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探貝店:資金鍊斷裂早有預兆、官方推諉不斷、商家維權剛開始

近日來,“貝店維權”事件一直在發酵。貝店是貝貝集團在2017年推出的社交電商平臺,曾獲衆多知名資本的青睞,日前因拖欠結款被上百名維權人上門討債。

8月11日下午三點左右,杭州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此時此刻,仍有諸多維權者聚集在貝店的大樓裏遲遲不願離去,“現在的心情就是着急和無助”,站在貝貝集團門口的一位商家告訴財經。

“他們(貝店)說這週五會給個回覆”,其中一名商家稱,這是衆多維權者多日來所爭取到的最新進展。“可這隻有一個答覆,並不是付款方案”,對於貝店的官方回應,很多維權者的心裏充滿着不滿,也並不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貝店的公司門口大門緊閉

據鋅財經瞭解,這些維權者都是商家、廠家與供應商。他們當中,有的已經連續二十多個日夜守在貝貝集團樓下,只爲了討回屬於自己的款項。這些上百名維權者來自深圳、廣州、河北和上海等多地,在此之前,他們還自發組建了維權羣,目前四個維權羣全部滿員。

在維權羣裏,他們將各自的拖欠款項事宜彙總製作成了一份Excel表格,上面列舉了詳細的公司名稱、入駐事件、拖欠時間以及拖欠金額。根據不完全統計,這次貝店涉事金額在1億元左右,而這個數字每天都在以千萬元的數字在增長。

“現在只是一個開始”,在場的一位商家告訴鋅財經,截至目前,還有更多的商家在趕來維權的路上。

只能上門維權

據鋅財經現場瞭解,維權者被拖欠款項主要集中在七月份,期間他們曾嘗試與貝店交涉,卻一直沒能得到明確的解決方式。

上個月,張明發現貝店存在拖欠自家結款的行爲,作爲公司的運營主管,他立刻在貝店的商戶羣裏向小二詢問具體原因,小二給出的第一次答覆是“賬單因爲技術原因還沒出來”。確定小二會將問題反饋上級後,張明決定相信貝店,繼續等消息。

過了幾天,張明再次詢問小二進展,得到的是“我也不清楚具體情況,會如實反映上去”的官方說法。即便覺得這個回覆沒有實際性的意思,張明依舊天真地相信貝店會解決這件事,誰也沒料到,貝店就再也不解決了。

貝店的前臺,看起來很冷清

將近三十多天的漫長維權時間裏,大多數商家對貝店失去了信任。

“事實是,都到這個時候了,貝店的老闆都不肯露面”,張明告訴鋅財經,他聽說貝店有專門來維權的人後,昨天一大早買了深圳到杭州最早的航班趕來這裏。他所在的公司被貝店拖欠了十來萬金額,一開始,各商戶只是在貝店的羣裏吐槽被拖欠的事,隨着人越來越多,維權的事也越鬧越大。

坐在張明身邊的,是剛從上海乘坐高鐵趕來的王洋。他和大多數商家一樣,聽說這裏有抱團的維權羣就立刻沒有顧慮地來了。“我中午還在喫飯的時候,刷抖音看到貝店出事了,飯都沒喫完就趕來了”,王洋告訴鋅財經。

貝店拖欠結款的行爲,有些商家早有預料。

對於被貝店拖欠結款的事,王洋稱他“預感很強烈”。今年年初貝店是10個工作日結款,接着王洋發現貝店到了3月份就將結款時間延長至10-20個工作日。這時,他嗅到了不對勁的苗頭,而後貝店又將時間設置成20個工作日,直到5月份時間成爲25個工作日,王洋意識到這裏面一定出了問題,便叮囑負責運營的同事不要再在貝店上貨。

維權者的名單,圖片來源:21Tech

在維權事件之前,王洋早早地結清了正款。“我知道貝店會爆雷,但我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他說,而王洋這次來是想要回保證金。

在場的商家還向鋅財經透露,有理由懷疑貝店涉嫌故意詐騙。據瞭解,貝店在今年“618”的時候通知了很多商家參加活動,其中有商家賣了兩百萬的貨,但目前提不出來。他懷疑,貝店是用這筆錢來供養新項目希美。

眼看討債無門,他們只能遠赴杭州上門維權,看到網傳貝店資金鍊斷裂的消息後,他們紛紛表示不相信這個報道,如果貝店倒了,他們也沒有什麼好處。

拖欠之外,還有推諉

“貝店拖欠結款這件事我心裏有預期,但貝店的態度實在讓人無法接受!”張明告訴鋅財經,剛開始維權者來貝貝集團時,還會有工作人員登記接待,時間一長,貝貝集團任由事態發展,沒有人出面解決。

這是張明第三次碰到平臺拖欠結款,他第一次遇到同樣情況是前年。那時。雲集品拖欠了張明公司七八百萬的資金,至今還有六百萬沒有追回。爲了拿回款項,他們走遍了各種渠道,最後雲集品宣告倒閉,其老闆被判刑,只能走公訴程序。

