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百姓家電網。

經過幾十上百年的發展,電視作爲家庭必備電器,在技術、功能、性能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基於創新顯示技術的更替,纔有瞭如今QLED、OLED、Mini LED以及激光電視百花齊放的市場格局。

當然,除了創新顯示技術之外,還有許多創新的技術,這些技術圍繞如何提升畫質的表現、增加性能以及提供豐富的功能,爲了給消費者帶來更加舒適的體驗。出發點雖然不錯,但是有的彩電品牌爲了堆硬件而堆,殊不知有些技術和功能並不適用,無端的增加了彩電的成本,消費者還不買賬。

所以,在購買電視的過程中,不要被有些創新技術所迷惑,這些技術不僅沒有太大用處,而且還會增加購機成本。別被這些技術所迷惑,2021年電視選購應該注意哪些要點呢?

不玩遊戲沒必要追求高刷新率

刷新率是指電子束對屏幕上的圖像重複掃描的次數,刷新率越高,所顯示的圖像畫面穩定性越好,也可以看成屏幕每秒能渲染圖片的數量。高刷新率屏幕已經廣泛應用在手機領域,堆刷新率已經成爲高端旗艦手機的標配,因爲畫面會變得更加流暢。

在電視行業,也有許多產品配備120Hz的高刷新率,相比傳統的60Hz電視能帶來更順暢的觀影體驗。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高刷新率電視對於不玩遊戲的用戶來說,意義並不大。如果電視只是作爲觀影工具,60Hz的刷新率完全夠用,因爲多數影片錄製的時候都採用統一的標準,幀數在24~60幀,60Hz的刷新率就能看到非常流暢的畫面體驗,加上MEMC運動補償的加持,完全能夠滿足日常的觀影需求。

但是,如果是重度遊戲愛好者,特別是索尼PS5的上市,遊戲愛好者迫切需要一臺電視玩主機遊戲,那麼對刷新率的要求就非常高,至少要達到120Hz。這樣在玩一些大型遊戲、3A大作的時候,才能體驗到流暢的感覺。

智能電視硬件配置存在宣傳誤導

智能電視其實就是屏幕+主機,屏幕負責顯示,主機負責運算和處理,就跟電視運行方式一樣。所以,配置越高,運行和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響應速度也就越快。相反,如果硬件配置不夠,運行內存不足,就會導致電視卡頓,運行不流暢的情況,體驗感大打折扣。

所以,硬件配置幾乎成爲彩電宣傳的必要向之一。少則4核心、8核心,多則10核心、32核心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其實,這個中間存在宣傳誤導的信息。

智能電視的處理器核心數其實包括CPU、GPU還有VPU,有些廠商宣傳的核心數是這三個加起來,多達幾十核的核心數。其實,消費者在購買電視的時候主要看CPU+GPU,也就是中央處理器、圖像處理器。這些核心數當然是越多越好,目前來看基本都夠用。

不要糾結電視是否支持HDR等標準

HDR已經成爲當下非常熱門的技術,其實HDR跟4K一樣是一種視頻格式,電視是否支持HDR以及HDR10等格式成爲彩電品牌的一項優勢或加分項。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入門級支持HDR的電視,僅能做到解碼、播放HDR片源,對畫質的提升沒有實質性的效果。

如果想要HDR技術能有效提升畫質表現,那麼對智能電視的要求也會比較高。首先在亮度上,HDR內容是以高動態範圍進行製作,高亮度就有利於展現更多亮部細節,所以一臺合格HDR電視要先具備高亮度。其次,HDR高動態範圍需要電視在光控方面做到非常出色,顯然入門級電視並不具備這些實力。

所以,如果不是購買高端電視,支不支持HDR並不重要。

智能電視不應該失去觀影功能核心

現在,智能電視的功能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加上萬物互聯時代的來臨,智能電視成爲了家庭的觀影中心、控制中心、監控中心,甚至是安防中心等。另外,還搭配AI攝像頭,支持視頻通話、AI健身等功能。功能可以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但是,智能電視功能如此之多,在智能家居環境並不健全的當下,這些功能真的有用嗎?其實,有很多功能並不適用,並不是說不好,是不適合當下的使用環境。同時,負責的功能對於老人、小孩來說有操作難度和應用難度。

所以,我們在選購電視的時候,最主要的是關注電視的核心觀影功能。

總結:電視的使用壽命非常長,在選購電視的時候要找準電視的定位,這樣才能選擇適合的產品。不要被許多新技術所迷惑,花了錢不說,還買了一堆不適用的功能。電視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