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種育科技、生物育種,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7月27日上午,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在第二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開幕式中呼籲,“我們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確保糧食安全是國家的重大需求,2030年糧食產量必須比目前提高15%才能滿足國內需求。”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 萬建民

萬建民介紹,近年來我國糧食進口量持續增加,2021年進口量超過1.4億噸,佔我國糧食總消費量的25%,糧食安全的形勢依然嚴峻。“目前良種對我國糧食增產貢獻率已達45%,而發達國家則達60%,相比之下,我們仍有很大差距,同時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種業總體態勢是好的,自育品種市場佔有率超過95%,然而,種業安全依然面臨嚴峻挑戰。”萬建民表示,全球生物種業市場目前已經成爲少數寡頭企業的必爭之地,全球動植物種業巨頭均以直接投資、技術許可、產品出售等多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以技術和資本優勢對民族種業形成強大沖擊。

“種業企業育種創新能力亟待提升,我國目前有5000多家農作物種業企業,其中實現‘育繁推一體化’,即有能力從事科研的企業不足100家。”萬建民進一步指出,從全國範圍來看,種業科技創新體系尚未完善,種業上中下游銜接不緊密,科技創新與市場嚴重脫節,尚未形成市場導向的高效種業科技創新體系。

“生物育種是種業創新的核心。”面對我國生物種業科技發展的現狀與挑戰,萬建民建議,目前常規育種主要包含系統育種、雜交育種、細胞工程育種等,生物技術育種包括轉基因育種、基因編輯育種、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發展生物育種研究,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對我國作物生產和糧食安全將發揮重大貢獻。

我國生物種業科技目前面臨哪些重大挑戰?萬建民在會上也作出闡釋:基因資源深度挖掘亟待加強;農業生物基礎研究原創不足;前沿技術創新依然短板突出;生物育種創新迭代有待完善;尚未形成完整高效的技術體系;中央與地方育種單位分工不明確,科研工作部分重複,國家適應網絡體系有待建立等,“我們是農業大國,但仍然不是農業技術研發的強國”。

對此,萬建民建議:應部署重大科技項目,提升生物育種創新能力,儘快實施農業生物育種2030重大科技項目;加強種質資源研究,增強原始創新基礎,搶救性保護和研究稀有種質資源;強化基礎研究,夯實育種源頭創新;要進一步強化自主品種的培育,把控種業的發展主動權;加大多元化資金投入,應結合地方和企業的投入加大種業科技投入。

“生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產業,發達國家以及跨國企業集團愈發重視生物種業發展,併成爲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戰略舉措。品種作爲生物種業的芯片,生物育種是種業創新的核心。”基於此,萬建民強調,我國必須加大生物育種與產業化力度,突破當前農業發展中的重大瓶頸,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生物產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記者:魯雅靜 程梓恆(實習)

編輯:黃喆

審覈:周佳佳

來源:人民政協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