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鄭州內澇之思:不用“神化”海綿城市

來源:城市進化論

“不要因噎廢食,更要避免矯枉過正”

經歷特大暴雨席捲,鄭州正在逐步恢復正常,但引發的反思遠未停止。

一種聲音指向鄭州海綿城市建設。有報道顯示,2016年鄭州成爲河南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後,2018年公示的《鄭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7~2030年)》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鄭州建設海綿城市項目總投資將達到534.8億元。

根據住建部2018年發佈的《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徵求意見稿)》,海綿城市建設“應以應以解決城市內澇、雨水資源流失、水體黑臭等問題爲突破口”,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據此,有人質疑,在暴雨面前,鄭州投入鉅額資金打造的海綿城市是否沒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鄭州海綿城市建設不要因噎廢食!”前幾日,聯合國人居署程序委員、國務院外專局規劃專家饒及人在微信朋友圈發文指出,

“我認爲一些批評有失公正”,“不可能爲了防止千年一遇的洪水而建設一個999年都沒有太多作用的基礎設施”。

在他看來,極端降雨已經超過了海綿城市的吸收速度,解決城市內澇問題,關鍵還是要建立大生態格局,打通排水系統,完善地下管網等,政策層面上,則是要在國土資源應急管理和研究方面予以支持。

饒及人曾任美國紐約市規劃委員、局長,見證紐約地下管網的設計建造工作,對海綿城市理論有過深刻分析。藉此機會,我們與他詳細聊了聊海綿城市建設,以及此次鄭州暴雨災情的癥結。

海綿城市不是“水桶城市”

在2015年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公佈後,對海綿城市的質疑聲幾乎以年爲單位出現。只要夏季汛期來臨,“城市看海”與“海綿城市”就如一對“孿生兄弟”,成爲擺在城市面前的“心頭病”。

鄭州亦不例外。2019年,《中國青年報》曾報道這樣一幕:在大到暴雨的影響下,鄭州城市多處出現內澇,在市民感慨鄭州變成“東方水城”的同時,不忘吐槽海綿城市的“失靈”——“這塊大海綿,吸水不沾弦(當地方言,不靠譜的意思)”

也由此,面對鄭州暴雨災情,“問罪”海綿城市建設幾乎成爲一種“條件反射”。

但事實並非如此。

回到概念本身,饒及人指出,海綿城市是按平均降水量,通過滲透收集的方式,吸收雨水,本質是一項城市生態修復措施,“海綿城市不是‘水桶城市’,海綿的功能本就是吸水而不是排水”。

從字面上來看,海綿城市的作用基本上可以藉由海綿的作用來理解。“家裏淹水,少量可以用海綿擦乾,但如果水太多了,用海綿就於事無補了。”饒及人解釋道,“海綿城市就不是用來‘倒水’的,它只能吸收一些雨水,改善污水。‘水桶’纔是拿來倒水的。”

換句話來說,苛求海綿城市實現防止暴雨災情的作用,事實上是“指鹿爲馬”“罵錯了人”。

退一步講,鄭州建設中的海綿城市,是否應該對暴雨災情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在饒及人看來,海綿城市的建設需要一段時間。鄭州2016年纔對外提出,如今剛滿5年,尚未到評估效果的最終時期。“就像你不能在修地鐵的時候,就抱怨城市交通被搞得亂七八糟。建設之中絕對有不合適的地方,建完以後才知道有沒有效果,否則有失公平。”

饒及人以被視爲海綿城市示範城市的美國波特蘭舉例——波特蘭氣候有涼夏型地中海氣候兼海洋性的特點,冬天溫暖多雨,夏天炎熱乾燥,平均年降雨量爲1119毫米。對於這種冬季雨水連綿,夏季缺水的氣候,海綿城市恰好適用。

而當面對夏季對流天氣產生的暴雨等極端天氣時,更需對症下藥,而非將目光放在海綿城市上。

“極端天氣造成的降雨量超過了海綿城市的吸收速度,海綿城市事實上是起不到作用的。”他說,“我認爲關鍵還是要建立城市的大生態格局,打通自然河流溼地等排水系統,完善地下管網,通過數字模型模擬應急措施,政策層面在國土資源應急管理和研究方面予以支持。”

