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組合姜冉馨/龐偉一槍制勝,以16比14戰勝俄羅斯奧運代表隊,奪得東京奧運會射擊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金牌

■本報記者 馬 晶

2000年,14歲的龐偉進入保定業餘體校開始練習射擊。這一年,一個名叫姜冉馨的小姑娘剛剛在上海出生。

21年後,相差14歲的兩人同時出現在東京奧運會射擊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決賽中,以16比14戰勝俄羅斯奧運代表隊選手,爲中國體育代表團拿到了東京奧運會第7金。

7月27日上午,東京奧運會射擊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比賽在朝霞射擊場舉行。作爲本屆奧運會新增的項目,中國射擊隊派出姜冉馨/龐偉和王倩/何正陽兩對組合出戰。姜冉馨/龐偉以小組第一進入決賽,王倩/何正陽獲得第六名。

該項目的金牌爭奪戰採用"搶16"的規則,即每輪比賽兩名選手的環數之和高者計2分,打平各得1分,率先拿下16分的組合贏得比賽。姜冉馨/龐偉是在開局0比4落後的不利情況下,憑藉穩定的發揮最終完成逆轉。

在射擊隊裏,龐偉親切地稱呼姜冉馨爲"大侄女"。這樣一對"叔侄搭檔",一個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另一個則是"旭日東昇,未來可期"。

時隔13年再奪奧運冠軍,龐偉付出了比年輕運動員更多的汗水。里約奧運會摘銅後,龐偉逐漸轉型爲教練。但是,面對中國射擊隊在男子10米氣手槍項目上無人挑大樑的窘境,已經兩年沒有系統訓練的龐偉選擇重回訓練場。爲了儘快找回競技狀態,龐偉平均每天要按照比賽節奏進行兩三個小時的實彈射擊訓練。再加上體能、心理素質等訓練,有時候他一天的訓練能達到10個小時以上。

這樣的訓練強度,對年輕運動員都是很大的挑戰,更不要說有傷在身的老將龐偉。北京、倫敦、里約、東京,35歲的龐偉已經是奧運會的"四朝元老"了。"剛進國家隊的時候,我是最小的;如今在國家隊手槍組,我是年齡最大的。我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儘快打出來,這樣的話中國射擊纔有希望。"

作爲年輕運動員,21歲的姜冉馨沒有讓"叔叔"龐偉失望。

她12歲開始接觸射擊,僅用4年就進入了國家隊。姜冉馨的教練評價說:"她在射擊項目上有很高的天賦,學得很快,非常沉着冷靜。"近年來,經過多個大賽的鍛鍊,姜冉馨已經逐漸成長爲中國女子氣手槍項目的佼佼者。

姜冉馨的偶像是前奧運冠軍陶璐娜,後者是中國女子氣手槍項目的代表人物。作爲上海老鄉,陶璐娜非常看重姜冉馨的潛力,曾送給她一個木質的手槍鑰匙鏈。姜冉馨也一直把這個鑰匙鏈作爲幸運物帶在身邊,不斷激勵自己變得更強,像前輩一樣在奧運會上創造輝煌。在東京,她終於和偶像一樣,站上了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

作爲配合默契的搭檔,這對"叔侄"組合曾在2019年參加國際射聯射擊世界盃北京站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賽的比拼,拿到一枚銀牌。在今年的全國射擊冠軍賽中,兩人再度攜手,收穫了該項目的冠軍。

這一次征戰東京奧運會,姜冉馨和龐偉各自都在10米氣手槍個人賽中摘得銅牌。在混合團體賽中攜手加冕金牌,也彌補了他們在個人項目上的遺憾。這枚金牌,足以爲"四朝元老"龐偉的奧運歷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對於剛剛度過21歲生日的姜冉馨來說,她的奧運故事纔剛剛開始。中國射擊的後起之秀將接過前輩的旗幟,奮勇向前,爲中國射擊隊爭取更多的榮譽。

中國選手楊倩/楊皓然發揮出色,以17比13後來居上,勇奪東京奧運會射擊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金牌

■本報記者 仇建輝

今天對於中國射擊隊來說,是個好日子--

7月27日,東京奧運會進行了射擊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的決賽。中國選手楊倩和楊皓然攜手出戰,對壘美國組合塔克/科澤涅斯基。雙方經過15輪的巔峯對決後,中國組合以17比13後來居上,力壓對手斬獲金牌,爲中國體育代表團贏得第9金。首次出戰奧運會的楊倩拿下兩枚金牌,成爲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隊的首個"雙金王"。第二次出戰奧運會的楊皓然,終於圓了自己的奧運金牌夢。

賽前,楊倩和楊皓然在東京奧運會上已經拿下一金一銅。楊倩是中國體育代表團東京奧運會首金得主,楊皓然則是男子10米氣步槍世界冠軍,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米氣步槍個人賽中斬獲銅牌。此次二人聯手出戰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比賽,"楊楊組合"實力超羣,頗被看好。兩位選手也不負衆望,在資格賽中以總成績第一躋身金牌爭奪戰。決賽的過程可謂驚心動魄,楊皓然和楊倩一度大比分落後,最終兩人依靠強大的實力和穩定的表現,逆轉對手拿下勝利。

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都是東京奧運會新增設的項目,國際射聯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比賽的觀賞性和對抗性。射擊比賽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兩人聯手作戰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可以說是成倍增加,對選手的技術和心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競技體育賽場,永遠要靠實力說話。今天的比賽,經驗更爲豐富的楊皓然不愧是中國射擊隊的中流砥柱。整場比賽中他幾乎沒有失誤,15槍全部打在10環以上。當21歲的隊友楊倩在開局發揮不穩時,楊皓然在第三輪比賽中用全場唯一一個10.9環的滿分表現穩住了局勢。今天的這場比賽,楊皓然的非凡實力和超強穩定性展露無遺,也正是憑藉他和隊友的出色表現,幫助中國隊拿下這枚寶貴的金牌。

2016年楊皓然首次登上奧運舞臺,結果止步在資格賽,未能進入到最後的獎牌爭奪。當時,楊皓然苦澀地自嘲:"等到東京奧運會時,說不定我早已回老家種地了。"

一路拼搏,他堅持到東京。7月25日,楊皓然參加男子10米氣步槍的角逐,實現了站上領獎臺的夢想。銅牌對於他來說,已是不小的進步。7月27日的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比賽,楊皓然不想讓第三次衝擊奧運金牌的機會從自己面前悄悄溜走,把5年來最好的狀態在這場比賽中發揮了出來。

其實,楊皓然年少成名。2013年,17歲的他就集齊了青奧會、世錦賽、世界盃和亞運會的冠軍,距離自己的射擊大滿貫只差一枚奧運金牌。那時的他,可謂春風得意。然而,里約奧運會上表現不佳止步資格賽,對他的打擊非常大,讓他開始對自己的技術和能力產生了懷疑。經過教練和家人的反覆開導,楊皓然才逐漸想通了,再次投入到艱苦的訓練中。命運總會眷顧有所準備的人。爲了這枚奧運金牌,楊皓然過去幾年一直在臥薪嚐膽苦練本領,強化各種技術細節,成績也一直穩中有升,逐漸躋身世界頂尖高手行列。

"我的目標就是奧運冠軍。"這是楊皓然在出徵東京前對自己的期許。如今,楊皓然兌現了諾言:"挺開心的,未來的路還長,今後我還會爭取贏得更多的比賽!"

版式設計:傅 強 賈國樑

刊頭設計:胡亞軍 郭子涵

本版圖片均由新華社發

來源:解放軍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