這次遇到貝店拖欠結款,張明只能寄希望於走打官司的流程,但他心裏也清楚,如果走法律程序,得等到猴年馬月才能要回錢。

維權羣裏的聊天記錄,圖片來源:億邦動力

“以後我們不會再入駐小平臺了”,張明說,後面他們將考慮上淘寶和京東等更有保障的平臺,雖然相應的費用會貴一些,獲取流量的成本也較高,他們不想再“交學費”了。

但其實,在張明的心裏,貝店一直不算小平臺,這次踩坑後不得不避雷。

除了張明,當時在場的多數商家、廠家與供應商都像鋅財經表明,他們能夠接受貝店一時間拖欠款項的行爲,但最令他們接受不了的是貝店的推諉。

“我剛來的時候,貝店還在接待,後來他們就各種推諉,不願意出面解決”,供應商陳林告訴鋅財經,他從二十多天前就從福建來到杭州,這期間他每天在貝店上班前到,在貝店下班後才離開。

不僅如此,在張林和其他維權者看來,貝店是“被政府和媒體逼出來的”,沒有特別大的誠意。

據張林稱,現在來現場的維權者驟減是由於前天政府出面調解,而在這之前,來貝貝集團公司樓下的維權者多達上百人。

前天,衆多維權者在貝貝集團沒能等到貝店的正式說法,隨後到了區管委會也沒能如願解決。當時已經是下午1點左右,他們遂上訪到杭州市政府,在派了5個代表與政府人員商議後,貝店的副總裁張龍珠才露面稱會在本週五給一個正式的談判。

貝店商家在與杭州市政府溝通,圖源:壹覽商業 

這次貝店維權事件事發突然,維權者代表也是臨時選出來的。據現場的商家稱,維權者代表的條件是在杭州本地、能隨時來貝貝集團,以及拖欠項目款在五百萬左右的大筆金額等。

截至目前,貝店的老闆張良倫都未曾露面,鋅財經曾就貝店維權事件向張良倫與張龍珠提出疑問,但截至發稿時都未能得到對方的回覆。

會是一件持久戰

臨近傍晚,在場的維權者漸漸散去,他們有的相約明天一塊繼續來貝店,也有的決定立刻就踏上返程的路。

至於留下來的維權者,對於到底還要在這呆多久,他們自己心裏也沒數。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接下來的日子他們會越來越難熬。

前幾天,張林與其他商家一塊在貝貝集團樓下拉起了橫幅,但很快就被拉去了派出所教育了一番。之前,張林與其他維權者也被政府人員告知不要有大的動作,這樣影響會不好。無奈之下,張林和其他維權者只能每天來到貝貝集團樓下坐等解決方案。

除了時間的流逝,維權者們在杭州的日常開銷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張林告訴鋅財經,他與另一名同事帶着任務來杭州,這裏的物價比老家要貴很多,至今他們已經來了二十多天,背後的巨大壓力可想而知。

商家在貝店公司拉橫幅

更何況,現在正值疫情反覆期,多數維權者稱只能自己多小心注意,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這些前來上門討債的維權者們,大多是2018年左右入駐貝店,他們在閒聊期間也在討論,除了貝店還有什麼好平臺能夠入駐。在他們看來,貝店不會輕易倒閉,但他們要在這之前找到一條出路。

陳華告訴鋅財經,“大概從今年開始,來自貝店的訂單量就一直很低”,包括貝店傳出裁員等消息他們也是有所耳聞。

最早,貝貝網(後改爲貝貝集團)是資本的寵兒。那時,貝貝集團連續三年都在拿融資,其中不乏今日資本、IDG資本和高榕資本等知名VC的身影。而後沉寂三年,貝貝集團推出的貝店完成高瓴資本、紅杉資本和IDG等知名VC的融資。誰也沒曾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明星公司,會在接下來的互聯網大變革中掉隊,被奮起追趕的各路新對手包抄。

倉皇掉隊的貝貝集團,現在又意圖將貝店轉型爲淘寶、拼多多等外部電商的導流平臺。王洋告訴鋅財經,“早先的這批社交電商都在不斷轉型,我都覺得是一種套路了”,在不斷的轉型裏,貝店的命運似乎昭然若揭。

貝貝集團的融資歷程,數據來源:天眼查

就在今年3月,貝店隆重舉行了“貝店×希美2021品牌春季發佈會”。當時,張良倫在會上宣稱“2021年貝店將 All in 希美,押注自有新品牌”。但在大多數維權者的眼裏,他們很難理解貝店的這一行爲,甚至覺得拖欠的款項是被貝店拿去爲希美做嫁衣。

明天就是貝店與維權者正式商談的日子,在這一天到來前,來杭州的維權者們都不知道事情將會走向什麼方向。並且,在他們心裏,都斷定週五的商談對於拖欠款項一事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這讓他們更加煎熬。

“貝店維權事情不會結束,這只是開始”,臨走前,張明對鋅財經說。

*鋅財經註明:本文裏張明、王洋和張林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