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莞常住人口達1046.6萬,今年又將邁進“萬億元GDP俱樂部”的行列。在“雙萬”城市的新起點、新賽道上,如何塑造與萬億GDP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形象、提升千萬人口的文化供給質量?東莞的回答是:建設富有內涵、充滿活力的“品質文化之都”。今年以來,東莞紮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把“我爲羣衆辦實事”活動和“品質文化之都”建設結合、貫通,對50項重點任務常抓不懈,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解急難愁盼補文旅短板

面對羣衆對黨史學習教育的強烈意願和較高期盼,東莞深挖紅色資源,充分發揮其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廣東東江總隊紀念館基本陳列全面升級,並重新開放;鴉片戰爭博物館成爲全國首批紅色基因庫建設試點單位;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中共東莞縣委機關舊址等15處革命文物得到全面修繕。

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司琪表示,該局將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結合起來,把“我爲羣衆辦實事”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我爲羣衆辦實事”活動取得紮實成效。

通過深入基層,廣泛徵集羣衆意見,走訪重點鎮街和重點場館,東莞市文廣旅體局徵集了25個方面、64個羣衆“急難愁盼”事項,形成具體問題清單。司琪表示,東莞堅持分類推進,分清輕重緩急,從最困難的入手,從最突出的抓起,從最期盼的着力,確保件件有落實、件件有成效。

通過奔着問題去,盯着問題改,東莞市文廣旅體局加快補齊文化服務提升、文化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短板,打造更多民生實事品牌。如面對市民對文化藝術培訓的巨大需求,東莞實施全民藝術普及行動,開設了66個“走進藝術”培訓班,僅名家課堂講座和家庭美育活動線上觀看人數就超過了30萬人次。

高質量“博物館之城”彰顯城市文脈

東莞市博物館新館建設已完成選址、建築概念初步設計等工作,中國舉重博物館作爲舉重項目專題博物館備受關注,松山湖望野博物館正式開館,全市博物館達到53座……這是東莞“博物館之城”建設的最新成果。在“品質文化之都”建設中,東莞以推動“博物館之城”高質量發展爲抓手,活化歷史文化、彰顯城市文脈。

東莞市文廣旅體局副局長董紅介紹,2004年,東莞提出建設“博物館之城”,通過創新博物館發展模式,全市博物館從2004年的5座發展到2020年的53座,其中國有17座、非國有36座;從每120萬人擁有1座博物館提高到20萬人擁有1座;建成開放10座國家級博物館,數量僅次於廣州。目前,東莞正在醞釀出臺《東莞市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扶持補助辦法》。

東莞市“博物館之城”不僅有量的增加,更有質的提升。全市博物館年觀衆總量超1000萬人次。其中,鴉片戰爭博物館超500萬人次,居廣東省各博物館之首,其基本陳列“虎門銷煙”獲評“第十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優秀獎”;海戰博物館基本陳列“鴉片戰爭”獲評“第十四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優勝獎”;可園博物館陳列展覽43場,其數量在全國博物館中位列第16名。

爲更好發揮博物館資源優勢,東莞市還促進博物館與學校教學、綜合實踐有機結合,組織開展101場“博物館進校園”活動、29場“非遺進校園”活動;策劃舉辦兩期“新時代明倫堂”文博主題講座,提升市民的文物鑑賞和審美能力;在東莞市展覽館增設莞籍“坪石先生”事蹟展示內容;策劃籌辦“容庚與東莞”大型系列展覽。

東莞現有各級革命文物保護單位24處,其中國家級3處。爲了將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東莞摸清革命文物家底,制定落實系列革命文物保護制度。同時,落實專門機構或專人管理,定期組織開展文物安全巡查,保障革命文物本體安全和周邊風貌良好。今年以來,全市紅色文博場館累計接待參觀者252萬人次。

優質文化資源在羣衆身邊

今年,東莞將開展2600多場公益文化活動,每週平均有100多場。這是“四個100”共享文化活動帶給市民的文化大禮包。東莞市文化館館長黃曉麗說,2021年東莞共享文化年系列活動以“共享”爲理念,最大限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讓市民能就近享受更方便、更豐富、更高品質的文化服務,吸引了1000多家企業和團隊報名。目前,東莞已評定出100個共享文化空間、100個共享文化活動、100支志願代言團隊,並即將推出100個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產品。

司琪表示,在“品質文化之都”建設中,東莞通過創新文化服務、提高供給質量,讓市民享受高品質文化生活。今年上半年,東莞市文化館數字平臺吸引627萬人次瀏覽,文化活動網絡直播和資源線上觀看近3000萬人次,將優質文化資源送到羣衆身邊。文化四季、文化年曆、森林詩歌節等惠民文化活動也不斷滿足市民對品質文化生活的需求。

今年,東莞新建城市閱讀驛站5個、繪本館3個,整合社會力量共建100個家庭圖書館,圖書館流動服務車站點達102個,打通文化資源落地“最後一公里”。今年上半年,全市圖書館接待讀者290萬人次,圖書數字資源利用量超過3000萬次。“書香東莞讓閱讀成爲全民新風尚。”司琪說。在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期間,東莞樟木頭、大嶺山、虎門等鎮街圖書館在疫苗注射場館等候區、留觀區張貼掃碼看書的海報,讓羣衆在等候時可以掃碼看書、聽書。東莞還優化了“郵享閱讀——圖書快遞服務”,市民只需打開微信下單,就能安坐家中等好書送上門,今年上半年下單量同比增長12%。東莞圖書館副館長莫啓儀介紹,疫情防控時期,東莞圖書館聯合全市各公共圖書館適度有序提供場館開放服務,發揮線上服務優勢,努力打造更高品質、更接地氣的“精神食堂”。如今,市民通過網站、微信公衆號、視頻號、微博等,便能隨時隨地搜索使用海量數字資源。市民還可以使用第三代社保卡免費一鍵激活讀者證,刷社保卡就可以借書、使用數字資源。

優質旅遊產品提高出遊體驗

東莞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24家,其中4A級15家,數量居廣東省第三。近年來,東莞串珠成鏈,注重紅色旅遊、鄉村旅遊開發,多處景點、多條線路受到市民熱捧。

東莞市文廣旅體局旅遊資源開發科科長溫小巖介紹,東莞不斷完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基礎設施,有力推進紅色旅遊發展。今年,東莞整合發佈10條“走讀紅色東莞”紅色主題旅遊線路,成爲全市黨史學習教育重要研學陣地,累計接待人數超過65萬人次。東莞還將活化革命文物與紅色旅遊、鄉村振興結合起來,“中國近代史開篇地—華南抗日根據地”“東莞石龍東征”兩條遊徑被納入省級歷史文化遊徑。

東莞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溫小巖介紹,東莞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全市現有休閒農業場所120多個,年接待遊客607多萬人次。爲進一步豐富優質旅遊線路產品供給、提高遊客旅遊體驗,東莞市文廣旅體局今年推出10條鄉村旅遊線路,成爲羣衆出遊的新選擇。

(責任編輯:魏金金)

來源:中國文化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