地上地下投資比重1:1

其中,地下管網的建設正是城市內澇的癥結所在。

在饒及人看來,城市防澇存在“治標”和“治本”兩個方面的問題。在“治標”上,泄洪設備不可或缺;在“治本”上,地下管網的重修更是重中之重。

“現在國內隧道施工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在不影響路面建築的情況下,在地下深挖儲水大池塘,再遇到大雨,就有調控的餘地。”

但問題就出在地下。

饒及人發現,不少城市存在“重地上工程,輕地下工程”的傾向。“城市更關注形象建設,但很少意識到將來千年發展中的功能建設”,在城市應急機制和市民防災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城市在短時期內更難拿出有效應對措施。

在此前接受採訪時,饒及人曾指出,一些發達國家城市基礎設施投資中地上和地下比重幾乎達到1:1。

“羅馬古城現存排水渠道系統中最大的一條截面有‘3.3×4’米;東京下水道直徑近12米;紐約下水道寬敞明亮,是《007》系列、《碟中諜》系列電影中的常客。”

在他展示的一張古羅馬遺址地下工程的照片中,與地上建築幾乎同高的地下管網系統,空間寬敞、結構完善,並且通過一系列設計實現雨水分流,讓古羅馬城遺蹟在歷經2000年後仍能保持挺立。

古羅馬遺址地下工程©饒及人

紐約同樣如此。據饒及人回憶,華爾街、老城區地下的管網系統也是在遭遇颶風天氣、出現內澇問題之後,投資上億美元財政資金進行強化。

在國內,也不乏此種經驗。饒及人曾參與江西贛州的城市規劃工作,他注意到,修建於北宋時期的贛州古城福壽溝,900年來從不淹水。

“它是罕見的成熟、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統,根據街道佈局和地形特點,採取分區排水原則,建成兩條排水乾道系統,走向形似篆體的‘福’‘壽’二字,福壽溝因此得名。”饒及人介紹,“福壽溝至今保持完好暢通,並作爲贛州居民日常排污的主要通道。”

現代城市爲何難以再現古代智慧?饒及人提及,一個原因是,政策的“指揮棒”或許尚未完全匹配城市發展需要。

“一些城市建設缺乏遠見,沒有做到未來人口的預測,再加上考覈的時候,‘指揮棒’並不重點關注這個方面,就造成了現在的一些問題。”

城市管理是“永無止境的挑戰”

面對這些規劃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饒及人反覆強調,“我認爲這並不完全是壞事。‘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經過‘一事’之後,就知道將來如何防患於未然。”

針對鄭州暴雨災情暴露的漏洞,一系列措施已然安排上馬。就在昨天(7月26日),發改委發佈《關於加強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開展災害隱患全面排查。

對城市易積水的低窪區域,提出重點排查重要點位、重點區段、關鍵設施,“逐一建立風險臺賬,形成城市易澇類風險分佈圖、風險隱患清單等,並立即制定針對性防控措施”。

而針對應急措施不夠及時的情況,也明確提出,“一旦出現極端天氣等非常情況,要堅決即時啓動最高等級響應,該停學的停學,該停工的停工,該停業的停業,該停運的停運。”

在饒及人看來,城市管理就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挑戰。人口結構不斷改變、收入結構不斷改變、科技發展速度不斷提升,城市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滿足需求、不斷進化,纔是城市存在的根本意義。

“城市的發展是一種有機的發展,不可能拿出一個標準的方程式,這也是不少人最大的誤區。城市是一個活體,城市的挑戰不斷在發生——如果沒有挑戰發生的話,也就不需要進行城市管理了。”

而對於今後城市的規劃建設而言,饒及人認爲,同樣重要的是,“不要因噎廢食,更要避免矯枉過正”。

“沒有一個國家的城市建設體量像中國這麼大”,在他看來,城市的建設不能過於理想化,更需要理性看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