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尷尬的配額制:打款三個月不見發貨,有酒商抱怨變相漲價

來源:雲酒頭條

7月10日,遠達醬酒廣東經銷商張燕,心急火燎的給區域經理打電話:自己4—6月按照合同計劃給廠家打款,至今尚未收到一箱酒。

區域經理態度很好,話卻很直白“現在貨源緊張,經銷商都要排隊等待”。

7月13日,遠達醬酒發出“關於經銷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完成A產品配額回款的通知”,按照通知,張燕今後不再按照合同定時向廠家打款,不算違約也不影響年度、季度、月度返利,張燕心頭剛鬆了口氣。哪知有同行電話她“明年A產品很可能漲價,最好還是囤點貨”,張燕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打款好還是不打款好?

2021年醬酒大熱,爲了平衡產銷,諸多酒企紛紛推出“配額制”。張燕年初就和酒廠簽訂了合同,將供貨計劃分解到月。但讓她尷尬的是:“配額制”執行成爲空文,打款幾個月收不到貨成爲常態。

配額制下,酒企說好的配額去哪兒了,原因何在?

尷尬的配額制:打款易發貨難

2020年初,廣東酒商張燕在當地開設一家遠達醬酒專賣店,變身醬酒經銷商。

當時,遠達醬酒遠不如現在火爆,張燕表示:廠家區域經理鼓勵她多報計劃,自己擔心壓貨,報了年銷1000箱。同時,廠家促銷力度很大,爲專賣店最少提供50箱免費品鑑酒,協助經銷商召開品鑑會,年底張燕一算賬,第一年賣酒就賺錢了。

2021年,張燕又和廠家簽訂了年度合同。這一次她把任務加到了1500箱,結果計劃沒有變化快,開年就遇到廠家配額不足,打款容易發貨難。

張燕表示,一季度自己按時打款,3月才收到酒。4—6月打款迄今沒有收到產品,廠家7月10出臺關於停止接受公司B、C兩款產品訂單的通知,7月13日又下發經銷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完成A產品配額回款的通知,自己4個月基本無貨可賣,算上門店租金和人工,全年很可能虧損。

有業內人士分析,2021品牌醬酒貨源緊張,缺貨現象時有發生。但張燕是簽了協議的“配額”商,廠家簽訂合同後“配額”不足,可能一是產銷沒有規劃好,產能不足依然在市場招商收錢;二是酒企生產調度協調出現問題,比如灌裝能力跟不上、包材生產延後等;三是個別企業採取“飢餓營銷”,消化社會庫存。

無論如何,上述行爲都違反了契約精神,影響正常廠商關係。

“雙軌制”能否破局?

與遠達醬酒遭遇配額“梗阻”相比,另一家三線醬酒品牌家園(化名),則祭出價格“雙軌制”。

2020年以前,家園醬酒對經銷商簽約沒有銷量限制,醬酒熱後同樣遭遇貨源緊張。2021年開始,公司推出“雙軌制”改革,對市場進行調控。

所謂“雙軌制”,即酒企和經銷商簽約之時,雙方按照往年數據和酒商實力進行評估,雙方確定經銷商年度基礎銷量,酒企將其分解到月,保證供應,如果經銷商基礎銷量不能完成,第二年就要減量。如果經銷商貨不夠賣,可以申請計劃外指標,但是要加價10%—20%。

該酒企表示,採用基礎配額+超額指標的操作,實行動態增量和減量,有利於優勝劣汰,鼓勵有能力的酒商做大。計劃外產品價格更高,整體上拉昇了市場價格。

對於該酒企採用基礎配額+超額指標調控市場,大部分經銷商表示:基礎配額可以保證酒商基本需求,不至於無酒可賣,對此持歡迎態度。

也有經銷商認爲,基礎配額+超額指標屬於綜合考覈,經銷商配額報高了賣不掉,第二年可能減量。酒企對超額指標加價,也體現出市場調控的原則,不至於有的人喫不飽有的人沒飯喫,有利於有能力的酒商做大,儘管配額外指標有所加價,但大部分酒商都能接受。

