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還未降至“綠檔”,綠地計劃再減300億有息負債

將降負債作爲今年重點戰略之一後,上海本土規模最大的房企綠地控股(600606.SH)交出了半年成績單。

8月23日晚,綠地發佈的2021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約2826.96億元,同比增長34.72%;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達到15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3%,達到82億元。

其中,主業房地產營收爲971億元;合同銷售金額同比增加23%至1641億元;銷售面積同比增加25%至1294萬平方米;回款同比增長17%,爲1466億元,回款率89%;毛利率較上年減少2.58個百分點,約23.19%,處於房地產行業中上水平。

作爲曾經的商辦大戶,綠地房地產項目主要包括住宅和商辦兩大類。不過,這兩年綠地在優化結構,全面推進商辦去庫存,這一類別佔比得到逐步降低。

根據財報,2021年上半年,綠地房地產主業合同銷售金額中,住宅佔比爲71%,商辦佔比爲29%;合同銷售面積中,住宅佔比也達到79%,商辦佔比爲21%。

最近幾年,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主基調下,房地產調控不斷加碼,金融監管也持續收緊。調控持續深入,利用槓桿擴張的發展路徑生變,綠地也在去年提出將財務優化和提質增效作爲重點工作之一。

依照“三線四檔”融資新規,綠地還未降至“綠檔”範圍。

根據財報,截至6月底,綠地資產負債結構有所改善。其中,有息負債總額較今年初下降349億元至2869億元,主業房地產負債佔2058億元;短期借款較年初下降15%至271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較年初下降48%,達到387億元。

債務結構調整後,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同比增長591.86%,達到285.98億元; 整體平均融資成本下降至5.61%。

此前綠地的現金短債比已於今年2月底提前達標轉綠,截至6月底數值爲1.34;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爲82.8%,淨負債率爲120.0%。

綠地披露,預計淨負債率指標近期將達標轉綠,可以超預期完成既定降負債階段目標。

下半年,綠地計劃繼續加快降負債、去槓桿步伐。據綠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有息負債總額較6月底下降超過100億元,淨負債率及扣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也繼續下降。預計到今年年底,有息負債總額力爭再降300億元以上。

在金融政策持續收緊的背景下,疊加重點城市集中供地等加強土地市場管控措施共同作用,當下房企拿地邏輯也發生了重大改變。綠地也轉變了拿地方式和開發理念,投資更爲審慎,突出“現金流回正快”。

財報顯示,上半年綠地共花了339億元,獲取項目34個,新增土地面積323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699萬平方米,總貨值約1000億元。對比來看,拿地總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買地金額也僅爲去年929億元的約36%。

同時,綠地也在通過合聯營方式規避投資風險,與合聯營企業的往來款及少數股東權益增長較快。根據財報,上半年新增權益土地面積259萬平方米,權益計容建築面積571萬平方米,權益土地款279億元。

在上半年新增土儲中,其住宅比重持續提升,按計容建面計算,80%爲住宅;按貨值計算,超5成位於一二線城市。新獲取“地產+”產業協同項目建面佔比約6成。

綠地目前的業務集中在地產、基建、金融和消費四方面。其中,基建產業獲得快速增長,營收已經超過主業房地產。

據財報披露,上半年綠地基建產業營收同比增長74%,達到1574億元;新籤合同金額3837億元,同比增長44%,中標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42 個,包括百億級項目2個、50億級項目2個。其中,廣西建工、貴州建工新籤合同金額均突破900億元。

在金融方面,上半年利潤總額22億元,完成社會化募資47億元,順利完成半年度業績目標。已投項目東航物流成功上市;此外,綠地上半年還以12.6億元出售旗下負責商業物業管理的公司上海綠閔物業給花樣年。

在酒店旅遊產業方面,截止2021年6月底,其擁有營運酒店44家,客房總數12398間,其中自營酒店30家,海外酒店2家。

截至上半年,綠地合同負債及預收款項達到4339億元,爲後續業績提供一定保障。

對於下半年的市場行情,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將強調安全與效益平衡發展,確保在降負債的同時,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平穩增長,併爲明年及中長期的發展奠定基礎。

相關文章