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27日訊 中國是油菜起源地之一,菜籽油是中國產原料產量最大的,因此被成爲“國油之王”。依魯菜籽油選擇雲南羅平當季油菜籽,粒粒飽滿,顆顆豐盈,出油率高。羅平縣是全國31個油菜籽生產基地縣之一,每年種植油菜100餘萬畝,享有“東方花園”“綠色油庫”“滇東油庫”之稱,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是唯一。羅平縣突出“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規範化種植,推廣優良品種和適用技術,保持油菜良好的生長態勢,春季油菜花盛開,羅平金色花海猶如人間仙境。2002年羅平縣經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批准,創下基尼斯世界紀錄,羅平油菜種植園成爲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園,被人們譽爲地球上春天最美的地方。

早在五千多年前的中國、埃及、印度、巴比倫等古老國家就開始使用土法榨油了。春秋時《詩經•國風》和西漢《禮記•內則》中的膏指的就應該是油脂,也就是說從西周時期起,已經有了原始植物油製取的方法,中國的制油業的種子從此就萌芽了。西漢《汜勝之書》、11世紀蘇頌著《圖經本草》、北魏農學著作《齊民要術》、元代《王禎農書》、明代《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等都有榨油機和榨油方法記載。古法榨油不僅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也有符合現代社會的商業價值。隨着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食品安全和飲食文化更加重視。天然、健康、原生態的手工制油越來越被人們所鍾愛。在漫長的歷史沉澱中,古法木榨壓榨菜籽油技藝世代相傳,隨着機械化生產的普及,菜籽油產量提高了,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藝逐漸被冰冷的流水線所替代,正宗古法木榨菜籽油在現代人生活中漸行漸遠,被人們所忽視、遺忘,落寞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所幸的是,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羅平金豐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平縣香逸油脂種植專業合作社董事長羅麗江,傳承依魯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藝,詮釋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傳承精神,延續了中國老味道,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之路,開創了中國非遺保護經驗,掀起了地道、正宗香的依魯菜籽油消費熱潮,依魯成爲全國菜籽油行業首個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菜籽油品牌,真正豎起了中國非遺菜籽油第一品牌。

羅麗江2012年組建了羅平縣香逸油脂種植專業合作社,註冊依魯商標對古法木榨菜籽油進行保護;2013年10月,被命名爲“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3年12月羅平依魯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被雲南人民政府列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12月在羅平掛牌成立“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傳習所”;2013年10月29日註冊成立羅平金豐油脂有限公司,2018年年初投資6000餘萬新建年加工6萬噸油菜籽生產線;2018年2月在羅平建起菜油博物館;2018年10月,依魯木榨菜籽油獲“曲靖市十佳旅遊商品(文創類)獎;2019年11月羅平依魯菜籽油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爲綠色食品A級產品。

走進依魯古法榨油生產車間,一股醇香撲鼻而來,追隨陣陣醇香,映入眼簾的一臺水車、一組四個大型石碾子、四個木蒸籠、六套木頭榨筒、六個石制油盒子、十四個木製油缸、十四個沉澱罐串聯起了古法榨油的重要環節。公司5條古法木榨菜籽油生產線,年生產依魯牌菜籽油1400噸,先將菜籽清洗晾曬,用炒鍋把菜籽炒熟去皮,露出黃色的菜籽,然後進行碾磨成粉、上鍋隔布蒸煮、出鍋紮成圓餅成型,才能上圈裝榨,最後木槌撞榨出油。羅平金豐油脂有限公司2018年投資6000餘萬新建年加工6萬噸油菜籽生產線,該生產線在保留傳統非遺古法壓榨技藝的基礎上,採用國內目前最先進的電磁炒籽技術,和新式環保節能榨油技術兩項技術相融合而規劃設計出來的生產線,實現了非遺傳統古法壓榨技藝與現代先進的電磁、微波炒籽技術,自動進料、自動出料裝置,自動調節入榨水分,自動排溼除塵,和新式環保節能榨油技術,物理精煉,自然留香等技術的完美融合,在提高菜油產量,降低成本的同時,留有傳統技藝生產時所具有的濃郁純正香味,確保菜籽油的營養鮮香,味美醇正。依魯古法壓榨菜籽油生產車間、羅平菜油博物館全面開放,讓消費者和遊客從生產源頭參觀、學習、體驗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認識依魯古法榨油技藝,過去神祕的傳統榨油工藝如今走出深閨,成爲羅平旅遊新亮點,有效推動傳統工藝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多人瞭解古法榨油。

