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家電網。

智能家居,自1984年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築在美國出現,這一概念傳入中國已有三十多年的時間。隨着傳統家電市場日益衰落,智能家居越來越成爲行業中人們推崇的對象。如今,智能家居已經從當初的無人問津,成長爲現在集齊美的、海爾、格力、長虹等頭部家電品牌在內的大熱門行業。

當越來越多的品牌湧進這一市場,競爭自然更加激烈。可惜的是,智能家居市場的競爭中,家電企業逐漸被邊緣化,成爲配角,而互聯網品牌如華爲、小米、BAT等則成爲這場競爭的主角。

從“單品”到“全屋智能”

近年來,在消費升級和“懶人經濟”盛行的當下,AIoT智能家居無疑成爲最具想象空間的物聯網應用場景之一。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間,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由620億元增至1923億元,預計2022年將有望達到2200億元。

良好的市場前景也催生出許多智能家居產品,從近日的中國建博會(廣州)上可以看到:人動動嘴就能控制所有燈光;冰箱的飲料沒了,可以直接在冰箱門上下單購買;就算是烹飪小白,智能集成竈的實時指導也能讓你變成廚藝高手……

根據《2020中國智能家居發展白皮書》調研,智能家居消費級熱門產品多爲單品,目前中國智能家居消費者使用最多細分行業爲智能家電,佔比19.61%,其次分別爲智能鎖(18.14%)、智能音箱(17.67%)、智能攝像機(13.75%)、智能窗簾(12.46%)、智能面板(6.21%)、智能馬桶(4.16%)、智能晾衣機(4.28%)和紅外轉發(2.79%)。

不過,單品智能家居也帶來不便。比如說,石頭科技掃地機器人可以通過小愛智能音箱控制,但如果消費者買的是天貓精靈,就無法實現互聯。如果要讓天貓精靈起到智能家居的入口作用,就要購買它支持的歐瑞博、公牛等品牌的插座,以及TCL、奧克斯、格蘭仕、海爾等合作品牌的部分型號。

行業人士認爲,雖然現在購買智能家居的消費者還滿足於單品智能家居帶來的智慧服務,但是在未來,智能家居遲早要向“原生全宅智能”發展。

所謂的原生全宅智能,就是從房子的整體性出發,給用戶一個更統一、多模態、更主動的交互。將居住空間打造成一個不斷進化的原生智能終端。如果消費者在設定房子時有智能燈光、智能冰箱、掃地機器人等等,那不管他買哪家的燈,安裝上去都可以被操控。

這也意味着,智能家居未來的競爭焦點,將從單一的家電產品中脫離,轉向誰能提供更好的全屋智能系統。

智能家居三派:傳統家電正在邊緣化

“在不遠的未來,沒有智能家居系統的住宅就會像不能上網的住宅一樣不合潮流。”這是比爾·蓋茨在1995年出版的《未來之路》中寫下的預言。

1997年,比爾·蓋茨花費超過1.1億美元,用時7年建成智能豪宅——“未來之屋”。據悉,比爾·蓋茨“未來之屋”的家電、門窗、燈具、泳池均可由電腦控制,主人回家前,浴缸已“計算”好時間,開始放水調溫;臥室內的地板,可在6英寸的範圍內“跟蹤”人的足跡,自動開關燈……不過,由於彼時技術並不發達,豪宅下鋪設了長達84公里的電線電纜,佈置了數不清的傳感器,才實現“全屋智能”。

如今,在無線網絡的幫助下,“未來之屋”的一些功能已經可以輕鬆實現,同時也降低了智能家居的進入門檻,越來越多的企業瞄準這一新興市場,跑步加速入局智能家居行業。

隨着中國智能家居從智能單品階段步入全屋智能階段,這些企業也逐步分化出三個陣營:BAT傳統互聯網巨頭、小米華爲等手機廠以及傳統家電企業。

作爲以互聯網起家的企業,BAT背靠互聯網的天然流量以及巨大的資本,具備天生的平臺生態屬性。他們以智能音箱爲切入點,如百度的“小度”、阿里的“天貓精靈”、騰訊的“聽聽”,與家電企業聯動或者收購一些中小家電工廠自行生產家電產品,進而打造獨屬於自己品牌的全屋智能家居體系。

而以小米、華爲爲代表的智能手機陣營,則是將自己的手機產品作爲全屋智能家居的入口。以華爲的鴻蒙系統爲例,目前華爲鴻蒙系統已經覆蓋了大部分主流家電品牌,在加入鴻蒙生態的家電企業中,有美的、格力、方太、九陽、帥康、蘇泊爾等一衆耳熟能詳的品牌,且名單在持續擴張中。這些家電企業加入鴻蒙後,雖然有華爲的科技支持,但是也成爲華爲生態圈當中的一部分。

最後,是以海爾、美的爲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陣營。由於和其他家電品牌處於長期競爭的關係,這些傳統家電企業更傾向於打造專屬於自己品牌的智能全屋家居體系。一些家電品牌由於實力不足,暫時還停留在生產單品智能的狀態。相較於坐擁互聯網的天然流量以及巨大資本的BAT、長期浸淫智能系統的小米、華爲,傳統家電企業陣營在全屋智能系統的開發上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在“全屋智能”的競爭中逐漸被邊緣化。

2020年後,中國智能家居行業步入全屋互聯初級階段。進入這一階段後,令家電企業自豪的智能產品已經變成陪襯鮮花的綠葉,真正掌握市場主導權的,將是這些掌握了智能系統技術的手機廠商和互聯網企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