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蘇州河上22座橋樑將完成景觀提升。楊建正 攝

方翔/文

家住萬航渡路附近的王老先生,這段時間晚上漫步又多了一個好去處:蘇州河華政段的“思孟園”和“格致園”。特別是走在扇形紋路的”彈格路“上,一邊欣賞蘇州河美景,一邊可以看到歷史建築羣,王老先生覺得這種“美”展現的是上海的城市文脈。

昨天,在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擴大)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表示,黃浦江、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後,上海把提升品質放在突出位置,將打造兩岸新亮點,並啓動華東政法大學蘇州河段整體風貌提升,這一段濱水岸線將打造“一帶十點”的景觀,目前已有兩處對外開放,下半年其餘八處也將陸續開放。同時,還將拓展濱水新空間,推動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南拓北延。

一座城市的活力如何,公共空間是重要指徵。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興,黃浦江、蘇州河承載着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兩岸濱水空間是人們重要的生活和休閒場所,是城市開放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重要理念。如今在濱水岸線,不僅可以看到各種的新老建築以及綠化設施,更可以看到漫步、慢跑的市民和遊客,感受到滿滿的“煙火氣”。對於生活和工作在這座城市的人來說,不僅是特意來看看,更是在買完菜、喫完飯後隨時可以來。

濱水岸線以開放性、可達性、公共性、互動性、體驗性的高品質人文精神,重塑新時代城市、建築、自然與人的和諧關係。一位經常到上海出差的世界500強企業高管曾說,他每次來到上海,總會到楊浦濱江去“打卡”,雖然他對這裏並不陌生,但每一次他都能體會到不一樣的感受,特別是最近楊浦濱江的一個藝術空間,變身成爲一座未來感十足的舞臺,知名美妝品牌在此發佈新品,吸引衆多網紅達人來此打卡,讓他很難想象這裏曾經是遠東第一火力發電廠——楊樹浦發電廠。

如何挖掘更多城市社交空間,這是全世界共同的難題,而上海的一個做法就是不斷提升濱水岸線的品質,營造新的亮點。以華東政法大學蘇州河段爲例,2019年夏,華東政法大學蘇州河段貫通時,只能容納兩人並行,最窄處只有1.5米,最寬處也不過2米。如今,步道平均寬度達3米。更爲重要的是,華東政法大學校園內有着各自深厚的歷史積澱的懷施堂、思顏堂、思孟堂、科學館、西門堂等建築,將逐步揭開面紗。據悉,“十四五”期間,長寧區將結合“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建設,“一紡機”、中山公園等公共空間也將得到有機更新,煥然新生。

“串珠、成線、連片”,多元共享的濱水岸線串起來,不僅要靠漂亮的“景”,更考驗着“串”的技法,如何使其更“美”。按照建設世界級濱水區的總目標,黃浦江沿岸定位爲國際大都市發展能級的集中展示區,蘇州河沿岸定位爲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範區。不同的定位,決定了在今後的新亮點的打造中,需要使用個性化的方案。

公共空間需要與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做更深度結合。一位美國新媒體藝術家裏曾與倫敦城市建築設計事務所合作,將泰晤士河上各具特色的15座大橋改造爲藝術裝置,爲這條迷人的古老河流賦予前所未有的嶄新面貌。在此之前,他曾爲美國舊金山灣區貢獻了大型動態燈光作品,並已成爲美國西海岸最著名的地標性景觀之一,爲區域經濟帶來上億元的增長。

濱水岸線的“美”不僅來自於過去和現在,更是在於未來,能夠讓人們感受到新的城市氣息,對於生活和工作在這個城市中的人來說,是一次次邂逅的驚喜,並讓人們能夠識別出哪裏纔是“我們的城市”,什麼纔是“品質生活”,並展現出城市軟實力的神韻魅力。

對於正在建設卓越全球城市的上海來說,拓展濱水岸線新空間的“好戲”將不斷上演,“一江一河”這篇“文章”將會越來越精彩,爲人們打造更多可“閱讀”的公共空間。

來源:新民晚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