將配額導入團購管理

除了貨源相對緊張的醬酒,其實很多名酒也在採取配額制平衡供需,甚至將其導入團購。

張洪是成都市一線名酒經銷商,他和廠家簽訂2021年合同之時,就按照計劃將年度銷量分解到月度和季度,按照要求打款發貨。

由於市場動銷良好,進入7月,張洪公司的配額已經不多,這時他還想再進一批貨,只能按照公司規定申請團購。

據悉,爲了鼓勵團購,該名酒企業鼓勵經銷商開發上市公司、500強企業、地方知名企業團購業務,經銷商和客戶溝通妥當就可以在酒企申請下單,價格高於代理價100元/瓶。

有酒商指出,團購產品只能用於團購消費,不能在市場流通,且外箱打有“XX公司”專供用酒字樣,其他和常規產品一樣。張洪表示,按照團購價走流通批發很難,如果經銷商團購資源好直接賣給消費者,依然有利潤,這其實也是酒企通過價格調控,讓優質經銷商發揮優勢上量。酒企在第二年會進行考覈,對沒有竄貨、亂價、銷售價格高的酒商適當增加配額,自己就曾獲得10%的年度增量。

由此看來,只要真正用好配額制,也可以助力名酒動銷甚至開發團購市場。

如何看待配額制?

梳理酒業發展可以發現:2016年酒業復甦以來,配額制逐漸被行業認可和採納,中國酒業配額制的集大成者,是貴州茅臺

2005年以後,伴隨茅臺專賣店的全面鋪開,貴州茅臺結合市場實際推出了每個專賣店3—5噸配額,簽訂年度計劃、預收款再發貨等措施,對專賣店銷售管理,維護茅臺價格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2015年,相對貴州茅臺開始劃小覈算單位,進行配額管理,酒業大商制曾經比較盛行,大商制的特點,大都伴隨梯級返利,不利於價格管控。

2016年以後,伴隨資源向名酒和產區集中,名酒成爲稀缺資源,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紛紛對主銷產品實施配額管理,醬酒大熱後由於貨源緊張,酒企將配額制推向高峯。

同時,配額制也是廠家打造高端產品的利器。7月1日,瀘州老窖養生酒公司在打造“茗釀”新品之際,就推出7100箱限量紀念版,主攻收藏鑑賞等細分市場,也算是一種配額制。

因此,配額制屬於產銷和供需平衡的管理方法,本身並無是非對錯。貴州茅臺率先採取配額製成功,是因爲其遵守廠商約定,保證配額執行,承諾守信在配額制中起到決定作用。

在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獨特諮詢創始人王偉設看來,在近年的醬酒熱中,確實出現了個別酒企配額簽訂後不發貨,或者以配額不夠爲名漲價的行爲,實質是以配額爲名,佔用經銷商資金,並非真正的“配額管理”,伴隨醬酒產能釋放,其已經透支酒企自身信用。

醬酒從業人士鄧波也指出,醬酒熱下確實有廠家供貨不及時,經銷商願意繼續打款,接受廠家額外加價,往往是產品比較好賣能賺錢,屬於廠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但從長遠來看,經銷商按照配額打款後,如果長期收不到貨,還要被隨意停貨漲價,對廠商關係會造成損害。

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北京卓鵬品牌營銷諮詢公司董事長田卓鵬認爲,對目前“配額”制下廠商矛盾要客觀分析,有的醬酒企業確實貨源稀缺,滿足不了經銷商需求。但是頭部和一、二線醬酒品牌基本都不缺錢,不會故意佔用經銷商資金,雙方是否存在溝通協調或者其他問題。

配額制只是工具,關鍵在於如何運用。運用得當,可以起到貴州茅臺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而一旦被當做收割市場和經銷商的利器,則會給品牌和廠商關係帶來損害,其中利弊得失,廠家和品牌商當謹慎考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