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流量明星運營模式,正在毀滅真正的文藝批評| 新京報專欄

這些年,對真正的文藝批評,流量明星的粉絲同仇敵愾、欲除之而後快。

吳亦凡事件引發的蝴蝶效應讓我們看到,圍繞流量明星,已催生出一個龐大產業。而當下,它的根基有了鬆動的趨勢。

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要開展專業權威的文藝評論,“不唯流量是從,不能用簡單的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並強調“抵制阿諛奉承、庸俗吹捧的評論,反對刷分控評等不良現象”。

網信辦也開始深入清理飯圈違規不良信息。截至目前,累計清理負面信息15萬餘條,處置違規賬號4000餘個,關閉問題羣組1300餘個,解散不良話題814個,攔截下架涉嫌集資引流小程序39款。

流量指揮棒下崩壞的文娛生態

粉絲運營是流量明星模式中最重要的部門之一。組織、動員粉絲刷數據,是粉絲運營的核心工作之一。因爲流量明星幾乎沒有表演、音樂才能,或者具備一些業務能力但水平不夠。於是,控評就成了維護流量明星商業價值的必選項。

控評催生出公關公司。公關公司負責擺平主流媒體、影響評分網站,使用營銷號參與流量相關的口碑營銷,製造謠言抹黑競爭對手。特別是公關公司動員粉絲爭奪番位。這些年,藝人在爭番位這件事上非常熱衷,因爲涉及商業利益太大,但表現形式是以粉絲爭番位的面目出現:粉絲們攻擊批評者,甚至鼓勵人肉批評者,繼而向線下發展,威脅一切可能影響流量明星口碑的人,網絡亂象由此一發而不可收拾。最終,流量明星運營模式希望消滅文藝批評,只剩下營銷號評論,只剩下粉絲評論。

所以,這些年,對真正的文藝批評,流量明星的粉絲同仇敵愾、欲除之而後快。這導致行業批評噤若寒蟬,專業批評被抹殺,新媒體、自媒體的評分體系被污染,輿論環境崩壞。

內容和數據泡沫的悖論

此前有粉絲把牛奶倒溝裏,形成新聞,這個浪費令人觸目驚心。但是大家可曾想過,都說粉絲消費能力強,但他們怎麼不是把跑車推進溝裏,不是把奢飾品扔溝裏?

還有流量明星代言了瑞士伯爵表,隨即網絡熱搜出來:哪裏可以買到伯爵表的假表?此後假表銷量驟增。

從那以後,很多奢侈品都不敢找流量明星代言了。目前,互聯網資本圍繞流量推出的產品沒有文化內容,流量靠“數據女工”刷量。這樣的內容不具備收費能力,“數據女工”只能消費酸奶和自熱米飯,她們自己沒有收入,需要用壓歲錢追星。而今,這個模式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想轉型靠內容收費,卻發現自己做不出真正的內容。

靠資源不靠能力的行業閉環

流量明星,年紀輕輕卻能輕鬆獲得鉅額財富。他們很清楚自己沒有實力,數據靠造假,口碑靠控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很難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因爲完全不會演戲也能成爲主演,甚至獲得表演大獎。這意味着流量明星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什麼都能搞定。

依賴流量明星模式的長劇生產購銷機制更加深了他們的類似幻覺。一部劇,有了流量明星即有投資,即能銷售,劇還沒有拍就能獲得報價,這時候,劇本完全不重要,明星幾乎成爲唯一的定價標準。

因此,反觀這個以流量明星爲中心的長劇生產模式,其內容必然是空洞、懸浮的。這些年,這個模式催生並炮製了大量的文化垃圾。反諷之處在於,這類劇往往能獲得巨大收益,讓出品方掙得盆滿鉢滿。

值得玩味的是,幾大視頻平臺這些年處於整體虧損的境地,每年總共虧損200億左右。行業整體虧損的大形勢下,一些製作機構、流量明星、平臺中的某些人卻成了巨大利益的受益者。

究其原因在於,流量明星爲中心的影視內容生產,必須建立在壟斷的基礎上,從創意、創作、製作、藝人經紀到營銷發行、播出,要形成閉環,自己製作再賣給自己。這個機制通過把成本、劇集銷售價格做高,在資本市場上做出漂亮的數據,這一過程中故意製造巨大的灰色地帶,從中獲利。

從這個角度,我們就能理解流量明星的高片酬從何而來。同樣,也就容易理解資本爲什麼不青睞演技派演員。調查顯示,喜歡演技派演員的觀衆,往往相對成熟,對內容有一定的要求,且有一定思考能力,雖然他們的消費能力更高,但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對內容的要求,會造成創作風險增加、內容不可控、內容模式無法複製等一系列麻煩。

經資本篩選,流量明星吸引缺乏思考能力的只關注顏值的年輕粉絲爲主體的消費羣,雖然他們的消費能力不如喜歡演技派的,但他們容易被調動、被動員,可以製造轟動的輿論,並毫不介意參與到數據造假的活動中來。通過這一系列操作,可以實現穩定的商業模式,即:只要控制好流量明星,可以不做出好內容,也不用擔心銷售,形成這樣一個依靠行業資源而不是行業能力就可以盈利的模式。

文娛產業應迴歸專業與作品

回到流量明星本身來看,他們缺乏專業、對口的訓練,跨行參與影視作品的演出,卻獲得重要角色,在主流平臺以中心人物的面目出現,並形成巨大的示範效應。年輕人熱衷於參加平臺組織的選秀節目,希望一夜成名,專業院校長達四年的專業訓練,不再是年輕人的首選,尋找一個好的經紀公司,尋找一個高曝光率的平臺,遠比專業訓練重要得多,行業風氣崩壞。

流量明星個人盈利能力很強,但是內容盈利能力經常爲負數,一演電影就票房慘敗。目前,商業成績最好的案例是在數字唱片方面。數字唱片單價低,通過粉絲重複購買獲得銷量。但是,歌曲本身不流行,沒有人聽,於是,出現了內容與藝人的新型關係:藝人是主體,藝人本身是產品,藝人蔘與的唱片、影片、劇集是衍生品,藝人與用戶最佳的交流方式不是影視音樂內容,而是真人秀。

今天,吳亦凡只是一個表象,其背後蘊含的資本邏輯,尤其是行業壟斷,纔是我們最需要警惕的,他們阻礙了影視文化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也是當前文化產業面臨內容升級過程中最大的敵人。有必要進行一次深刻的行業改革,讓文娛產業迴歸專業,迴歸常識,迴歸作品。

特約撰稿人 | 汪海林(編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