羅平金豐油脂有限公司傳承古法壓榨菜籽油技藝“細挑選,慢研磨;祕法炒,留純香;木榨技,見精細;取初榨,得上品;正宗味,真地道;依古法,妙儲藏”精髓,依然沿用古法榨油“清洗、晾曬、炒籽、研磨、蒸粉、包餅、壓榨、沉澱、水花”工序開發依魯牌菜籽油。第一步選菜籽,精挑細選、層層把關選擇羅平當地、當年的雙低油菜籽(菜油中芥酸含量低、菜餅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第二步除雜,用風箱和篩子去除油菜籽中的秸稈、碎石、土粒等雜質,然後清洗晾曬,確保原料中不含任何雜質,才能使壓榨出的雙低菜籽油色彩清亮,香味濃郁,口感純粹,無雜味異味。第三步炒籽,將洗淨晾乾的雙低油菜籽放入鐵鍋內翻炒,炒熟露出黃色的菜籽內部結構發生了奇妙的改變,蛋白質和油脂開始別離,有利於進步出油率和後期壓榨的效率,防止很多人力物力的浪費。第四步石磨碾籽,將炒熟的雙低油菜籽均勻撒入石槽中,藉助水車的動力將菜籽碾壓成粉末狀,使得菜籽在熱蒸過程中與水蒸氣的觸摸面積增大,能夠更均勻充沛的受熱。第五步熱蒸,將磨碎的菜籽粉放入木蒸中進行熱蒸,讓菜籽粉充沛吸收水分而變得軟糯,蛋白質和油脂進一步別離,進步出油率的一起能夠便利後期包餅。第六步包餅,將高溫消毒後的稻草墊入箍圈內鋪開,再放入蒸好的菜籽粉捶打包餅。稻草包餅的木榨雙低菜籽油含有稻草的幽香,香味更濃郁,口感更出色。第七步壓榨,完成包餅之後的菜籽粉依然保持着熱蒸之後的高溫,將其敏捷裝入木榨,用長達三米的撞錘有節奏的碰擊油槽中的木樁,進行壓榨出油。第八步水化,將毛油冷卻後,加入清水以及一定比列的食鹽,進行水化、脫磷、脫脂、脫膠,將油菜籽本身所含的不利於身體健康的成分統統去除,養分更健康。將水化後的油沉積得到成品油。

在依魯古法榨油現場,榨油師傅將油菜籽用清水沖洗乾淨,去除雜質,放入竈臺大鍋中翻炒,判斷菜籽是否炒好的方法靠經驗,主要用指甲或木板掄菜籽看顏色。氣溫高時,竹葉青;氣溫一般時,茶黃色;氣溫低時,老茶黃色。炒乾的菜籽放到石碾槽,用水車帶動石碾將油菜籽碾細,油菜籽磨得越細出油率就越高。磨細的油菜籽放入木甑中蒸。甑中有木製甑橋、竹製甑簀,內墊乾淨稻草。包餅入榨取專用於包餅的鐵環,用包餅的稻草捆好,放入鐵環中均勻散開,倒入熟料。稻草中間留一個圓洞,十分美觀。木榨用老梨樹幹挖槽而成,榨下有一孔,油從孔中流出。榨槽中有油槽,油槽有坡度,便於油從榨中流出。菜籽餅裝入榨槽,槽內裝上兩層木枋和木楔就開榨打油了。用懸掛的撞杆撞擊下層的木楔,菜籽餅受到擠壓,一縷縷金黃的清油從油槽中間的小口流出。榨油既是體力活,又是技術活,將沉重的撞杆穩、準、狠地撞擊到木楔上,幾人同心協力,步調一致。掌錘師傅喊着“嗨咿着呢、嗨咿着呵”語句,似歌唱、似舞蹈,鏗鏘有力的喊聲和着撞杆的撞擊聲,寧靜的榨油車間顯得生機勃勃,激情飛揚。清香明亮的菜籽油從餅中慢慢滲出。榨油時,空氣中瀰漫暖暖濃濃的油香。油餅在榨盡不出油後,即可出榨,撤木進、木樁和油餅。將榨出的菜籽油倒入大缸中密封保存。整個榨油和工藝流程就算完成了。依魯古法木榨菜籽油,通過物理壓榨直接從原料中擠壓出油,精選天然、無污染的菜籽,不摻任何化學原料,保留了原材料中所含的營養物質,保證原汁原味,榨出來的油色澤金黃透明,雜質少,味道純正,營養豐富,安全衛生,無膩味,更耐儲存,是綠色無污染的純天然菜籽油。

羅平金豐油脂有限公司堅持健康生產理念,以質量爲重點,以品牌爲引領,用心做高品質產品,用工匠精神打造天然、綠色、營養、健康的菜籽油,創建依魯特色品牌,致力於爲生活添一份色彩,給生命一份健康,給家人一份幸福,確保物美價廉的依魯菜籽油走進千家萬戶,讓消費者喫上放心油。

依魯菜籽油立足雲南,輻射廣西、廣東、上海、廈門、貴州、四川、成都、湖南、北京等地,逐步走向全國,爲消費者帶來傳統美食的享受,更透過點滴菜油,喚醒國人心底對家鄉的情懷。依魯古法壓榨菜籽油生產車間、羅平菜油博物館全面開放,讓消費者和遊客從生產源頭參觀、學習、體驗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認識依魯古法榨油技藝,過去神祕的傳統榨油工藝如今走出深閨,成爲羅平旅遊新亮點,有效推動傳統工藝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多人瞭解依魯古法榨油。(羅英)

來源:中國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