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報告:金融機構需關注“一帶一路”投資中的氣候變化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

中新網北京7月27日電 (劉文文)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與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27日在京發佈煤控研究項目最新報告:《強化金融機構在“一帶一路”投資中的氣候風險管理》(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認爲,金融機構需關注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時可能面臨的氣候物理風險和氣候轉型風險。

當前,許多“一帶一路”國家的生產方式仍較爲粗放,能源強度和碳排放強度高。這些經濟體若如果不盡快轉型爲低碳發展模式,將可能成爲未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增長源。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生態環境敏感脆弱,易受氣候變化影響。如果當地的企業對環境社會責任履行不足,將面臨多方面的指責與批評,而在企業承受經濟損失的同時,爲這些企業和項目提供投融資服務的金融機構也將承擔風險。

報告認爲,各國投資者在“一帶一路”國家進行投資活動時,除了傳統的金融風險,還面臨顯著的氣候變化風險,包括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氣候物理風險指乾旱、洪澇、熱浪、海平面上升等氣候事件引發的風險,一方面對金融機構在當地的辦公設施及人員造成直接的損害。另一方面,氣候變化導致當地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分佈發生改變,由此帶來的不確定性或將帶來巨大損失。

氣候轉型風險是指社會各界應對氣候變化努力所帶來的風險,包括公共政策、技術變化、投資者情緒和顛覆性的商業模式創新所帶來的風險。氣候轉型因素會導致企業利潤、償債能力與估值的惡化,從而引發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或投資損失。

報告建議,金融機構制定“一帶一路”綠色投資戰略;加強“一帶一路”投資的氣候風險分析,包括壓力測試和情景分析;將氣候風險納入機構的國別風險管理體系與投資決策流程,將資金更多地配置到氣候風險較低的行業;加強氣候相關信息披露,包括投資企業和項目的碳排放信息、投資組合的氣候風險暴露等;發揮政策性銀行的引領示範作用。

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表示,“一帶一路”國家能否從傳統高碳發展模式轉型爲綠色低碳發展模式是全球能否成功應對氣候危機的關鍵。一方面,“一帶一路”國家需要大量綠色投資;另一方面,投資低碳化也是參與“一帶一路”投資的金融機構防範因氣候風險遭受重大財務損失的必然要求。

NRDC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林明徹認爲,無論是出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還是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一帶一路”國家都迫切需要進行綠色低碳轉型,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大幅降低碳排放強度,提高抵禦氣候變化風險的能力。風險與機遇並存,金融機構加強對投資的氣候風險管理,既可以避免潛在的鉅額損失,也可以爲“一帶一路”的綠色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