,如何在穩住國際訂單的同時,深切融入國內創新網絡是廣東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陳鴻宇也表示,解決區域城鄉發展不協調問題能夠有效擴大廣東消費空間,達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廣東下半年應抓住機遇,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打造更高水平的營商環境,推動省內雙核聯動建設,聯接更多資源,延續上半年的發展勢頭。”

廣東省工信廳工業互聯網處副處長易賢輝透露,下一步廣東將紮實推進各項重點工作,指導各地市制定適宜當地的政策,推進區域工業協調發展,充分發揮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的作用,形成健康發展的合作生態。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黃浩博 實習生曹境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